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4月8日,太原西山深处马头水乡梁背后村的山西正和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虽春意拂面仍山风料峭,李润青前来勘察田地,这里有他潜心躬耕的宏大工程——保护繁育杂粮古老品种。
从2019年至今,李润青收集到了玉米传统古老品种45个、豆类传统古老品种138个、老荞麦1个,其中,六成种子先后进行了耕种繁育。
一粒粒老种子,记录着他对脚下黄土地的无限深情和热爱,更是为可能即将消逝的古老作物基因留住新的希望。
小黑豆、“金皇后”杂粮老品种告急
李润青,今年50岁,他的古老杂粮品种繁育基地有两地,一个是在太原梁背后村的山西正和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一个是静乐县娘子神乡南舍村的山西华青藜麦有机旱作种植基地。他专门辟出几百亩地,用作传统杂粮老种子的繁育。
今年是繁育试种的第4个年头,两册《祖传品种2023年播种明细》已经做好了规划。
在静乐县南舍村古老品种繁育基地向阳的山坡前,山西晚报记者看到,李润青的繁育团队因陋就简,搭起架子,自制拱棚育苗。育苗盘上插着红黄白色的小卡片,标注着品种,一数,有10种豆子、15种西红柿、8种西瓜、5种茄子、5种甜瓜。拱棚条件虽差点儿,但品种真不少,李润青笑了:“杂粮的、蔬菜的、水果的,遇到老种子就都收回来种着。”
李润青是省内乃至国内的藜麦专家,山西省杂粮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静乐藜麦产业协会副会长。一个偶然的事情,让他从顺风顺水的藜麦事业中分出身来,开始了这项费力、花钱还难见收益的工作。
2019年,某中医大品牌到他家乡静乐县收购小黑豆入药,四处寻访。这种小黑豆在李润青儿时是司空见惯的品种,晋西北各乡村都有耕种,口感不好但营养价值高,早先是喂牲口的饲料。他听说后帮忙打听小黑豆的货源,得到的答案是“早就不种了”“没种子了,想种也种不了”。
正是从那时起,李润青突然惊觉很多传统的豆类、玉米等老杂粮品种,正一点点从视野中消失。
曾经遍种黄土地的杂粮老品种去哪儿了?原因很简单,大都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了。
晋西北作为杂粮主产区,杂粮种植历史悠久且品种丰富。而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白米饭和精细粮,产量高,病害少,口感好,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更受欢迎。杂粮需求量则越来越小,被逐渐边缘化。
然而,粮食作物每一个品种都是一段独特的基因,是作物生命延续的密码,更不用说这些古老品种还有被忽略掉的优势。
促使李润青保护繁育传统老种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时下作物里杂交技术育成的新品种,虽然有产量高、口感好、生长期适中等优势,但只能种植一年,无法留种来年再种。所以,“让这些杂粮不要绝种,守护物种的延续,为传统古老粮食留存进行一份安全储备。让这些有生命的种子,孕育繁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就是他最朴素的想法。
展开全文
历数着自己收集的传统老种子,李润青向记者介绍道,玉米品种有金皇后、白马牙、粗粒玉米、蓝玉米、常青甜玉米等,豆类有豌豆、红豆、豇豆、黄豆、蚕豆、黑豆等,各有特点。这当中,有的曾经辉煌过,有的已经濒危甚至面临着绝种的危险。
一边说着,李润青一边兴致勃勃地拿起金皇后玉米,外形漂亮,它有着非常光荣的历史,是抗战时期我军和百姓重要的口粮,山西以至北方各地都广泛种植,被国家推广到全国。到上世纪50年代,具有高产等优良性状的“金皇后”,成为培育新的杂交玉米的优良亲本,成功配制了很多杂交品种,妥妥的玉米之王。
