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托邦 国美 街巷 构想 学长

国美推免准硕学长以杭丝联为系统,构想未来街巷乌托邦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9 18:27:02 浏览2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国美推免准硕学长以杭丝联为系统,构想未来街巷乌托邦

以下文章来源于RAC设计课堂 ,作者于同学

项目分享又来啦,今天将为大家介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于学长的优秀作品<景巷丛生———基于巷道系统的大型工业建筑场所再营造>。学长目前已经推免进入中国美院风景园林专业的硕士,真的是太优秀啦!

“我叫于鹏飞,本科就读于中国美院环境设计系,在保研时选择了风景园林方向,现在就职阿里巴巴灵犀互娱做游戏场景设计师,(本科四年级时我同时拿到了推免硕士录取和公司的入职offer,为了协调工作和学习时间表,我与研究生导师进行了沟通,目前以工作为重心。)

基于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我目前在研究游戏的园林性与园林的游戏性这组命题方向,在大四期间,受毕设的影响,我开始对类型学和网格系统产生了兴趣。到毕设完成时,这种兴趣点演变成了对空间系统性组织的关注。正是这个契机让我关注到园林内在系统的当代性,并因此产生了目前的研究方向!

我喜欢用园林中的“他山之石”来形容自己,这个主客互文系统也让我不局限于一个单一学科的垂直领域,这与我已经走过的成长经历不谋而合。”

01.

项目介绍|PROJECT

展开全文

景巷丛生———基于巷道系统的大型工业建筑场所再营造

作品关键词:工业遗址、孵化器、有机更新、总体改造、街巷空间

作品获奖:

获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 暨林风眠创作奖银奖,留校作品

获2022年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铜奖

项目作者:

于鹏飞

中国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系(本科)

风景园林(推免准硕)

设计以今天作为孵化器的杭丝联166为舞台,通过读解杭丝联建筑在历史中的演变,从城市形态及内部系统讨论其建筑本体的类型学特征,进而提出一个面向未来的乌托邦街巷城市构想。

通过对内部既存的公共空间系统加以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景巷”与“景象”这组概念:“景巷”是作为空间策略以外部性扩建优化内部空间:通过解读杭丝联建筑公共空间的时间性系统、剖析其街巷性空间特征,并与传统街区进行类比研究,从而提出垂直景观巷道系统;“景象”则是基于杭丝联的业态及人文研究所提出的愿景:从过去万人大厂时代的超级连续平面到今天极小化的单元粒子,今天杭丝联内部的园区办公空间,正在随着时间逐步以极小化的方式发展,面对近年的新业态所对应的潜在中产创业群体,今天的杭丝联对于集聚效应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故在我的任务书设计架构中,我希望思考如何面向杭丝联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其重新成为一个具备城市公共性与集体性的孵化器。

Part.

1

项目背景

本次设计任务是对位于杭州的“杭丝联166创意产业园”进行升级改造。该园区原名为“地方国营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是一座典型的大型工业厂房建筑,曾经是“亚洲第一大厂房”。自2005年开始筹备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并持续运营至今。这次改造是基于现有创意园区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改造”,设计任务书要求我们选择对现有状况有利的方式进行升级更新。以杭丝联作为大型工业建筑的类型学样本,反思当前工业遗产总体改造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城市在不断发展中面临的有机更新问题及其回应态度。

我们的毕业设计导师以“未完成”作为整组毕业设计的启示性命题,旨在希望我们面对社会现状并反思,展望“未来时态”愿景。

⊿ 2022.06,个人毕业设计展览现场

在2021年10月至次年1月的调研阶段,我们以2人一组形式完成研究文本《剖面视域下的杭丝联原型研究》,挖掘杭丝联屋顶下丰富的街巷空间与广场空间状态;在2022年3月至5月的设计阶段,我的个人作品《景巷丛生》是基于对研究阶段中街巷空间的系统进行的延伸性设计思考。

⊿ 2022.01,合作研究文本,297*420mm,86页

⊿ 2022.01,调研汇报,6800*2000mm

Part.

