×

现实主义 出没 融入 科幻 熊芯”

“熊出没”第十年:科幻“熊芯”融入现实主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1 15:20:02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临近春节,各色春节档影片逐一亮相。在激烈的票房竞争中,《熊出没·伴我“熊芯”》(下称《伴我“熊芯”》)被视作“最稳定的选手”。至2023年,“熊出没”系列已经连续推出九部大电影,过去的八部累计票房超42亿元,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年夜菜”。

《熊出没·伴我“熊芯”》海报

这部“熊出没”新作将首次揭晓熊妈的秘密。冒险机器岛的熊大熊二意外与分离多年的熊妈相遇。在和反派的交手中,却得知熊妈其实是机器人。幕后黑手究竟是谁?熊大是如何面对多年前不告而别的母亲?变为机器人的熊妈是否能理解“亲情”?伴随着笑与泪,真相也渐渐揭开面纱。

1月10日,《伴我“熊芯”》举办线上专家研讨会。在与会专家看来,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孵化,“熊出没”系列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制作上不断突破,已经成为国内大银幕最成功的合家欢动画品牌,而《伴我“熊芯”》更是在一贯的高水平制作之上,聚焦爱与亲情的永恒主题,用科幻的想象呼唤现实的陪伴,让观众在欢乐观影的同时实现温情回望。

线上研讨会

展开全文

挖掘熊妈故事:当人工智能融入现实主义

影片出品人尚琳琳,导演林永长,制片人、制作总监王强介绍了影片的创作主旨,表示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成为全球电影创作的主流,“熊出没”创作团队希望这一部影片能回归现实,以情动人。

在《伴我“熊芯”》之前,熊妈只在八年前的《熊出没·雪岭雄风》中短暂露脸。“我们每年都会去做观众的调研,想知道大家希望在电影中看到哪些角色,熊妈是一直以来呼唤声很高的角色。所以我们想今年是不是可以去挖掘一下熊妈,她当时为什么会离开熊大熊二。而熊大熊二经历那么多年的成长,再回到最初的地方,守护久违的亲情。”尚琳琳解释熊妈这一角色的回归。

《熊出没·伴我“熊芯”》剧照

同时回归的还有现实主义。近年来,国内外电影创作都在呼吁现实主义题材的回归。三年疫情,千千万万的家庭有着温情动人的瞬间,也出现了各种矛盾、不理解和不协调。“我们希望这部电影去呼唤现实主义家庭的温暖陪伴,以情动人。”尚琳琳说。

创作团队并未停留于传统的寻觅亲情的套路,而是创新性地将熊妈设定为机器人,并加入记忆清除术等前沿的科幻设定。围绕着熊妈这一突破性角色,团队在稳定的传统叙事中加入多种悬念。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疫情三年,观众对亲情的体察和认知刻骨铭心,《伴我“熊芯”》中关于亲情的表达非常契合社会情绪的变化,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对母子亲情的别样演绎等;在制作水平和理念上均有更多提升,机器人的设置暗合了元宇宙等高科技,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时空,满足了现代观众对视听表达的新需求。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指出,这一科幻的设定实际是在讲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像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和后面《时空玩家》,都是在讨论人工智能过于发达而对人类产生的冲击。它要回答的难题是,人工智能有了情感后,人类承不承认它。而《伴我‘熊芯’》巧妙地、理想化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熊妈是机器人,没有感情,笨拙地照顾孩子。但在那种叠加地、快速闪回的镜头中,我们明白了它在看护熊孩子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人类母亲的感情。”

“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技术用到了故事情节的营造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满足了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想象。而离奇的设定对于传统叙述元素的颠覆,让我们在更具表现力的现实主义中反思和警惕人工智能等技术超载带来的伦理社会问题。我们应该立足当下和未来,关照更深层次的人性和生命生存的意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评论。

《熊出没·伴我“熊芯”》剧照

双向奔赴和“重组家庭”

母爱是人类作为灵长类动物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情感需求,这种条件反射的生理自然情感又与中华民族重视亲情、重视儒家文化的思想交融。在儒家文化影响广泛的东亚地区,有关母爱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常有爆款出现。

身为一名母亲,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助理孙平对电影里描绘的亲情深有同感:“熊妈自己用肩扛着破碎的机甲的时候,熊大冲上来用它的肩膀跟妈妈一起顶起重压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我现在已经长大了的儿子,在我要拎特别沉的东西,他一下冲过来把我挤到一边说我来,然后拿起来就走,我当时真的感到了巨大的抚慰和温暖。合家欢不是一味的让孩子满足,作为妈妈我也获得了安慰和治愈。合家欢的特质是跨越年龄的温暖。”

在疫情的阴霾下,不同于国外电影市场的惊悚片、恐怖片盛行,一度沉寂的家庭伦理片在中国院线出现较为强势的复苏,从《送你一朵小红花》,到《你好,李焕英》《人生大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分析,这一次流行的家庭伦理片一方面延续了上个世纪就有的基本的价值内核和类型特征,比如说催泪的苦情戏风格,但一方面也在孕育新的特点和新的类型的范式,比如《你好,李焕英》就结合了本世纪流行的穿越喜剧,比如《人生大事》在讲新的社会背景下亲情不是一种外在的靠血缘来强迫维系的东西,而是人的一种主动的情感和价值的选择。

《熊出没·伴我“熊芯”》剧照

“长线”IP逐渐摆脱“低幼”,已有近三成纯成人观众

“每年一部纯三维的动画,十年九部,太难了。这是动画电影人以及所有常规电影人求之不得的梦想。”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黄军感叹道。他认为“熊出没”系列已经建构了一个让人期待的世界,一个让一代一代的观众,包括曾经的小观众长大成人后,都会追着的世界,“这是IP发展的最高境界。”针对观众定位低龄化的问题,黄军直言:“不要害怕大人会不会喜欢。我的观点是童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有的人不管你多老,都会有一颗童心,都会被童心所感动。”

尚琳琳透露,去年《熊出没·重返地球》的单纯成人观众已达到27%,说明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前去观看“熊出没”系列电影。就《伴我“熊芯”》而言,高小立认为,双向奔赴的亲情寻觅,辅以有关人类芯片植入技术在伦理道德层面的反思,熊大熊二和母亲与八爪机器人的争斗将未来科幻元素、现实网络游戏打怪升级元素巧妙融入剧情,从而使得整部片子对于儿童观众有代入感,对大人观众也有着更加深层的现实和人性思考。

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部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专委会秘书长王纯表示“熊出没”系列的成功有其必然性:“方特有着相对完整的生态体系。先做主题乐园,主题乐园需要IP,所以涉足动画领域。这种从实体经济到文化产业的路数最接近于迪士尼的产业方向。”此外,电影只是它品牌内容生产其中的一枝,还有其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譬如抖音上以光头强为主要内容的账号。“在这样的体系中,电影只需保持稳定的质量就能有稳定的票房。品牌赋予它很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闫少非指出,电影IP的后续发展可以从故事的延展性、连贯性和逻辑性以及整体规划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从电影的创作这个角度来讲,没有比长线的IP更有魅力的。好多好莱坞的成熟IP电影,在思想宣传和票房利益上都取得了双丰收。‘熊出没’系列大电影走到第十年,从2个多亿到10个多亿,对于中国动画的创作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市场潜力,我们观众的审美需求,看到我们动画电影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这个系列给我们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