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手机游戏已经成为
现在孩子们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玩游戏换个酷炫耀目的皮肤
不仅能使攻击力加强
还能显得与众不同
非得说个缺点的话
就是这东西有点费钱
所以,当骗子抛出
“免费”的诱饵时
孩子们通常会两眼发光“把持不住”
为了守住钱包里那点血汗钱
家长们也都纷纷藏好银行卡
坚决不跟孩子透露支付密码
但他们也万万想不到
骗子还有别的套路
诱导孩子套取其密码并转账
近日
松岗14岁的小晴(化名)刷短视频时
一则“免费领取游戏皮肤” 的广告
引起了她的注意
心动的小晴没有多想
便扫描广告上的二维码
添加对方为好友
然而,对方并不是客服人员,而是自称为北京市公安局的“周警官”。
“你存在恶意拖欠他人6万元的行为,正在被公安机关调查!”
看到“周警官”发来的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后,涉世未深的小晴一下子懵了神。随后,“周警官”亮出警察证,要求小晴到网购平台购买价值1万元的指定商品,方可解除涉案嫌疑。
展开全文
在得知小晴手机并未开通支付功能后,身穿“警服”的“周警官”直接开启视频通话,表示自己可以代替小晴购买商品,只要小晴使用父母的手机扫描二维码转账即可。
于是,害怕“涉案”的小晴趁父母不注意,偷偷拿起妈妈的手机,在骗子的恐吓威胁下,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分13次扫码转款,合计被骗17万元。不久后,家长发现了此事,急忙到松岗派出所报警求助。
▲骗子与小晴的部分聊天记录
在派出所,小晴的父亲表示,为了保障财产安全,自己一直未给女儿的手机开通支付功能,更未向她透露过家里的银行卡密码。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骗子的诱导下,小晴偷偷使用妻子的手机时,居然模仿妻子的语气跟其聊天,并发来了一条询问银行卡支付密码的信息。
此外,小晴的父母还表示,因其经营的餐馆生意繁忙,他们平日里对小晴的关注较少,沟通也不多,导致小晴在遭遇假网警时不敢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
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
辨别能力较低
遇到一些吓唬的话语或字眼时
他们容易感到害怕
并在诈骗分子的“远程操控”下
一步步把父母的钱转走
面对电信诈骗
不给孩子开通线上支付
不向孩子透露支付密码
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警 方 提 醒
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
生活学习情况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多给孩子科普反诈骗知识
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扫描
或点击陌生的二维码、网址链接
当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
或受到恐吓时
要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求助
素材来源|松岗派出所
来源:南海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