2

“未来乌托邦街巷城市”的灵感来源

关于乌托邦的命题来源,更多是来自于对于其历史解读后的感受,在杭丝联建筑过去作为一个工业生产机器存在于上个世纪时,其象征意义是作为理想的公有制社会的乌托邦局部;而丝联166过去十年里作为一个文化创意园存在的时候,其实是对于当下经济活力的一种理想。然而,无论是当下作为创客们的理想园,还是过去作为工人们的乌托邦,杭丝联建筑都没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成状态。

⊿ 杭丝联166现状

所以今天再看到这组建筑的时候,它叠加了很多时代理想的残骸,甚至连锯齿屋顶这种建筑符号,也曾是过去历史里的一段宣言。

⊿ 杭丝联历史变迁图,制图:于鹏飞

创意园区,或者说企业孵化器这个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于20世纪80年代起被进口到中国,随着千禧年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完成了大规模的孵化器量产。

这种场所起初被设想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但后来逐渐变成了一种用于投资的包装纸。对于杭丝联166来说,从工业时代转型为文创园并不容易,早期运营存在资金短缺和需求不平衡的问题,为未来发展种下了一颗矛盾的种子,于是杭丝联166今天的现状变成一种被迫妥协的,未完成的改造。在了解了这些历史之后,我们需要面向未来,为此地构建一个新的愿景:一方面旨在反思今天存在的千篇一律的“文化创意园”现象:将创意园区作为一种投资的外包装糖纸量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设计者,我有义务通过对历史建筑的解读,来学习如何去“尊重”它。这个想法源自于拉斐尔·莫内欧先生关于科尔多瓦清真寺的读解文本,也成为了引导我进入研究阶段的第一条线索。

Part.

3

为什么是“杭丝联166”

我认为杭丝联建筑是中国的大工业生产时代留给今天的城市一个重要的背影。中国的大工业生产时代,自50年代起至今,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从历史定位来看,这一时代为当今的中国城市留下了诸多独一无二的工业建筑遗产。

以今天的视野来看,杭丝联建筑是一个具有多重复杂身份的建筑:从历史性角度出发,它较好的保留了原有建筑体量规模的大型工业遗产,杭丝联一定程度上投射了中国的大工业时代的生产状态,甚至从现存的结构依旧可以清晰看到当时的建造过程。前面我有提到过杭丝联作为工业时代劳动者们的乌托邦,事实上根据资料,它曾经是周总理亲自指示落地的一项建筑工程,落地时其完整面积是亚洲最大的同类型厂房,足见其当时的发展决心。

此外在建筑学角度上审视其系统性:功能转型后杭丝联建筑在今天的使用状态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大型毯式建筑:作为一个单体建筑具备城市街区体量的规模,这使得其内部发展出了多层次的系统,有些系统是被设计过的,也有很多是随着时间自发生长出的,如同有机体的内部,所以在这个现场具备了多重可以被解读的语义。

在导师规划本次设计流程的时候,将杭丝联称之为“未完成”的改造,在我看来,“未完成”其实是它转向创意园过程中,规划手段的缺位和自发性系统的持续产生,但也正是这种自发性的生长,为其自身提供了新的改造可能性。

02.

设计过程|PROCESS

Part.

1

前期调研

10月初毕设开题之后,我们整个小组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杭丝联基本信息面的调研,包括历史沿线,建筑现功能平面,结构,区位,人群和基本业态等,11月初到12月末是对研究做系统性研究,我们小组的研究方向是系统化研究杭丝联建筑的内部系统的街道性,当我们讨论街道性的时候并不是说它是一个真正的街道,而是它的内部系统具备了街道的公共空间以及自发性生长机制属性,在这一阶段同时也类比了杭丝联的内部公共空间系统和同区块传统街区系统的尺度关联及巷道尺度类比。

⊿ 城市诺利地图,制图:于鹏飞,李青璇

1.第一阶段——从城市外部环境出发

第一阶段的调研从城市外部环境出发来分析杭丝联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区位要素,杭丝联厂房位于拱墅区京杭运河沿岸,大运河在过去的漫长历史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在这条河岸上,既有传统水乡街区的保留区域,也曾经在工业时代,作为重要的生产加工店,今天的大运河沿线依然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带,所以在工业时代诞生的杭丝联在选址的过程中选取了一个较为核心的城市地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条沿运河工业带被改造成了今天的沿运河景观带,这些文化遗址也成为了运河当中的重要景观。

