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村 宁波 乡村 首选 旅游

宁波乡村旅游首选地,鹿亭中村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0 22:25:03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宁波市余姚市鹿亭乡中村,地处鹿亭乡的东门口,毗邻海曙区章水镇童皎村。

常有朋友问我推荐乡村旅游目的地,我说中村就是宁波乡村旅游首选地。

2010年6月27日,我和一群驴友第一次到达中村,就被这里的山水风情深深吸引,从此再也难忘记。

这些年里,我每年都会去几次,不同季节,风韵不同,也见证了鹿亭,中村,近年来越来越美。

2021年1月31日,今年第二次穿越四明山,中村就是其中一站,冬日静美,别有一番水乡风情。

这已是我第24次游历中村。

中村所在的鹿亭乡,地理偏远,是余姚市唯一的一个乡,发源于东岗、斤岭一带的小皎溪,穿乡而过,两山夹峙之间,美丽的溪流,润育了美丽的鹿亭。

鹿亭下游是皎口水库,宁波人民的大水缸。

鹿亭乡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发展受到限制,鹿亭乡近年来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生态高效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因此,鹿亭乡,中村,变得越来越美丽。

展开全文

近年来,中村连续荣获了多项国家级桂冠,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等等,美丽乡村,看鹿亭中村。

2021年初,鹿亭乡党委书记陈晓珍女士,上榜国家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人物榜”。

2021年2月4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乡村振兴人物榜”主题晚会,播出了全国10位乡村振兴人物的故事,鹿亭乡党委书记陈晓珍女士名列其中!

主持人高凡说:很想去中村看一看!

这不仅是余姚的光荣,也是全宁波的荣耀!

宁波市乡村旅游目的地,中村的推荐指数,No.1。

近年来,鹿亭乡为了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林相改造计划,选择部分杂木竹林,改造为有色树林。

这个计划既需要当地村民的支持,更需要上级政策的支持,现有的杂木竹林属于生态公益林,改种有色树林,需要获得上级多个部门的许可支持才能得以实施,因此这个计划还未能顺利落地推行。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得到宁波和余姚两级的政策支持,再加上鹿亭乡当地的努力,林相改造得以实施,那么,美丽的中村,再加上绚烂的有色林,可以想到那该有多么美!

穿乡而过的小皎溪,当地人也叫作晓鹿溪,晓鹿溪、白鹿村、鹿亭乡,都与鹿有关,这一带曾经鹿群出没。

《四明谈助》记载,梁代隐者孔祐,“隐于四明山,有鹿中矢来投祐,祐为之养创,愈然后去。故于祠宇观侧建鹿亭”。

鹿亭之名,由此得来,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了。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唐代有个著名诗人名叫陆鲁望,也叫陆龟蒙,苏州人,进士不第,常常纵情于山水之间。

陆鲁望游历四明山之后,写下了关于四明山的九首诗,就是流传至今的著名的《四明山九题诗》,其中一首就是《鹿亭》: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

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

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

陆鲁望有个好友名叫皮日休,字袭美,因此又叫皮袭美,湖北天门人,晚年为黄巢所用,下落不明。

皮日休在苏州任职期间,与陆鲁望相识并成为至交,经常以诗文应和,人称“皮陆”。

皮日休根据陆鲁望的四明山九题诗,以《和陆鲁望四明九题诗》相应和,传为诗坛佳话。《鹿亭》诗云:

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

待侣傍花久,引麛穿竹迟。

经时饮玉涧,尽日嗅金芝。

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经学家、史学家,余姚人黄宗羲,又叫黄梨洲,针对皮陆二人的九题诗,作了《四明九题考并诗》,其中的《鹿亭》诗写道:

鹿亭何自置?千古仰仁名。

久矣忘机械,蠢然托死生。

朝饥开药院,秋冷侍茶铛。

纵使归山去,长来月下鸣。

清代文人靳治荆,又写了《和黄梨洲九题诗并引》,其中的《鹿亭》诗是这样写的:

鹿去何年事?亭留此日名。

衔环宁望报,养创为全生。

客驻登山屐,僧依折脚铛。

斑龙千岁活,可更向人鸣。

文人们关于鹿亭的唱和,为鹿亭增添了传说和佳话不少。

明代诗人沈明臣,清代李东门、全祖望等人都曾为鹿亭留下了诗篇。

鹿亭,就是这样一个让历代文人墨客写之不尽咏之不绝的地方。

鹿亭乡的东门口中村,唐代时就已成村落,原为龚氏人家居住,初名龚村,至今逾千年。

两宋之交,公元1127年3月,北宋徽钦二宗(赵佶和赵桓)被金人掠去,北宋倾亡,徽宗第九子,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宋高宗)在应天府开启了南宋时代。

南宋王朝继续受到金兵侵犯,南宋建炎三年,即1129年,金军直驱南下,中原再受战乱,河南荥阳一带的郑氏族人,因此南迁至此避乱。

郑氏与龚氏分居小皎两岸,逐渐形成了棋盘形的村庄格局,小皎溪就是楚河汉界。

中村之名,有两种说法,一说郑氏迁来龚村后,郑姓人口逐渐超过了龚姓人家,郑氏族人要求更改村名,双方相持不下,最后决定走中庸之道,改名中村。

中庸之道,使得两姓人家和睦相处。

还有一种说法来源于地缘关系,中村位于原鄞县、奉化、余姚、上虞四县之中心,故名中村。

我认为中村之名源于中庸之道更确切。

中村南靠牛山,北靠盘山,溪两旁古树林立,山峦叠翠,恬黛如画。

清代文人万斯同有诗赞之:“鹿亭樊榭无多路,定有仙人此往还。”

小皎流经中村的最宽处达百米,沿溪而上,两岸有多座桥梁相通,还有几座踏步桥,两岸通行顺畅。

踏步桥是山溪特有的通行方式,按步幅设置一个个蹬步石,远看好像一只只露出水面的乌龟背,溪水从石步磴间流过,行人可踏石过溪。

中村的地标就是村东口的白云桥,白云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可算是宁波境内现存古桥中始建最早的古桥,是浙江省文物保护点。

白云桥历代屡经修缮,现存之桥为清光绪16年,即1890年重建而成,若长虹,横跨小皎之上。

白云桥是单孔拱式石拱桥,恰似空中走廊,凌空飞架雄奇突兀。

桥东侧书:“白水跨虹腰路通南北;云邨留月影界画鄞余”。

桥西侧书:“地界鄞余二韭三菁歌利济,村联龚郑千秋万载安庆澜”。

明代诗人王锡衮赞之:

飞梯何经借鳌背,金绳直嵌山之侧。

横空贯索插云溪,补天镶地真奇绝。

中村,穿越时空近千年,历久弥新,近年风采更照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令人向往的乡村,中村就是。

自驾的朋友导航中村即可到达,公交出行的朋友,宁波火车南站637路,集士港685路,喇叭口619路,都可以到达章水镇蜜岩村,再转乘687路公交车,可至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