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带娃看病,是个体力活
第一次带娃踏入了北京儿科最有名的儿研所。
挂号不是想象中那么难,普通内科综合门诊在京医通一天放500个号,号源还是挺充足的。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真不敢相信这是医院。用人满为患一个词来形容,真的毫不夸张。
展开全文
貌似只有两层楼,一层的挂号大厅,每个窗口全排满,挂号机上都是人,上楼的楼梯上楼和下楼的人摩肩接踵,基本上每个孩子都由2-3个大人陪同来看病,也增加了人流的密集度。
上下楼梯都是人挤人的状态。又怕人多把娃给挤了,只能把娃抱起来上楼。
到了二楼,分诊台先分诊,通常需要等待半小时到1小时不等。空椅子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等了20多分钟后可能有个人起来有个座位。
旁边的自动售货机商家很能洞察市场需求,摆放了各种孩子们爱的小猪佩奇饼干等零食。
大多数家长都会因为孩子生病时的哭诉而给孩子买零食,安抚一下情绪。
或者直接把手机给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带小诺去医院,很小的时候就会跟小诺讲,看病没有零食奖励。医院里人来人往病毒会很多,不买医院门口的玩具,不在医院里吃零食。
包里会带上她喜欢看的绘本。在候诊等待的时候,拿起绘本给她讲,打发等候时间。
有时候讲得比较投入,会时常吸引几个小朋友一起过来听。
02.孩子,面对现实吧
到了要抽血检查的时候,我会提前给诺做心理预防——打针是会有点疼的。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能配合地坐在抽血的窗口,第一次打针时告诉孩子“打针一点不疼”。
诺妈总觉得用所谓的“打针一点不疼”的谎言骗孩子,让孩子真正经历打针过程的时候,不仅承受身体的疼痛,也会觉得父母的话是骗人的。
之后孩子会更抗拒抽血。
说打针不疼的家长,不是打在你身上,当然不疼。既然都躲不开,那就坦白地告诉孩子打针会疼的事实。
让孩子早点接纳打针会疼的事实,反而在真正经历过程的时候,学会了体验什么是疼痛。
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教育吧。
开了不少药,雾化的,口服的,喷鼻子过敏的。
回到家,喂药的过程,从刚开始的抗拒,到后面俩人默契地拍手击掌说一句“合作愉快!”其实诺妈喂药,之前也一直用科普医生特别不建议的灌药方式。因为诺之前高烧到39℃以上,她什么都听不进去,也不喝药的情况,作为母亲的本能,怕她高热惊厥,就灌药了--!因为小时候,我妈就是用这种方式喂药的后来了解了强行灌药的风险性,以及小诺3岁多之后能比较理性思考吃药的利弊后,后来就不用了。上了幼儿园,在幼儿园吃药特别配合,老师打开瓶,自己就咕咚喝光--!集体的力量果然比诺妈一个人的力量要大啊。如果已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家吃药费劲,可以尝试把药带到幼儿园让老师帮忙给吃哈哈。
03.喂药不易,多试不同的方法
盘点一下网上爹妈各种能想到的喂药方式。一、暴力喂药
强行灌药,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误吸。尤其是一些油类的药物更要慎重,防止呛入后引起吸入性肺炎。
二.偷梁换柱
把可乐瓶和牛奶瓶给剪开,把药藏里面,让娃产生美丽的错觉有时候在必要关头,善意的谎言,还是需要的。
三.看下电子设备转移注意力
这个适合持续时间比较长一点的做雾化场景哈哈。我通常会把小诺阅读绘本时间挪到做雾化的时间来,比较少通过电子设备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小诺比较爱看书,每天晚上讲绘本通常讲4本,如果是做雾化时间,她可以挑选7-8本,我给她讲。最近买了新的拼图,兴致大发玩拼图,并且不让我拿,右手拿着雾化器,左手拿着拼图,15分钟拼完拼图雾化也差不多做完了哈哈。
四、示范先喝,故作镇定
示范是个好办法,就是拿着娃的药,当着娃的面示范抿一小口,然后很淡定轻松地跟娃分享试药感悟——还行也,味道不苦,有种草莓的清香味哈哈。
五、将药放食物里
把药磨成粉末状,放入食物中。不过不建议把药放入量太大的食物里,不然食物没吃完,实际摄入的药量就会减量。
可以先喂喂孩子喝几口正常味道的汤,再把粉末倒进一勺汤里,和匀了再顺势而为地让娃喝下去!
六、零食诱惑
通常会拿出娃平时特别想吃但又不让吃的糖果,巧克力等,让娃能坚持把药喝完后,给点甜食抚慰一下。
七、绘本故事启发
2岁多之后,可以给孩子多选择一些生病场景类的绘本,给孩子建立基础的常识认知,减轻对生病吃药的排斥情绪。
八、干杯吃药游戏
如果家人跟孩子同时生病,就会把自己要吃的药跟小诺同一个时间吃,跟她干杯
像战友一样彼此鼓励,看谁勇敢哈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