另一方面,从当年的工厂布局再到现在的杭丝联遗址,他周边的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杭丝联作为工业时代的生产机器,存在的时候,它所包含的场地范围其实比今天我们看到的要大很多,里面囊括了生产区,行政区以及工人们的附属生活区,当时的工厂园区为这些工人们的亲属在园区内配置了学校以及生活住房,店铺等,由于它的生产与沿运河工业带密切联系,因此同类型厂房都在运河处配备独立的码头,以保证产品及原料运输链能够完整的运行,今天留下来的这座大型厂房遗址,是当时所有厂房里面最大的部分,但他也仅仅保留了当时的大约2/3,今天的创意园区曾经作为码头的地方修建起了一条长长的绿化带,并且修建出了新的沿运河公路带,曾经作为厂房的其他生活区域,如今都变成了其周边的小区,这里面到如今还居住着很多当年在厂房工作的老人和他们的家人,新的城市规划在杭丝联西侧的运河当中建立起了一条新的交通线以及登云大桥,当我们通过遍历资料找到关于这片土地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时,由衷感慨沧海桑田般的城市变迁。

⊿ 拱墅区沿运河带今日地景,制图:李青璇,于鹏飞

⊿ 运河带转型:从工业带到运河文化带

⊿ 场地周边热力地图,制图:于鹏飞,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2.第二阶段——内部系统

在第二阶段,我们深入研究了内部系统,并通过现象图解的方式整合了整个场地的信息,包括基于诺力地图的功能性探究、基于时间线的发展及产业探究以及基于本体结构的古典性探究。

在最初进入杭丝联内部时,我们感受到其内部以一种自发生长的方式充满了整个文创园,而如果说最早的生产空间是作为一个超级大型平面存在的话,现在杭丝联正在以一种极小化的方式将这些大型网格逐步细分,细分到可能一个柱间距之间就会有一家新的店铺。虽然这些店铺在几个月后也许就会搬走,但是从最初成立创意园的时候,沿用了杭丝联工业生产的四个区域,到今天数百家店铺的变化,内部被切分的越来越细碎,越来越以极小化的方式发展,它的场地平面也一直在动态变化。

第二阶段的四个小组面向场地同一母题的不同视角,给出了四张不同研究方向的“场地切片”,从表象逐渐深入到内核,为整个场地现象提供新的图解,就像是在剥洋葱或是在一个立体的迷宫中寻找结果。我们小组通过对剖面空间的切入,探索内部空间发生的这种变化,在这里我先归纳了七种内外关系的单元格状态,并列举围合过程中存在的情况,包括相对内部店铺的空间和相对外部公共空间的状态。这个过程就像做ct影像,当这些剖面状态被并置到场地网格中时,就能够分析这层系统的特征。

⊿ 内部剖面边界与厂房结构关系

⊿ 内部系统组织方式索引

⊿ 公共空间图解,以毯式建筑基础柱网为网格

⊿ 内部街道与外部边界,现状平面中的11个入口反而成为了杭丝联建筑屋檐下的公共空间接入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重阻隔,该图解由全组8人合作制图

Part.

2

项目目标及潜在挑战

设计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希望我们思考在后续的设计中如何回应前期的研究性结论,尤其是对于杭丝联建筑研究阶段所得出的图解及指向的问题。通过设计过程方案推演我逐渐意识到:如果要回应在研究阶段得出的系统性结论,就同样要用一种系统性的操作策略去完成整个设计。这是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达成的潜在挑战,即设计的系统性,所以当设计完成后,设计的回应手段就不仅仅是对既有的杭丝联建筑做了一些打补丁式的功能操作,而是在“当下”的时间性上又叠加了一套面向未来的系统。

以今天作为孵化器的杭丝联建筑为例,作为工业时代的象征物,这些建筑原有的产业在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或随着当下的城市发展逐步退居幕后,或随着时代的改革浪潮进行转型升级。如何在既有工业遗址的基础上,去思考工业建筑遗产固有的历史价值与实践态度,是在此次设计中希望自己能够反思的核心问题。

⊿ 时间性的系统:从下到上依次是,网格平面,水平的街道,垂直的街道

Part.

3

“景巷”与“景象”

1.从杭丝联内部的既有自发性生长系统到概念生成

前文有提到过一个区位条件:杭丝联建筑所连接的这条穿过杭州的运河,沿岸还留存各个历史时期的场所,包括诸如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街区这样的传统街道的组织形式。所以当我在研究阶段以“街巷”来形容杭丝联建筑的公共空间时,我对传统的街道和毯式建筑的公共空间从尺度上做了类比:

