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历史是人们在一定时间、空间内的实践活动,是时间、空间和作为主体的人三者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有利于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践行初心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始终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
一、以大历史观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坚定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树立大历史观,就应依据人类发展历程,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审视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持续走向胜利、取得成就的历史性纪录,彰显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性胜利、变革性成就。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能只看十年、百年,而应立足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斗争史、五百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数千年文明史。我们要用大历史观全面理解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成就和贡献,科学把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如此才能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才能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整个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坚定历史自信。
二、在世界历史中正确把握中国特色,坚定正确方向。近代以来,人类的历史深入地向世界历史转化,世界各国无法再像过去一样封闭发展。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中国,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把握时代、思考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最大的优势、最显著的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不断作出伟大贡献。我们要牢牢从世界历史眼光出发,深刻领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深刻领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前进道路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毫不动摇沿着这条通往复兴梦想的人间正道奋勇前进。
三、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史观,坚定人民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创造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起点,人民解放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的,也是有规律的。总结历史规律既离不开对社会历史中具体实践的正确把握,也离不开人类自身对社会历史活动的科学认识。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凝聚人民智慧,坚持和发展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科学理论,使之成为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
(金羊网 文/李宏 作者系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注:本文系东莞理工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1SZ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