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因此对文物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都很大。为此,我国也设立了诸多文物馆来保护这些历史的“历经者”,还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打击破坏文物的行为,严重违反者甚至会直接入狱。
但在2014年江西省的某个小村庄里,一支考古小队在探索一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墓时,其中的随行专家看着辛苦寻找的珍贵“文物”,愤而离去,好像一点也不在乎!
而且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场的其他人在看到专家转身离去时也没有出手制止,只是面面相觑,任由专家丢下这两件刚刚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瓷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这位专家不知道文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难道这只考古小队的其他成员如此没有职业操守,任由其妄为?事实并非如此,让我们回归当年的历史,一探事情背后的真相。
村庄施工,意外发现古墓
2014年,我国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努力改造乡村落后的面貌。江西省瑞昌市一个叫做梁公村的村庄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开垦荒地修建公路。
当地一支施工队受邀前来梁公村作业,原本事情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一名开挖掘机的工作人员无意间挖掘出一个大洞。于是一座沉寂近1500年之久的古墓就这样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当时,施工队正在铺平道路,而负责开挖掘机的工作人员大刘正按照施工要求在挖掘荒地。忽然,大刘一铲子挖下去,地面上却意外出现了一个大洞。
有着丰富经验的大刘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个洞口绝非寻常施工时出现的地面塌陷,担心出现安全事故的他急忙下车查看。
展开全文
这一查看,大刘立马发现不对劲了——大洞深不见底,在它的内壁还可以看到有着许多整整齐齐的青砖铺在上面,隐隐透露出一股古朴之气。
大刘当即心念一动,莫非自己挖到了古墓?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马报告给施工队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深知文物对国家历史研究的重要性,迅速将情况反应给瑞昌市的文物部门。
有关部门听到消息后,十分重视这件事情,火速组建了一直临时的考古队去考证这座古墓的真实性。小队中包含一名经验丰富的文物鉴别专家和几名考古挖掘的好手,还带足了鉴别文物的高科技机器,对此行势在必得。
事情也正如他们所想,这个洞口连接着一座1500前的古墓。经过初步鉴定,墓主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无论是古墓的结构还是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文物都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有利于考证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进一步研究当时的风俗。
随行的专家更是一脸激动地对施工队负责人说,“你们这次可是为国家立下了大功”。
初步探索,收获随葬文物
发现古墓的第二天,考古队经过一夜的休整,同时诸多考古设备源源不断的运来。确立古墓的真实性后,考古队正式从这个洞口深入,对这座千年古墓进行探索和发掘。
通过小队所有成员十三天的艰辛付出,他们从古墓中收获将近二十件瓷器、古钱币等随葬文物,可谓收获颇丰。
当日,考古队先设置警戒线防止村民误入,损坏古墓中的文物。在得到上级允许后,考古队成员整装出发。
由于古墓的规模比较大,同时年代久远,墓中积累了大量的的淤泥。一行人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一条路线,力求最大程度的保护墓穴的完整性。
一名工作者半开玩笑的说:“咱们这一趟是二姑娘上花轿——扭扭怩怩。”最后,在付出数小时的努力后,一座完整的墓室呈现在小队眼前。
这个墓室由青砖铺成,长约5.3米,宽约1.7米,高度约为1.5米,看上去十分宽敞。在它的内部,依稀散步这几件布满灰尘的东西。“是瓷器!”
一名考古队员忍不住惊呼出声。在古代,只有我国才有炼制瓷器的技术,西方国家只有贵族家庭才能用上,瓷器甚至有着“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美誉。
因而此行遇到瓷器可以算得上是大丰收了。考古队按耐住自己激动的内心,开始分散开,继续找寻其他的随葬文物。
忙碌了十多天后,望着眼前一堆看似不起眼的“破烂”,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此次初步挖掘,一共收获了将近20件珍贵的瓷器以及大量的古钱币。江西瓷器非常有名,说不定这些文物里面还有几件国宝级的瓷器。
更让参与挖掘的所有考古工作者兴奋的是,这些都是随葬文物,还有更珍贵的文物隐藏在墓室的深处,这也意味着最具历史研究意义的珍品还待进一步发掘。小队负责人下令修整一天,明天再发动总攻,势必要找到最后的珍品。
哪知道第二天,天有不测风云,深夜里当地忽然下起了大雨。如果不采取行动,那么积水和淤泥会慢慢填满墓室,重新清理一遍都是小事,万一深处的文物被积水破坏了就大事不妙。于是原本熟睡的考古队被迫开工,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
他们披着雨衣,打着手电筒,冒着大雨和寒风在布满淤泥的墓室不停挖掘,以求最珍贵的文物不被遗失。一直到凌晨三四点,考古队才将墓室里的最后一层淤泥清理干净。大雨虽然带来淤泥,但也让土质疏松,文物变得更容易被挖掘。
但令人不解的是,随着淤泥的清理,按道理来说找到文物的速度应该会越来越快。可是一行人冒雨忙活了很久,都找不到丝毫文物的影子。要知道,就算文物被雨水浸坏了也应该可以找到痕迹,难道那些已经发掘出来的就已经是最珍贵的文物了吗?