⊿ 杭丝联建筑及小河直街公共空间平面类比,来源:作者自绘

⊿ 杭丝联建筑,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街区,桥西历史街区现场要素类比

⊿ 剖面尺度类比,来源:作者自绘

以上四个案例取自杭丝联建筑,小河直街,大兜路历史街区,桥西历史街区,这四个地块都位于运河沿岸,功能相近,具备可类比性:从共性上看,基于尺度的接近,人在这两类空间中的体验相似。但若以街道系统的角度去评价杭丝联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则会发现它相对缺少一些作为街道的标志性物件:例如,在小河直街中石桥与河流的方向成为了这条街道上一条最明确的方位线,而在杭丝联建筑中,尽管屋顶在外部是明确的标志性符号,但无法否定他终究是一个被屋顶所覆盖的系统,其内部系统的底色是一个均质的网格平面。为了回应这个问题,让这套水平系统沿垂直方向进一步生长是一个可行的策略。这个策略可以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回应内部问题,缓解内部店铺逐步紧缺的问题,因为现状的平面内部系统密度越来越大,这不利于功能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回应城市问题,向上生长的扩建建筑可以承载城市景观,作为新的建筑符号,衔接街道系统。

2.两者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我看来,景巷与景象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他们代表了一种愿景和一种落地的互文性,景巷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系统,它源自于杭丝联建筑既有的系统的向上延伸,其实是一个生长性空间所自然而然要面对的一种情况,这十几年的发展就像一颗种子在土壤的平层中生长根部,但它毕竟要破土而出,而景象则是对于现在发展出的这种结果的一个自下自上而下的思考,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变革的时候还是要不断反问:过去的十年里,全国范围批量复制出来的这种文创园区是否能够满足接下来十年的生产需求?

⊿ “景巷与景象”研究系统及设计框架,制图:于鹏飞

用垂直性景观来定义我所塑造的面向未来的系统,这种现象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当我们今日逛商场或大型商综时,不只是为了购物或吃饭,部分原有的功能空间已被互联网取代,而本体逐渐成为了一个被城市所塑造的垂直内向景观。如同过去文丘里先生曾经以拉斯维加斯为蓝本剖析象征系统一样,今天无数个这样的内向空间坍缩成为城市的象征景观。这种空间变化暗示一个事实:景观系统在今天不仅是具备观赏性的自然系统,现象本身也是景观,就像老街巷里的烟火气本身也是一种景观。

虚拟世界的发展规模已经从功能复杂性和体量上超越了我们过去的认知,现在它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虚拟的角落,而是现实空间的延伸,成为一个大陆。同时,它不断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今天不用非得在线下买生活必需品了,很大一部分的购物媒介都是借由网购,但既有的综合体依旧存在,尽管它有所没落,但并不会消失,因为它并不仅是用于满足购物这一种需求,亦是城市中的集体会时常聚集的一处“内向合院”。

03.

成果及意义|MEANING

为期近一年的毕业设计,研究部分和设计部分各占一半的时间,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场地的现象索引,第二阶段是基于调研的系统图解,前两个阶段都属于调研和研究部分。第三阶段则是基于研究的改造设计部分,从工作量的感受更像是做了2场毕设。

整个毕设小组共8名同学,导师王明皓在规划整场毕设流程时,建议我们将前期的基础信息共同整合;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从整组8人分化为2人一小组去做第二阶段的研究:从不同的设计思考方向切入到杭丝联的系统,整个场地研究阶段从10月持续到次年1月。10月到11月期间我作为组长组织全组成员测绘场地平面,包括历史基本信息,业态基本信息,城市区位关系等,11月之后大家分成4个小组做第二阶段的研究(如图所示)。

⊿ 流程计划图,导师:王明皓

设计阶段开始时间在1月研究成果汇报结束后,是每位同学独立完成,每个人可以用整组合作完成的调研内容分析,也可以引用在二人合作期间完成的研究图解,在与其他两人小组同学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可以引用部分其他小组的研究图解来辅助完成设计推进,既减少了调研阶段重复造轮子的无效行为,也能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效率。

以下是我在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1月到2月末我在上海实习,到3月回到学校之后开始推进设计。整个三月都在试错,迭代了很多版方案,在4月初中期汇报之前确定了方案(第5版第3稿),该提案得到了在场老师们的认可。但在后续设计深化过程中,我发现该方案的操作手法在系统上存在功能局限,所以在4月末的时候我选择了放弃之前的方案,选择了现在的设计策略(第7版第6稿),从结果上看,当前方案更好地回应了场地所面对的问题。

⊿ 中期汇报简模 1:500

回顾整个过程,研究部分确实很重要,基于现场的系统研究是设计的启动器。同一场地问题也会有多个解法,它们本身都是可能性的延展,但是对现场的内部系统剖析过之后,这些结论可以可以更好地帮我在这个阶段做设计评估。

然而在当时来看,改变方案的决定风险很大:最终汇报时间在5月末,改方案意味着所有用于布展的成果要重新安排时间,已经做出来的图纸也要重新调整内容。时间卡的比较极限,再晚一点估计就做不完东西了,所以最后一个月基本上没怎么离开过教室,也找了下几届同学和好哥们来帮忙拼模型(在这里要非常感谢高琦萱同学,戴英迪同学和郭士龙同学),好在导师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对我予以支持,最终在汇报评审前的最后一刻,我们总算是赶上时间节点完成了所有的成果。

⊿ 最终方案模型 1:200

04.

