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棋 中国 历程 古代 发展

围棋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10 16:55:05 浏览3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时称为“弈”,汉朝许慎《说文解字》云:“弈,围棋也。从升,亦声。”

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力的特点,四千多年来长盛不衰。

今天和大家一起以时间为顺序,了解一下围棋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吧!

围棋的起源

1. 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2. 晋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提到:“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春秋战国

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在社会广泛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

《孟子·告子上》中记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②”

弈秋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由《孟子·告子上》中的记载推测,弈秋可能是与盂子同时期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弈旦评》推崇他为国棋“鼻祖”。

文言文释义:

①“下棋的人举棋不定,就不能击败他的对方,而何况安置国君而不能决定呢?必定不能免于祸难了。九代相传的卿族,一旦被灭亡,可悲啊!”

②弈秋是全国下棋的高手

展开全文

秦汉三国

秦国统一六国后,围棋的相关记载逐渐减少,发展相对缓慢,史料记载也不多见。西汉文人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中,曾有西汉初年“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①”的记述。

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②”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逐渐盛行。汉魏时期,围棋也成了军事家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

东汉文人马融在他所著的《围棋赋》中就将围棋视为小战场,他把下围棋当作排兵布阵,他这样写道:“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③”后期甚至还有人将棋谱收入兵书之中。

文言文释义:

①杜陵的杜夫子善于下棋,是天下的第一人。

②博,博戏,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例如六博;弈,围棋。博戏在大众中比较通俗流行,而下围棋的人却比较少。

③纵观围棋的渊源,可追溯到国家用兵之道。三尺棋盘,就是士兵交战的战场。

两晋南北朝

围棋在东晋被称为"坐隐"、"手谈",很受士人阶层的喜爱,体现出了围棋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很多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等级。

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巧艺》中说道:" 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 支公以围棋为手谈。①"

文言文释义:

①王坦之认为下围棋是坐着隐居,支道林把下围棋看成是用手交谈。

隋唐宋元

唐宋时期,围棋得到长足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

唐代“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是中国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标志。棋待诏,就是唐翰林院中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唐代著名的棋待诏有王积薪、王叔文、顾师言及滑能等。这种制度从唐初至南宋延续了500余年,对中国围棋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唐代始,围棋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渐越出国门。首先是日本,遣唐使团将围棋带回,围棋很快在日本流传。除了日本,朝鲜半岛上的百济、高丽、新罗也同中国有来往,特别是新罗多次向唐派遣使者,而围棋的交流更是常见之事。

明清

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明朝时期流派纷起,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发展起来。这个时期围棋谱也大量涌现,如《适情录》、《石室仙机》及《弈史》、《弈问》等,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围棋技艺及理论高度发展的情况。

围棋在清朝也得到了高度发展,名手辈出,棋苑空前繁盛。清初已有一批名手,以过柏龄、盛大有、吴瑞澄诸为最;清康熙末到嘉庆初,围棋更盛,棋坛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家,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和施襄夏被称为“清代围棋四大家”。施襄夏与范西屏二人的“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成为流传千古的精妙之作。

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