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市新吴区硕放街道,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特殊”家庭。这个家庭“一门双烈士”,流淌着三代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吴烈云,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蕴含着对先祖的纪念与传承。她将一份使命扛在肩上,把一腔激情装在胸膛,利用自己红三代的有利条件,立志讲好老一辈的革命故事,努力要把这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记忆传承好、红色传统发扬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如今,在硕放街道开展的一系列以挖掘先进示范典型,引领家庭文化新潮流为宗旨的寻找活动中,吴烈云家庭荣获“十佳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吴烈云是无锡夏普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她的爷爷吴道元,1917年5月出生,无锡硕放北巷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梅村乡陈家湾地区组织的抗日保家自卫队,任副队长;1942年春,无锡人民抗日自卫军组建,任副大队长,开展武装反“清乡”斗争,率领部队转战锡东、苏西和苏西北广大地区,与敌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48年1月,吴道元担任中共苏锡县武装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任武工大队长,当年春节后,吴道元在梅北、梅南进行侦查,来到西仓镇附近唐家里,正逢国民党反动武警下乡“清剿”,在与敌战斗中,吴道元受重伤,后在隐蔽时被敌发现,壮烈牺牲。她的外公郭善尧一直与吴道元并肩作战,因叛徒的出卖英勇牺牲,年仅25岁。
吴烈云从爸爸妈妈写的回忆录《我的前七十年》一书中得知,爷爷吴道元是个厉害的双枪手,能够左右开弓,并且善于打游击,敌人老是抓不到他,当地老百姓称——捉不牢的吴道元。当时,敌人为了抓到吴道云,悬赏了一千大洋。而每次讲到爷爷的故事,吴烈云都会提到一封信,子弹不够用了,吴道元向锡澄武工队长江革写的求援信,她永远都记得写信的日期是1948年的3月5日,而就在她爷爷吴道元写完这封信的第二天,就遭遇了一场狙击战,并在这场战争中光荣牺牲了。
展开全文
在吴烈云家里有一张百年八仙桌,是她家的另一件传家宝。“当时,家里好多东西都被敌人烧了,这张桌子是千辛万苦藏在地主的弄堂里才留下来的,我爸爸妈妈特别宝贝它,无论我们搬了几次家,这张桌子都会带着,因为,在我们眼中,这不仅是一张桌子,还是爷爷唯一留下来的东西了。”吴烈云告诉记者,未来,他们会把这张桌子捐给革命烈士陵园,让红色精神继续延续下去。
工作中,她从一名生产一线的操作员做起,钻研技能,热心助人,成为岗位标兵,职工的贴心人。带着对吴道元的思念,吴烈云申请成为了一名“红色讲师”,她在平时认真工作的同时,以家族革命史为主题,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好爷爷吴道元、外公郭善尧的革命经历、英雄事迹和牺牲过程等第一手资料,做成通俗易懂的课件,起初的12分钟的微党课打磨成60分钟“红色家风代代相传”的主题党课,进企业,街道、学校进行宣讲,自2020年4月成为一名红色讲师以来,为广大党员和青少年开展专题宣讲几十场次。
“我的爷爷,我的外公,都是战争年代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两位亲人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时时刻刻在感召我,催我奋进。讲好自家的红色故事,既是为了祭奠家族烈士的英魂,也为了教育后辈,铭记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吴烈云说。
吴烈云生动接地气的讲课受到广大党员同志和青少年朋友的一致好评。“她含泪讲述,令人动容。”硕放街道丽富社区青年党员胡志静说,几次聆听她的演讲,每次双眼都是湿湿的。
“红色家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吴道元烈士后代的成长,也值得每一个青少年学习和传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