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三个月的时间,你会做些什么?
有的人会说:我可以游历大半个中国!
没错,凭借现如今发达的交通方式,这不难实现。
可如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只能选择徒步,还要推着一个残疾母亲出行,旅行的念头绝对会烟消云散。
可在2012年,就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同时摆脱自身困境,历时三个月,跨越中国六省,徒步推着母亲从北京到达了西双版纳,他就是樊蒙。
九年过去了,他如今怎么样了?
一、儿子的选择与母亲的梦想:推着妈妈去徒步
1986年,樊蒙出生于北京一户普通人家之中,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寇敏君因为幼年时期身患小儿麻痹,落下了终身的残疾,无法正常行走。
2002年,樊蒙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合而离婚。自那以后,樊蒙一直与残疾母亲在一起生活。
樊蒙母亲寇敏君
樊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一直照顾着行动不便的母亲。
年幼时,还没有轮椅高的樊蒙便会推着轮椅带妈妈这转那转,也会常常逗妈妈开心,母子二人的感情十分融洽,樊蒙经常称呼寇敏君为“大妞儿”。
樊蒙长大后,和普通小伙一样,找到了一份足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也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母子的生活虽说十分平凡,但足够温馨、幸福。
但这幸福且平凡的生活在2012年发生了“巨变”。
展开全文
2012年2月,樊蒙在踢足球时膝盖受伤,不得不进行膝盖手术,这也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无法再执着于自己热爱的足球运动。
厄运从不独行。
没过多久,与樊蒙相恋四年的女友突然带来了另一个男人,向樊蒙提出分手,曾以为会天长地久的爱情瞬间倒塌,这让樊蒙一时无法接受。
紧接着,2012年5月,一直十分疼爱樊蒙的奶奶去世了。
因为经济窘迫,公司经营不再顺利,从前优渥的福利待遇遭到严重缩水……
“感觉明明走的是康庄大道却突然撞上了南墙,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日思夜想也给不出自己一个答案。”樊蒙曾这样回忆那一段艰难的时光。
樊蒙逐渐被负面情感吞噬,在退无可退之际,他联想到了一部经典电影——《阿甘正传》。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令樊蒙印象深刻:“你只有忘记以往的事情,才能够继续前行。”
如何才能忘记以往的事情?或许像阿甘那样用双腿跑遍美国,便可以忘却爱人离去之痛。
于是,樊蒙萌生了徒步旅行的念头。
但樊蒙却有一个放心不下的人:自己的母亲。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倘若自己一走了之,独守家中的残疾母亲便无法正常生活。那在徒步与亲情之间,樊蒙该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呢?
2012年7月8日,樊蒙斟酌万遍后,决定向妈妈说出自己准备徒步旅行的想法。
寇敏君听到儿子的话后,并没有在意,以为儿子是在说笑,便向樊蒙说:“那你得带上我,我打小儿就有个梦想,到西双版纳去看孔雀。”
妈妈的回答只是随口一说,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一番话像一团烈火一般彻底点燃了樊蒙徒步旅行的想法。这也让樊蒙明确了徒步旅行的目的地: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孔雀
“我要去西双版纳,带着我妈,用我的腿,好的,就这么决定了!”樊蒙立下决心。
7月9日上午,樊蒙果断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母亲在得知樊蒙的决定后,感到无比惊讶与意外。
可是,她并没有反对儿子的安排,因为在寇敏君眼里樊蒙是个懂事的儿子,也是一个可以自己做出正确决断的成熟男人。
二、内心的不安与身体的疲惫不堪:母子启程
“手电、清凉油、匕首、消炎药、帐篷、洗漱用具、换洗衣物……还需要什么别的东西吗?”7月10日,樊蒙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
第二天早上6点,樊蒙母子便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
