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家被逼婚没
今天,聊“逼婚”。
既然都聊到这份上了,我们是走程序,还是直接怼?看文章见分晓。
”
撰文:罗雅琳
春节前夕,我的朋友圈被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春节自救指南》刷屏。在这个视频中,过年回家的年轻人被七姑、大舅、二叔、大姨轮番关心。“幺儿,耍朋友没得嘛?”“找对象了没?有喜欢的人了没?那就明天带你去相亲!抓紧快减个肥!”令人颤抖的一长串轰炸,提示着那个年年过年时让人闻风丧胆的话题——“逼婚”。
去年,曾有女权团体通过众筹在北京地铁投放“反逼婚广告”,各种“反逼婚指南”也一直是春节期间媒体朋友们的热门文章。这不禁让人沉思,“逼婚”与“反逼婚”的战争,怎么就成了过年的中心议题?
北京地铁投放的“反逼婚广告”(来源:中国青年报)
先讲讲“回家过年”,这个动作本身包含着生活逻辑的转换:从被各种任务牢牢占据的工作与学习,转入舒缓的日常家庭生活;从为了生计的紧张拼搏,转入放松的节日状态。既然是“家”,讨论婚姻问题就顺理成章。更何况,在长辈们眼中,畅想孩子们的婚事,是件喜庆热闹的吉利事,颇与过年的气氛相称。
为“逼婚”和“反逼婚”争吵不休的人们其实分享着关于“过年”与“家庭氛围”之间的联系,只不过对“家”的理解有所不同。年轻人对各种问题的反感,大多因原本期待中关于“回家”的温馨想象就此遭到破坏。长辈们对于结婚生子的无尽追问,也折射出他们无法被满足的“家庭”想象:含饴弄孙、几代同堂。更进一步说,七大姑八大姨们之所以问得那么理直气壮、理所应当,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在传统的大家族观念中,这本就是她们该关心到底的问题。而年轻一代大多持有较小型的核心家庭观念,把婚姻只当成二人世界的事情,就会觉得这种“过度关心”侵犯个人隐私。
如果说,讨论工资多少、职位高低、房子大小,都不免显得太过功利世故,那么,在“婚姻”这个问题上,双方似乎都显得真理在握。年轻人强调恋爱自由,长辈们强调适龄结婚。如果哪一方说出“不结婚也很好”或者“太晚生孩子不好”,普通的聊天立马升级为价值观的彻底撕裂,更引申出要不要相亲、择偶时是考虑“聊得来”还是考虑经济状况、要不要回家工作、女性是不是年龄越大越“贬值”等无穷无尽的后续问题,团圆饭也就成了战场。“逼婚”与“反逼婚”之战无可避免地越演越烈,不是因为婚姻问题比其他问题更重要,而是因为它恰恰浓缩了其他一切问题。
“逼婚”——总被说成是遵从“传统”的长辈与向往“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冲突。但实际上,所谓“自由”,更多只是一种用以反抗的话语策略。他们在都市里都是循规蹈矩的学生和职员,按时出勤、拼命加班,并非真要什么自由。当然,长辈们抬出“传统”,也只是为自己的催促添加更多正当性。年轻人并不是完全不想恋爱结婚。不过,话一旦从家乡长辈的口中说出,似乎就产生出无形的压力,就成了“逼迫”,或者也引发自己的某种愧疚。还是彩虹合唱团的文案里说得到位:“被各路亲戚超负荷关心所支配的那份屈辱”,最大的问题还是屈辱。从大城市归乡的年轻人有着光彩亮丽的各种招牌,曾经的高考成功者、名牌大学博士生、外企白领、中央机关公务员……也许实际上并不如意,但在某种预想中,这些身份足够构成他们在家乡小城的骄傲资本。只是,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追问之下,在与各色人物的相亲场合中,他们被剥去光鲜的符号,打回原形。
不仅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回家要被“逼婚”,外出打工的适龄农民工回家也要被“逼婚”,甚至是在几天之内完成从相亲到结婚的全部流程,这种新闻早已屡见不鲜。但每年成为风口浪尖的,总是大都市知识青年的“被逼婚”。“人是不是一定要结婚”之类的争论尚在其次,关键在于他们在不同环境的不同择偶标准之间的摆荡。正如那个流传已久的笑话:一到过年,写字楼里的琳达、薇薇安、Julia又变回了村里的翠花、小红、丫蛋。琳达、薇薇安、Julia的择偶标准,和村里人眼中和翠花、小红、丫蛋相匹配的伴侣,自然是不一样的。另外的问题在于,琳达、薇薇安、Julia肯定觉得自己比村里的其他姑娘更优秀,但在家乡的生活逻辑中,小城姑娘居家、体贴、孝顺、勤俭,说不定家底更加雄厚,比大城市回来的知识青年更符合理想伴侣的标准,更在家乡的婚恋市场受欢迎。
