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以下简称“马力欧大电影”),在4月5日当天与中国观众如期见面。
上映首日,马力欧大电影获得了3253.2万的票房,表现并不算特别亮眼,同档期的《忠犬八公》和上映已逾两周的《铃芽之旅》均压过“马力欧”一头。上映次日,甚至连已放映近一月的《保你平安》都在日票房上超过了“马力欧”。
截止4月8日(周六)中午12:00,马力欧大电影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总票房为5120万。即使在豆瓣8.1分的较高口碑加持下,猫眼专业版对其的总票房预测也仅为1.19亿,并不算泛起水花。
不过,在北美,马力欧大电影的上映却打破了多项纪录。首日3170.2万美元的票房,超过了由《刺猬索尼克2》拿下的游改电影最高首日票房纪录,同时也超越了《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疾速追杀4》《雷霆沙赞!众神之怒》等一众近期在北美热播的电影。
由于在北美首映日期为非节日的普通周三,业内普遍预测,“马力欧大电影”周末三天的票房还会创造新的记录,最终全球票房成绩在3-4亿美元期间应该问题不大,足够在今年的全球电影票房榜上留名。
作为历史时长达38年的全球知名IP,仅《超级马力欧》系列就在全球售出近4亿份。更何况,“马力欧”IP的影响力,早已经超越了这一个系列的IP作品,更是成为了“大乱斗”“赛车”“足球”“网球”“高尔夫球”等衍生作的一号人物选择。德国专业研究统计机构Statista发布的全球娱乐文化IP价值榜上,马力欧常年处于历史前十的位置,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在这种情况下,“马力欧大电影”的成功,其实并不让人意外。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历史悠久又商业价值巨大的超级IP,怎么到今天才有一部像样的改编电影?
马力欧大电影,不算好拍
实际上,在《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之前,马力欧系列曾经有过一部知名的真人改编电影,即1993年上映的《超级马力欧兄弟》。不过,这部电影在海内外的口碑都异常之差,还曾被评为“史上最差的游戏改编电影”,是毫无疑问的失败之作。
展开全文
在复盘该电影的失败之时,制作者对游戏文化的“魔改”往往会被拿出来说道。电影创作者实际上并没有考虑过“马力欧”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转变为电影,而是将好莱坞冒险电影的套路给生搬硬套在主角马力欧和路易基上。可以说,除了冠以游戏之名并用了主角的名字之外,整部电影和游戏其实并无太大关系。
出现这样的事情之后,或许是爱惜羽毛,也或许是害怕自己的IP被糟践,任天堂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都非常谨慎对外授权自己的IP进行影视开发。
相比起来,其他诸如《刺客信条》《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等并没有马力欧成功的游戏IP都早有过票房成绩不错的影视项目问世。反观任天堂这边,除了与Game Freak共有的宝可梦IP常有改编之外,一晃三十年里,包括马力欧在内的众多任天堂当家IP,都少有出名的影视项目问世。
原因一方面或许可以归结为任天堂本身在集团战略上的谨慎,作为一家游戏公司,任天堂被玩家誉为“世界的主宰”,但如果跨界电影圈,任天堂就是彻头彻尾的小白。
巴菲特曾说“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之外的钱”,任天堂则同样贯彻了这一名言,极少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大动干戈。甚至,在激进的商业化环境中,任天堂从不举债,反而保有相当的现金流,以抵御未知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直到2017年,任天堂才授权给业内知名动画制作工作室“照明娱乐”去制作电影,并要求“马力欧之父”宫本茂参与制作,也就情有可原了。
另一方面,相比于《生化危机》或者《古墓丽影》而言,“超级马力欧兄弟”并非一个倚重剧情的游戏。在其长达近40年的游戏历史中,“超级马力欧兄弟”的系列游戏都使用着几乎相同的剧情:“公主被库巴抓走,马力欧随后历经险阻拯救公主。”能够吸引玩家的,是任天堂超强的游戏开发能力赋予的出色的关卡设计和游戏玩法,而非剧情本身。
但也是因此,让马力欧系列的电影化改编呈现出一个明显问题。以往的游戏改编电影,且不说剧情是否足够优秀,至少改编者在创作电影剧本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蓝图可以参照。但马力欧的原始剧情实在过于单薄,改编者要如何既尊重游戏本身,又能够给观众提供基本的剧情体验呢?
这么拍就对了
在重重压力之下,马力欧大电影其实交出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在北美叫好又叫座,在内地市场虽然不算十分叫座,但至少口碑撑了起来。IMDB上,马力欧大电影评分为7.5分,而在豆瓣上,马力欧大电影的评分甚至高达8.1分。
从观众的反馈来看,照明娱乐和任天堂其实直接放弃了“复杂叙事”本身。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剧情做基底,也不可能在相对低幼的剧情上做更多“成人化”的改编,马力欧大电影将全部的重心放在了对游戏的还原上,致力于在电影中埋足够的彩蛋,并将游戏中的道具和场景奇观化地呈现到观众面前。
这种改编做法其实是非常讨巧也非常聪明的,尽管不少IP的跨形式改编天然带着两种使命:让原有IP扩大受众,以及让IP的现有粉丝消费更多形式。但显然马力欧大电影只选择了后者而非前者,大电影的游乐化化改编其实天然给不了解IP的观众设置了很多障碍,而过于单薄的剧情又不足以满足深度观众的需求。
“路人粉”或许从来就不是这部电影主打的受众,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把目光锚定“马力欧游戏核心粉丝”,基本面也已经足够大。
动辄价格达60美元的游戏在30年里有近4亿人次买单,花费10美元去买一张电影票并不缺乏观众。哪怕最终仅有4千万人会去买单,电影的票房也会达到近4亿美元,而这恰恰是业内对“马力欧大电影”的预估票房。
在全力满足粉丝期待的基础上,这部电影得到了不少好评。而全球各地区票房也与任天堂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力大致相当。
相比之下,由于中国长达十数年的游戏机禁令,任天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中国市场绝缘。虽然由于“小霸王游戏机”等非官方产品的普及,“超级玛丽”、“马里奥”此类非官方翻译也能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然而,相比90年代在北美成为文化现象,“马力欧游戏核心粉丝”在国内仍然不算特别大众。
这可能是本次《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中外票房有较大反差最主要的原因。
在美国市场,马力欧曾经在游戏市场上打败刺猬索尼克,后者的改编电影正是近两年票房市场上最为成功的游改电影之一,想必马力欧大电影超越《刺猬索尼克》3亿美元票房的成绩并不是问题。
任天堂也在这几年加紧了游戏IP扩大化的布局,或许是与新任管理层的上任有关。2019年时,改编自宝可梦衍生作品《名侦探皮卡丘》的《大侦探皮卡丘》就曾在全球囊收4.31亿美元,位列全球游戏改编电影票房榜第二位。《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的上映,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与此同时,任天堂也开辟了线下娱乐的多样化IP覆盖。在将游戏IP授权给环球旗下照明娱乐进行开发的同时,任天堂也将超级马力欧世界线下娱乐乐园放在了环球影城当中,预期可给任天堂带来更多收入。
已经被任天堂陪伴了很多年的粉丝,对这样的事情显然是颇为欢迎的。毕竟,忍了近30年都没出手的任天堂,谁又会怀疑他们出手后的功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