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开纯是赤水市土生土长的作者。他长期工作在基层,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生活素材。退休后发奋文学创作,短短几年,已经出版了好几本长篇小说,文学创作业绩显著。其作品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所涉题材也有一定的广度,从人口健康、传统医学到农村改革,都有所表现。最近,他又写出了以红色历史为题材的传奇长篇《山鹰》,的确是一位创作勤奋的作者。
根据《中国共产党赤水历史》和《赤水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的记载,1935 年 3 月,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期间,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中共川黔地区地方党组织在赤水河畔川黔接壤地石顶山周边,曾发动过一次武装起义。《山鹰》以此为背景,以武装起义主力军苗族鸟枪队队长为主人公原型,以传奇形式为创作手法,讲述了一个赤水人民的革命斗争故事。这个故事内核是历史,写出来的则是传奇。
在我看来,尽管作品在后记里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无论是当时就牺牲了的蒋龙、郑诚生、李营长,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在世的沈虎、杨红伟、周大憨、黄英,包括老祠长,都以化名形式,给出了历史的具体交代,力图以此来衬托作品的真实性和现实感,但从作品叙事方式和结构上看,作品显然超越了一般历史小说的范畴,而更多地体现出了艺术想象和虚构的特点。也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将一些散见的简略记载和个人传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演绎得如此生动鲜活。
一如既往,何开纯这部《山鹰》,依然具有话本小说的特征,采用了他一贯的结构作品形式和叙事风格,包括夸张式的情节渲染和传奇式的人物塑造,似乎创作手法上并无突破。但较之以往的作品,毫无疑问,我们能看出他在写作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
首先,何开纯对话本小说的写作形式掌握得进一步纯熟。《山鹰》以章回体作整体结构,每章都从本回主要情节中归纳出主题,并仿对仗古体诗句模式,自撰一联做标题。如第四章“两代医生遭劫难,一方高人解智囊”,第二十七章 “石顶山英雄喋血,苗迁祠凤凰涅槃”等,归纳到位,对仗工稳。这不仅体现出作者的古文修养有所,在作品形式上,也更突出了话本小说的形式特征。
其次,作者收集和采写了大量的黔北民歌,在每章的叙事中,以归纳、渲染或点题的方式,或长或短地分别插入一段,起到了十分突出的艺术效果。如开篇第一章,便分别引入两段黔北民歌:
黔北有座石顶山,川黔边界各一半。
展开全文
形如凤凰展翅飞,三道石梯似鼻梁。
有女不嫁石顶山,一天到晚把门关。
碗头装的沙沙米,肚皮烤起火斑斑。
就把石顶山地理位置和石顶山人的贫困状况,交代得具体生动,比一般那种采用大段的描写、铺陈、渲染、比喻等手法,来的既简练又鲜活。尽管在运用上,不同于话本小说开篇有引诗,最后有结诗那样的规律,这些民歌也不像话本小说中的诗词,充满说教色彩。但在形式上毕竟还是体现出更向话本小说靠近的特征。
第三,何开纯在文学语言表述上也有很大进步,能够更为熟练准确地用黔北方言作大众化表达。基本上可以做到叙述语言既有地域特色又能让读者大众准确理解。因此,作品在叙事方式上也更接近话本小说的特色,口语化,民俗化十分突出。如果用方言读起来,可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确颇具的话本风格。一些黔北土话,如“邮包掉到水田里,半信半疑(泥)”“岂不是叫花子背粪桶,讨死(屎)吗?”等方言歇后语,作者信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生活气息,也使叙述轻松自如,体现出黔北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让一些有心的读者去品味赤水话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这种修辞方式,作者在过去的创作中也有使用,但显然在这部作品里运用得更为娴熟,绝少生硬之感。
第四,作品从开张到尾声,始终是从全知全能的叙述角度展开故事的,不仅对其中人物,事件、场景、时间的把控十分明确,而且对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思维特征,认知方式,价值取向都趋于同构。因此,在我看来,之所以说《山鹰》和话本小说近似,尤其是在于作品体现了相同的创作方式。这对于现代艺术来说,或许有所局限,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这又正好是其基本特征。例如:“王老五神手治病,喻区长吃醋歪心”“游击队救灾劫粮,民团兵贪色丢船”等等,相比拟话本《三言》“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等,仅从标题就可看出,都是好坏立见,正邪分明。何开纯先生作为一个党员,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作者,在作品中对穷与富,善与恶,好与坏,乃至愚蠢与老实、奸诈与聪明,不同角色在笔下都有明确的定位与褒贬,完美地体现着其价值观与认知体系。这种符合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或许更有益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书写与表达。在倡导红色文化,张扬革命历史的当下,何开纯的这部作品无疑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文学中的阳春白雪来说,《山鹰》因其通俗的形式,似乎有些下里巴人的味道;但相对庙堂文学来说,可绝不能将《山鹰》等同于乡土文学;如果仅从语言的特征和故事叙述方式上看,与其说它是乡土文学,毋宁称之为通俗文学;但如果真说它是通俗文学,似乎又还不如归之为庙堂文学。换句话来说,要想从内容和形式上定位《山鹰》的文学归类,似乎一时还找不到更为准确的表述概念。在我看来,它更像是某种庙堂文学的乡土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融合体。既有庙堂文学之严肃与庄重的主旨范畴,又有乡土文学“俚语村言”的鲜活泥土气息和通俗文学的所谓“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特征。这种文学形态的出现,正是不少有一定文学追求和深厚生活积累,又对本土文化十分熟稔的基层作者积极参与文学创作的结果。
贵州是红色文化的沃土,赤水更是沃土中的富矿。如果仅靠“地方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发掘与冶炼,显然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国家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我们应当支持、扶持、培养、推出更多像何开纯这样,有相应创作能力和积极创作追求的作者,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使红色文化在全省、全国得到更广泛地传播。
文/苑坪玉
视觉/实习生 黄明慧
编辑/邱奕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