这种心理预期的跌落自然引发都市知识青年的心理刺痛感,他们一面以精神贵族的姿态把家乡长辈的告诫视为封建思想,另一面却不得不向传统的择偶标准低头。低头,或许是因为长辈的权威,或许也因为“看条件”、“看家境”的标准更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在微博、豆瓣等阵地嘲笑长辈和写下一出出“过年相亲奇遇记”——这就成了大众媒体中对于“逼婚”的集体狂欢式批判。
《春节自救指南》截图(来源:网易云音乐)
事实上,大都市知识青年的自我期许并不是只有在面对“过年N大问”时才显露尴尬,在他们看似光鲜实则窘迫的都市生活中,或许时时刻刻都在发出同样的自我拷问。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伴随着各种风险,家乡长辈正是对年轻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怀有担忧,才衍生出如此之多的问题。而在长辈们的思路中,“婚姻”和“家庭”是一种规避风险、一劳永逸的方案,因此才有了各色各样的“逼婚”。
同样,当代儒家思想者面对现代社会的诸种问题时,也大都选择以“家庭”作为解决的入口。这一点似乎尤其对于女性适用,传统儒家的大同理念中正有所谓的“男有分,女有归”。蒋庆的“只有儒家才能安顿现代女性”论曾在2015年炒得沸沸扬扬,他将“做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的家庭义务视为中国女性的基本生命意义,也引发不限于女权主义者在内的广大女性的痛击。古代社会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连锁链条,身、家、国、天下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女性对于家庭的服务也就同时关联着更大的社会共同体。然而,对于当代社会的女性而言,家庭不仅不再是身心安顿之所,反而构成了对原本更广阔的人生可能性的限制。甚至,在离婚率持续上升的今天,家庭本身早已风险重重。把他们强行拉回家庭的轨道,不仅无法解决已有的问题,反而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逼婚”难题?长辈们热衷“催婚”、“逼婚”,无非是要一个希望,在辞旧迎新的春节,这种对“新年新希望”的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媒体不仅提供各种相关的批判策略,还教你如何“正面刚”、“互怼”,甚至开发出对付亲友的武打招式。在这些正面冲突之外,或许也存在着形成共识的可能。现代知识人习惯用各种性别的、阶层的分析方式来讨论婚姻,但归根到底,美满婚姻的必要条件是双方德性相配。
对长辈放一百遍《春节自救指南》、说上一千遍要自由和反逼婚,或许都不如分析一遍各位相亲对象的人品优缺点来得有效。年轻人并不是缺乏这种能力,而是不愿意就此和父母交流,却更愿意营造出某种“逼迫”和“被逼”的夸张叙事。热衷于在网络上吐槽相亲经历的被逼婚者,为何不选择以同样的耐心和口才去面对自己的父母?父母看到你出色的识人能力,就可以放下心来,也不会再执着于那些花心、吝啬、游手好闲的潜在结婚对象。
最后,面对父母热衷讨论“到了年龄就该结婚”的“传统”,年轻人可也以抬出更古老的传统:姻缘与命运。说到底,“逼婚”和“反逼婚”的双方之所以势同水火,都是因为对人生规划有着太过刻板的设计。父母想要孩子走他们眼中稳妥安全的道路,这是一种保守。而那些坚决拒绝父母建议的孩子们,难道不是在对另一种信条循规蹈矩,走向了另一种保守?人生的道路总有种种变数,放下刻板的理念,随势而动或许才能过得更好,正所谓“君子见机而作”。在此意义上,《春节自救指南》的结尾又真算得上高明:收起我们的分歧/团圆才是我们的话题/搓麻将到天明!麻将里没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要取得胜利只有依赖不断变化和重新组合。在“搓麻将到天明”里完成对长辈和年轻人的共同教育,或许也未可知?