从下定决心到启程,樊蒙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这突如其来的旅行让寇敏君倍感欣喜,因为这是她大半辈子以来第一次旅行。
但对于樊蒙来讲,除了兴奋以外,内心中还有许多不安。
出发前樊蒙利用手机导航查看得知,从北京到西双版纳的景洪市需要走3359.8公里的距离。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路上不仅要面临巨大的体力考验,还有很大概率会碰到各种突发的自然灾害。
不仅如此,在樊蒙心里,最为担心的还是“人为不确定因素”,因此他将自己收养的流浪狗“蝴蝶”也一并带上。
“蝴蝶闻到陌生人的气味就会叫地很凶,晚上睡觉的时候起码可以警示我们,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樊蒙解释了为何要带一只小狗上路的原因。
除此之外,樊蒙瞒着母亲购买了5份人身意外保险,受益人都是自己的母亲。“如果真的发生危险,我一定要把她救下来,也要让她日后的生活有保障。”樊蒙如是说。
即使心有不安,樊蒙也没有任何外在表现,与母亲有说有笑地踏上了西双版纳之旅。
第一天,樊蒙选择沿国道和省道走出北京,他根据距离计算出每天大约需要走60公里,一天的时间便可以走出北京。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一天晚上,樊蒙通过查询路线得知,走了一大圈儿,竟然还没有走出北京城,于是母子二人架好帐篷在野外休息了一晚。
寇敏君母子在路边休息
第二天,母子俩四点多便起身继续前行。由于第一天的劳累,樊蒙从脚一直到脖子都酸胀难忍,更要命的是他那做过手术的膝盖,弯曲都很困难。
这让樊蒙恍然大悟:之前订的计划并不符合实际。
于是母子俩调整了节奏,决定每天只走30公里左右,这样樊蒙的膝盖也能逐渐适应。
三、母子俩的收获与变化:到达西双版纳
虽然放慢了速度,可樊蒙的身体依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脚上的水泡一个套一个地冒了出来。
不仅如此,母亲的体重加上轮椅前后所携带的行李足足有300多斤。
“遇上大坡推轮椅特别吃力,常常推几十米就没有カ气了。”樊蒙曾回忆。
樊蒙推着母亲上坡
每每遇到上坡时,樊蒙就会找来石头垫住轮椅的轮子稍稍休息一下,然后向前推几十米,再停下休息……反复数次才能爬过坡路。
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子心痛不已,也曾试图劝说他停下,但樊蒙都未曾理会。
“车把不在大妞儿手里,走不走由不得她。”樊蒙曾笑着说到。
在贵州时,樊蒙吃了变质的食物,发起了高烧,整个人头重脚轻。
彼时的身体状态已经无法继续徒步,但在樊蒙混沌的脑子里仍然有个固执的想法:不管病得多重,第三天必须上路。
就这样,第三天病还没好的他支撑着快虚脱的身体走了十几里地。
这种极度严苛的自我要求是樊蒙对待徒步旅行的态度。
毕竟这一场徒步的根本目的是“忘记”先前的心理伤痛,所以要学会利用生理上的痛苦替代心理伤痛。
这一路上,樊蒙和妈妈搭过三次车,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第一次因为轮椅的车胎爆了;第二次因为有朋友邀请吃饭盛情难却;第三次因为贵州的一段国道正在抢修,路上都是巨石,轮椅根本无法穿行。
虽然这三次搭车走过的路程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100公里,但这在樊蒙眼里都有悖于自己徒步的初衷,甚至为搭车而后悔。
所以在徒步时无论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只要不是迫不得已,樊蒙都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何其坚毅!
2012年10月18日中午12点47分,樊蒙在微博中发表动态:“我们到了!”这标志着此次旅行终于修成正果。
樊蒙母子徒步旅行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刚一来到西双版纳,就受到了当地热烈的欢迎。
樊蒙母子换上了当地人民为其准备的特色服装
西双版纳地方旅游局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傣族服装,樊蒙被授予“感动西双版纳形象大使”,寇敏君则被授予了“最爱西双版纳荣誉大使”。
面对这些热烈的欢迎仪式,樊蒙倒是格外平静:“最后的几天走得很慢很慢,因为心中是那种尽兴了的感觉。思想完全松懈下来之后就觉着累得要命,困得要命,走不动了。”
对于这些欢迎仪式和荣誉称号,樊蒙更在乎的是这一路带给自己和母亲的收获有变化。
在徒步开始之初,樊蒙对“他人”的基本认识是自私冷漠,他将旅途中最大的危险因素归因于“人”的方面。
但这一路走来却发现:路上坏人很少,都是好人!