“老品种作物口感或许没有新品种好,但却是新品种的基因来源,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很可能会导致许多珍贵的杂粮作物消失。”他说。怎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老种子?答案就是种植,繁育。
在李润青眼里,每一粒种子,都维系着人与土地最亲密的关系,“小时候的味道”是乡愁所系。
遍访乡亲 寻找失落的古老品种
静乐是李润青成长的地方,2013年,静乐被评为“中国藜麦之乡”,那一年,他离开在太原发展正盛的IT公司,带着用科技发展新农业的理念,返乡务农创业,重启了与黄土地难分难解的情缘。
在家乡深耕,他在藜麦种植推广领域业绩不俗,早已和老乡们亲如一家,寻找失落的古老杂粮品种,他找一辈子住在村里的人家,找已经移民搬迁的村民,找上了年纪的老农。
最早的金皇后玉米种子是从朋友父母家里找到的,老两口年迈没有精力在地里种,只是在自家小院种了小小一片,年年留种,一听他要,都给了他。
可以入药的小黑豆市场上见不到,托人四处打听,先是从一户农家翻出来一点点种子,是几年前的。又听说有家做养生药材的企业在种,他跑过去买了100斤。想再多买点儿,人家不卖。
有一次,在一户农家看到人家窗台上晒了一些红豆,他凭直觉判断应该是几个不同品种,就跟人家说他在搜集老品种。“你要了,拿走吧。”那户人家痛快地送给了他。小小的一把红豆,他像珍宝一样捧回来,一鉴别竟然有4个品种,惊喜不已。
得知李润青搜集老种子,大家都觉得是个好事情,主动帮忙的老乡特别多,有的张罗乡邻亲友帮他找,有的主动给他送过来,有的串门的时候瞄着问着,东家取一撮西家抓一把。
梁背后村的村民老王,今年64岁,他就帮李润青收集到不少老种子。说到自己挨家挨户上门找老种子的事,老王一脸得意,打开手机让记者看老种子的照片。
几年间,李润青收集到的古老传统的种子越来越多,从忻州到太原,整个山西,甚至国内外,传递到他手里的种子有着形形色色的包装,量大的有百十斤,量少的仅4粒。
他记得,把种子交给他时,老乡们脸上比他还激动欢喜的神情,种子里有希望,有生命,他懂,他得对得住这份信任。尽己所能,把这些珍贵的品种保留好,种出来,再一代代传承下去。
保护繁育 成败苦乐自在其中
种子不是文物,搁屋里捧着供着珍藏着就行。每一代种子都承载着上一代的基因信息,同时还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生存条件。只有进到泥土里孕育繁衍,才是种子的使命所在。
这一历程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更多的是风吹日晒,充满艰辛挑战,甚至历经磨难。李润青感慨,庄稼靠天收,这话一点儿不假。传统古老种子来之不易,数量太稀少,每一粒都无比珍贵。谁也不能保证耕耘了就有收获,播下的种子一定能繁育出下一代种子来,把老本儿亏土里的可能性不仅有,还很大。所以进行选种繁育的种子标准就是:种子的数量相对多。
试种从数量较多的金皇后、白马牙玉米开始。首战告捷,一株上结三四个棒子,收获了不少种子。记者好奇,“是小时候的味道么?”李润青哈哈一笑,“不知道,一粒也舍不得吃,全部留种呢。”不过,他补充了一句,等今年的金皇后种出来以后,就能随便吃了。
小黑豆也格外争气,当初买回来的100斤种子从三五亩地试种成功到100亩大面积种植,至今已经成功繁育3万斤,数量多品质还高,大部分被中医药企业买走了。
不过,也有试种失败的,从贵州找回的红小豆、绿皮黄豆,满心欢喜种下去,半年多时间,200人次的田间劳作、细心看管,没成想到花期大部分没开花,最后70亩地产量只有十几斤。十分耕耘也没有换回一分收获,只能割了秸秆喂牲口,那滋味可想而知。
如果说红小豆失败是因为南北气候差异大,但同样来自贵州的老玉米种子,却种出了效果。有喜有忧,有挫败有成功,有挑战有机遇,李润青乐在其中。
2022年,时机成熟,李润青成立了山西晋穗五粮种业有限公司,组建了科研团队,一方面加强传统品种的收集,同时加快品种扩繁,以保护杂粮品种种质资源。团队还收集了小豌豆、荞麦、糜子、黍子、红小豆等种子,对繁育品种的性状、生长情况及种子进行系列科学研究和分析,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使命担当 因陋就简播种希望
2023年,他试种繁育的老品种也继续扩大,古老玉米品种24个,传统豆类品种56个。至此,他收集到的传统杂粮种子,有六成进行了繁育试种。