过了许久,在旁边的一个小角落,他们终于找到了两个重叠倒放的瓷盘。众人高兴不已,纷纷感慨“这顿雨淋的值了”。
只是待专家清理完上面的污泥,发现其真面目后,众人就再也笑不出来了,专家更是气愤不已,随手将这两件瓷器放置在地上就转身离去。
原来,专家在仔细查看文物时,赫然发现瓷盘底下竟写着几个英文字母:
China garden
。这是中国制造的标志,试想古墓之中为何会出现这种现代化的产品?
唯有可能是这个墓室之前就被盗墓贼发现了,他们取走了最珍贵的文物,只留下这些随葬品掩人耳目。
想到自己数日来的吃苦付之一炬,专家内心就恨透了这群盗墓贼,一气之下就离开墓室了。
此时,另一名考古人员也惊呼“原来如此!”。此前他在初步探索这座古墓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找不到古墓的主人和墓志铭。当时他还很纳闷,不过现在想来原因很简单,这些贵重的东西都被他们带走了。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何考古队挖出文物的速度变慢了——深处的文物早已被“捷足先登”,他们注定白忙活一场。
这样的情况无疑给考古队泼上了一盆冷水,满怀激动、耗材耗力地对墓室进行清理,结果珍宝却被盗墓贼提前拿走,不翼而飞。而且他们还留下现代工艺品在现场,以这种方式“侮辱”考古工作者。过了好一段时间,小队负责人才一脸疲惫地向大家招招手:“我们来晚了一步,大家不必太沮丧。”
其实,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很多历史记载都有待考证,而作为历史见证着的文物,无疑是最佳的“证据”。
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会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和社会风俗,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这样一起盗取珍贵文物、影响恶劣的案例,我国政府后续是如何处置的呢?
追查到底,严防盗墓行径
在发现这座有着逾1500历史的珍贵古墓被盗后,考古队当即报警给瑞昌市政府,要求警方彻查到底。
很快,一支针对此事的行动组成立了,他们安排民警调监控、民间走访、搜寻现场,寻求盗墓案的蛛丝马迹。对于这种损害国家利益以谋求私利的行为,我们绝不姑息!
根据我国最新出版的文物保护法,未经国家许可,私自盗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者,一般情节的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甚至会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遗憾的是,尽管派出了大量警力,但此次盗墓事件既没有找到目击证人,两件假文物也在时间的冲刷下没有留下任何可用的线索。
盗墓贼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就连作案的具体时间都不清楚,要想捉拿归案谈何容易。但是时至2021年,当地政府依旧没有放弃追查,会定期安排一两名民警查访民间老人。
纵使幕后真凶没有找到,但此次案件却给当地政府敲响了警钟,那就是作为一座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古城,瑞昌市有必要加强警戒,不能再让盗墓贼有可隙之机。为此,瑞昌市政府积极设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22年1月13日,瑞昌市已建成23处保护单位,相信再也不会出现文物被盗而有关部门却不知道消息的状况。
此外,瑞昌市博物馆还举办了《汉代金缕玉衣展》、《中国海洋珍奇生物展》等一系列临时展览,旨在加强民众对文物的关注度,让他们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
结语
事实上,通过江西省瑞昌市盗墓案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擅自盗墓并窃取文物的行为影响是十分恶劣的。不仅仅会让后来的专业考古人员“竹篮打水一场空”,更是让我国历史文化底蕴少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为了一己之私害国害民!
但是,如今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除了江西省瑞昌市古墓被盗一案,全国各地还有着大量案例,比如2013年山西林场古墓被私自挖掘等。这些盗墓贼通过贩卖文物获取自身利益,却给国家利益带来了损害。
好在,不仅是瑞昌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近几年我国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盗墓行为和贩卖文物行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民也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举报非法行为。
相信在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文物一定会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也听不到有关盗墓的消息。
参考文献
[1]公共文化旅游,瑞昌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名录[J].瑞昌人民政府网,2022.01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北京市文物局》,2003
[3]江西千年古墓现世[J].探索历史,20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