问与答|Q&A

Q:在设计过程中,对这一项目提出了哪些问题呢?是如何解决的?

A:严格来说问题其实是从整个毕设开始就在不断被提出,一直从研究阶段引导到我的设计阶段,在研究阶段开始之前,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现场测绘调研,能够非常直观感受到其内部是一个非常复杂且自发的系统,所以带着把这东西“打开看看”的愿望完成了研究阶段。

设计阶段最一开始让我感到困惑还是对于现状的处理态度,尽管作为一个非落地的设计,我完全可以对他的大部分进行暴力拆除,只留下厂房时期的结构,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今天的这套系统并不会随着改造而停止继续自发性的生长。毕竟客观来看这套系统的既存在,便是是有其合理性的。所以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引入了垂直性这个概念去做景巷系统,来和场地原有的街巷系统做回应。

⊿ 方案平面图

设计的过程就像是在逐步重构现实,开始于场地介入。无论是在研究阶段,还是对整个现场的解构阶段,又或是通过设计组构新的现象,我们都是在逐步塑造不同层次下的现实。从看到的现实(现场),到记忆中的现实(文脉),再到图式中的现实(图解),最后到达塑造中的现实(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场所逐渐步入到“景象”阶段。在第三阶段,8位同学通过重构8个不同维度的“设计现实”塑造“景象”。

Q:杭丝联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怎样的?如何使它具备城市公共性与集体性呢?

A:历史上不乏与未来对话的设计活动,但多数都难以摆脱时代的局限性:新陈代谢学派预言了将被有机空间重整化的人类未来社会,但今天主要用于整合人类社会的主要媒介是手机和互联网,而非空间本身,这是一个时代无法看见的视域。

这些新媒介塑造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也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变革,包括实体文创园的存在形式。如果杭丝联166仍然延续过去十年的创意园区的量产思路,那么其未来的走向会和中国当下的无数个“文创园”一样,成为被一次性使用并遗弃的包装纸,最终逐渐沦为一片“崭新的遗址”。所以我并不认为今天这样未完成的发展模式是它的最优解。尽管任何一种模式的发展都逃离不了时代的妥协与经济的现实,但正因如此,面对并思考如何回应社会新的系统,才是杭丝联未来发展的相对优解。

⊿ 在拆与建中,杭丝联的内外边界被不断重塑

回到城市的公共性与集体性,我认为公共的回归少不了事件的参与,在传统社会中街道长久以来都是公共事件的载体,清明上河图是典型的案例之一,所以尽管街道性是带着自发产生的,但它可以让一个工厂遗址有了如同传统街区那样的烟火气,这种特质我认为是公共性天然的载体,尤其是我们一直是在这样的传统语境中发展到当下,并还会继续延展下去。

⊿ 剖面系统研究成果索引

Q: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这个项目还有什么地方想要进一步深入的吗?

A:杭丝联作为一个毯式建筑,其体量下所容纳的系统性是多层且复合的,复合的多层现象共同形成了当下的现实,所以受限于时间因素我们在第二阶段的四组同学在选取研究方向时,也只能先各自抓取其中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希望能够再去多花一些时间,再审视一下这个建筑当中存在但没有被重点讨论到的话题,比如事件与活动在这套系统里的发生机制;再比如掌握了一些游戏学方面的理论之后,我甚至想过如果以这套网格作为SLG网格棋盘,重新模拟演绎从07年转型开始到今天的内部业态变化,会产生哪些可能性?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真的能够展开讨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这次毕业设计的确是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但是这些投入也让我对类型和系统有了更深入一层的认识,尤其是将系统性转换为设计的过程,这些方法论甚至对我现在的工作内容也起到了不少帮助。无论如何,我还是非常感谢我的导师王明皓老师,在这一次毕业设计过程当中给予我的支持和力量,让我借助本科的最后一个设计突破了自身,另外也感谢系主任对我作品的认可和信任。我觉得我很幸运,遇到了好的领路人。

图文来源:于鹏飞

文中作品及图片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需转载可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