2012年7月12日,樊蒙走出北京时,需要为手机充电,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小加油站。
当自己向加油站请求帮助时,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樊蒙的要求。
在后续聊天中,工作人员得知了樊蒙母子二人的事迹,深受感动,在离开时坚持送了樊蒙母子两瓶水,这让樊蒙倍感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樊蒙母子的事迹,他们自发的为樊蒙送来了爱心与祝福。
有为他灌绿豆汤的老板娘、送新鲜瓜果的网友、送围巾的司机、帮他推车的热心人……
西双版纳旅游局知道了消息也特意打来了电话,表示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机票和食宿帮助他们圆梦。
热心人士给予樊蒙母子鼓励
“正是他们的爱心给了我力量,让我更有信心坚持走下去。”樊蒙曾说到。
一次路过乡村土路时,一辆拖拉机发生侧翻,驾驶人员生死未卜,樊蒙立马将轮椅固定好,连忙跑到水沟中救人。
一路上的爱心无疑影响了樊蒙,让他有更阳光的心态去看待这个社会。
除此之外,樊蒙母子的身心也因为这次徒步旅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路走下来,樊蒙的体重从160斤降到了120斤。
“与体重一起消失的还有压在自己身上的四座大山!”通过这一次徒步,樊蒙的身体与灵魂同时得到了解放。
从前的樊蒙从来不在乎生活的细节,洗衣服从来不关注衣服的深浅,只是一股脑全部塞到洗衣机里,现如今的樊蒙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杂务,并且做地十分仔细认真。
寇敏君在徒步中也接触到了更大的世界,不仅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西双版纳,自己也从以前从不在乎穿着的“土老太”,变成了“时髦老太”,心态变得更加年轻。
四、成家立业:人生的旅途仍在继续
在西双版纳游玩一个月后,母子二人回到了北京。
樊蒙原来工作单位的领导把员工卡再度递到他手里,并给了他一个再度回到公司工作的机会。
可樊蒙却拒绝了:“我仍然感觉自己在路上,觉得腿闲不住了,还想走出去。”
刚刚结束徒步的樊蒙毕竟要面对生活,为何要放弃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都源于母亲的一句话。在离开西双版纳之前,母亲曾对樊蒙说:“要是能在这里住一辈子就好了!”
回到北京后,樊蒙看着狭小的房间,他似乎看到了母亲的晚年生活。
为了让母亲能够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度过余生,樊蒙下定决心离开北京,定居西双版纳。
于是樊蒙带着母亲再度回到了西双版纳。他租了一套大一点的竹楼,并置办了所有需要的生活物资。
在西双版纳定居后,樊蒙沉下心来对自己的徒步旅行做了总结,并发表了图书《推着妈妈去旅行》。
图书《推着妈妈去旅行》
不久,樊蒙也找到了自己的心仪女孩,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孩。
现如今,樊蒙一家过的依旧幸福,只不过当年陪伴母子二人徒步旅行的小狗“蝴蝶”却去世了。
在闲暇时间,樊蒙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比如足球、篮球……
“不管怎样,这次旅行让我不再浮躁,即使再有困惑绕身,也一定会心向乐观。”樊蒙曾说。
这一次徒步之旅,不仅是一次尽孝,更是一次灵魂与肉体的涤荡。
两个人,一个轮椅,一条狗,樊蒙创造了神话,救赎了自己,也感动了无数国人。
希望樊蒙的事迹可以影响更多的困惑之人,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实现救赎,在父母有限的时间里及时尽孝!
在此,祝愿樊蒙一家幸福美满,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