春节焦虑综合症,有多少中国人正受困于此
谢谢邀请,在我看来,春节焦虑综合症会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身上,老人和孩子相对较轻、较少,重点突出在青壮年群体。
首先,说说未成年的孩子,他(她)们对春节充满了期许,盼着过年发压岁钱,想着外出游玩。但是,让一些小孩焦虑的是,现在校内校外的补习量太大,作业量太多,家长寄于的期望又高,压力感很强,心情难释怀。
其次,说说花甲白鬓的老人,他(她)们经历了人生无数的春秋,品尝了不同年度节日的酸甜苦辣,而今,时光渐逝,岁月催人老,身体体质一年弱过一年,最担心的就是节日里生病住院,不能开心的与家人相伴,最忧心的是子女不能陪伴身边,共享天伦之乐。
最后,说说具有活力的青壮年群体,他(她)们正经历着不同的生活状态,有的刚步入社会,有的新参加工作,有的创造了自己的事业,更多的干着稳定的工作,等等,但是他(她)们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很大,每到年未春节,受家人影响,有的要为爱情烦心,有的要为工作忧心,有的要为旅途往返愁心,有的要为收入支出焦心……可以说,这是一个最让人闷心焦虑的年龄阶段。
当然,还有一些因特殊状况,比如,身体残疾、精神问题、突发事故等,影响节日心情,导致焦虑的。在这里,只能默默祝愿,一起放飞心境,喜度春节。因为人生本就不易,心态决定一切!
中度抑郁,不被家人理解,但过年还要回家,我该怎么办
你好,听到你说的情况,感到你目前挺难的。
如果感到目前跟家人很难沟通,你可以选择先别沟通那些难以沟通的话题了,这个可能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就算要解决也需要时间,也比较困难,如果你现在感觉很困难可能是你目前心理能量不足,那不妨先不要勉强自己,先蓄积能量,就像有时候尽管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但是如果我们得了重感冒,那我们需要先养好身体再去考虑工作的事情。
而且,可能这种不良沟通本身就是导致你心理困扰的原因之一,所以继续让自己陷在里面可能会加重自己的不良感受。
不过,你也可以选择再次尝试沟通,但是你要做好准备,可能你仍然会感到难以沟通,不要对沟通效果有太高期待,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你努力尝试就已经很好了。
对于挨骂的情况,我想这可能让你挺难过的,虽然希望你可以向他们表达你的感受了和想法,告诉他们你不接受这样的沟通方式,然后你们找到彼此都接受的沟通方式,但是我想这对你来说实施起来可能很困难。因为这种问题解决起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又很重要,所以建议你找一位专业人士咨询一下,看看这个问题怎么办。
你可以去寻求专业帮助,并且,如果可能多发展一些让自己感到心灵被滋养的人际关系,慢慢积累心理能量,很多时候,当自己内心能量更充足一些时,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听起来像鸡汤,但根据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我平时遇到的一些被抑郁困扰的人的经历来说,这是很可能发生的)
以上仅供参考
最后祝福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