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澜湄合作的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合作也在开展合作办学、联合科研、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为区域产能合作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展开全文
近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充分发挥区位以及学科、专业优势,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开展了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合作,发起成立澜湄职业教育联盟,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目前,已在缅甸、老挝等国家建立了15个澜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云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副会长 段钢:“云南民族大学立足于边疆性、民族性和国际性,在国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在澜湄合作当中发挥学校的优势,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与澜湄国家的教育和人文交流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云南民族大学的优势,一方面是澜湄五国的官方语言专业在国内是最有优势的。到现在,学校有一个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已经开齐开全了南亚东南亚15个官方语种专业,全年招生。学校也有16个民族语言的专业,有一些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型的学科和专业;特别是在外交部的指导下成立了澜湄国际职业技术学院,与周边澜湄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一些合作。在沿边8个州(市)成立了职业教育基地,还有一些重要的口岸,也进行了对周边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 我们还走出国门,到目前为止已经在缅甸、老挝、柬埔寨,本届‘澜湄周’,学校又与越南建立澜湄国际职业技术学院的外国分院。在国外的这些分院效果也很好,比如缅甸万宝分院培养了几千名职业技能人才。‘澜湄职教’也已经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品牌,出版了一系列的职业培训技能的教材,同时,在职业技能的鉴定等领域,学术层次也在不断提升。”
下一步,云南民族大学在推进澜湄职业教育合作方面有哪些规划和举措?
云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副会长 段钢:“按照教育和人文交流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按照澜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结合我们中国的一些特色优势和品牌,来整合教育资源,来进一步提升澜湄国际职业教育,快速推进澜湄国际职业教育的共同体建设。在这个方面,成立了澜湄国际职业教育联盟,从原来的15个成员,到本届‘澜湄周’,成员已经超过50个了。这也就表明,大家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把这些有效的、有特色的资源整合起来。最后一方面,我觉得无论是教育还是人文交流,要把我们最现代的、最先进的技术和体系能够应用到澜湄教育合作当中,包括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把文科的、理科的,包括一些基础学科和技能能够有效整合以后,可以在澜湄国家的教育和人文交流中,发挥非常好的作用。因为我们可以预见,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交通、经济贸易不断地深化,教育尤其是人才,既要懂语言,又要懂文化,还要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样的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