对于那些珍藏几年还没等到“出头之日”的老种子,李润青心里也急,都是数量稀少的宝贝,在大田里播种风险大,一旦折损了就有绝种的可能。所以,要想提高成功率,必须要在温室大棚里先育苗管护,可他现在的条件还盖不起标准的大棚。
此外,种子贮藏也需要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等条件的专业库房,现在他捉襟见肘,种子只得四处存放。太原家中地下室里、静乐的老土窑里、公司的冰箱里、柜子里,麻袋一装,上面贴着标签,用的时候一通翻找。
说起这些,李润青有些难为情。保护繁育传统的老种子,租地雇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尽管盼着尽快搭起温室大棚,建立名目清晰的专业种子贮藏库房,但经济能力有限、人手有限,需要从长计议。
说起来挺无奈,支撑传统杂粮古老品种的经费,来自他种植和推广“洋庄稼”藜麦的收益。然而,即使把做藜麦挣的钱都贴补到保护繁育传统老品种上,还不够。李润青说,要等钱挣够了,条件具备了,时间赶不上。
“种藜麦刚刚见了效益,就开始反哺古老品种,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李润青笑着说,藜麦是需要轮作的,前一年种了藜麦,第二年豆类接力,第三年再种藜麦。这样麦豆轮作,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抑制病菌生长,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这中间,总感觉有些奇妙的因缘。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藜麦在我国引种成功不过20年,在李润青的藜麦有机旱作基地里,洋庄稼和中国传统杂粮土品种就这样中外接力、土洋融合、轮作互哺。
“种子是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应该是最核心的资源。”他在藜麦育种工作上投入最大,从早期的手工记录、分拣,到搭载神舟十一号飞船参与太空育种,试种研究的藜麦品种多达300多个,每年为静乐县选育试种的品种也有几十个。
确实,在种藜麦这件事上,李润青颇有发言权,他的山西华青藜麦、正和九生藜麦等系列产品极受市场欢迎。
每年试验这么多品种,这一数字还是让记者咋舌,李润青解释说,农作物靠天吃饭,作物种子就要有不同的“本领”,比如能抗干旱的,抗虫害的,防倒伏的,哪个产量高,哪个性状好……“不试过怎么知道”,用科技来种地,是李润青种藜麦的信条,他把这个信条也用在杂粮古老品种的保护繁育上,他的IT背景、人脉资源、科研能力,让他成为一个特别的新时代农民。
李润青说,在他和黄土地打交道的这些年里,得到了静乐县委、县政府给予华青藜麦的各项支持;得到了静乐县农业农村局任亚军局长的大力帮助;得到了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创云的热情支持;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邓妍、赵丽两位副研究员更是常年驻守在藜麦种植基地,无私提供着种植、科研技术指导。朋友们都知道他的故事,感动于他的付出和深情。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端稳中国饭碗,必须做到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我省已经吹响了全省种业振兴集结号,着力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基地提升、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市场净化等行动。这些,都给了李润青信心和力量。
乡梓情深,夙志凌云,为攥紧传统杂粮种子,李润青彰显着新型科技农人的担当与使命。
山西晚报记者 赵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