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乐,才是真正的丢人!——焦裕禄
说起“秦玥飞”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可要说到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耶鲁哥”,立刻就会有人想起那个“焦裕禄式”的扶贫干部。
他是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双学士,身上的光环无数。
托福考试满分、当年全中国唯二的耶鲁录取生、一年将近5万美元的奖学金、数家大型跨国公司的争抢……
贴上这些“标签”之后,一个天才般的精英人物的形象,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学成归国之后,竟然扎根到湖南最贫困的山村。
拿着每月1450元的工资,拒绝提拔,一直在基层开展农业项目,致力于乡村扶贫。
甚至被当时的一部分媒体誉为“焦裕禄的传人”,荣获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如果说,这一切已经足够传奇的话,那2018年,公然指责秦玥飞“奢侈成风、经历造假”的《七问秦玥飞》,又将他送上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之下。
而他的回应之作《来自秦玥飞的声明》却又无比耐人寻味,值得公众细细解读。
秦玥飞,是惊才艳艳的“学霸”,还是沽名钓誉的骗子?是扎根基层的典型干部,还是徒有其表的“金镶玉”?
今天,我们来探寻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秦玥飞,他身上的故事。
展开全文
创造奇迹
1985年,秦玥飞生于重庆一个工薪家庭,父母皆是普通工人。
在那个时代,秦玥飞的家庭条件不算差,但也算不上好。
可他的父母却十分有眼光,他们认为孩子的教育水平,往往会极大地影响一他的命运轨迹。因此,父母应该力所能及地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
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秦玥飞的教育方面,他们从没有吝啬过。
秦玥飞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也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小学毕业的秦玥飞就读于“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这所中学是整个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都排得上号的好学校。而秦玥飞在这里学习三年后,又考入了“重庆南开中学”。
这所学校更无需多言了,说到“南开”大家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周总理,光是“南开”这两个字的分量,大家就可见一斑。
秦玥飞本人学习刻苦努力,天资聪颖,又有名校加持,再加上父母曾多次带他出去交流学习。
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考入耶鲁。
2005年,秦玥飞在南开中学顺利毕业,随后他凭借着高中三年的优异成绩、托福考试得满分,顺利进入到美国耶鲁大学。
如果说“清华北大”,对绝大多数中国的莘莘学子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那耶鲁大学,对于广大的学子们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攀登的高峰。
而在2005年,整个中国数千万学子,也仅有两名学生被耶鲁大学录取。
其中一人就是秦玥飞!
并且由于秦玥飞成绩十分优秀,耶鲁校方还给予了他全额奖学金的待遇,一年足有46892美元。
从“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到“重庆南开中学”再到“美国耶鲁大学”,秦玥飞一路走来,既艰辛也光荣,通过家庭与个人的不懈努力,他的命运发生巨大的改变。
所有人都能预见到,他俨然成为了一个前途无量的“天之骄子”!
求学耶鲁
在美国,大学生学业非常繁重,压力往往在大学期间体现出来。
耶鲁这所世界顶级名校更是如此。
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在他的获奖著作《梦想的学校》一书中,这样写道:
“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4.0。”
它的意思是,每天喝下4大杯咖啡,让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才能最终拿下4.0(美式绩点)的高分。
而这才是美国大学的学子们所经历到的校园生活!
面对如此可怕的对手,秦玥飞真的能够坚持下来吗?他可以顺利毕业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秦玥飞不但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坚持了下来,而且很快就在其中脱颖而出。
在他到耶鲁之前,秦玥飞的父母本想让他学习自然科学相关专业,例如临床医学。
可秦玥飞出国之后才发现,在美国法律、经济、政治学不但要求更高,压力更大,而且更为热门。
西方国家的政商要员,几乎多出自于我们国内定义的“文科”,也就是社会科学门类。
这让秦玥飞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他想挑战更大的困难。最终,他选择了政治学与经济学,这两门他感兴趣的学科。
秦玥飞到了耶鲁之后,你往往只能在两个地方看见他,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导师的课堂。
后来他自己回忆那段时光时,说道:
“那段留学时光是美好的,我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被放进了水里,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甘甜的知识。”
耶鲁大学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高校之一,这里培养出过5位美国总统以及无数的政治界、商业界、体育界、演艺界名人、明星。
而秦玥飞的导师就是这些各行各业的“大牛”们。
墨西哥前总统教秦玥飞全球化与国际政治学,而他经济学的老师则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秦玥飞在这样的环境下进步神速,在校期间他先后学习了法语和俄语,本身就很好的英语则几乎达到了母语水平。
2011年,他拿到了耶鲁大学政治学、经济学双学位,成功毕业。
这时,已经有数家跨国公司向他递来了橄榄枝,而国内想要秦玥飞这种人才的大公司数不胜数。
在秦玥飞周围亲朋好友的眼中,在他毕业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是个“成功人士”,该出入五星级酒店,喝红酒吃牛排了。
可令所有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是,耶鲁大学双学士秦玥飞,既没有选择留在美国做企业高管,也没有凭借着过人的履历和成绩成为外交部的“大官”。
他推掉了六位数的年薪,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成为了湖南省横山县一个贫困区的村官。
后来,有的同学问过他:“你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他笑着说:“我不想说大道理,但我总觉得自己该奉献一些东西。”
耶鲁学士和贫困山区,两个原本难以搭边的事物,就此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扎根山区
在我国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的东南部,有一个东临湘江,背靠大山的小村落——贺家山村。
这里群山连绵交通不便,大部分青壮年已经外出务工。再加上少雨湿热的气候,使这里成为了县里“有名的”贫困村。
2011年,在一个蛙鸣蝉叫的夏夜,一个白净的小伙子从当地的一辆摩托车上风尘仆仆地下来了,他有些怯手怯脚,但眼神中满是坚毅。
“诺,你以后就住那里”村委陈希军副书记指着远处一座低矮的红楼,向这个小伙子说道。
小伙子顺着土路往自己“新家”走去,打开门才发现,这里环境的确“出人意料”。
在满是霉点的木柜映衬下,老旧行军床似乎也“年轻”些许,斑驳泛黄的墙壁上,还有不知名的昆虫在“窃窃私语”。
木门的后面,放的是两个公用的尿桶和几层用来挡雨的蛇皮袋。
而就在十多天前,这个小伙子从美国纽约机场乘飞机回国。
在登上飞机的前夕,他还身着高级西装,与母校耶鲁大学作了最后一次道别。
没错,这个小伙子正是秦玥飞。
十多天的时间,他从全球精英云集的地方,到了我国一个贫穷破落的山区。
若干年后,他对着镜头是这样说的:
“我要知道我们国家最普通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我想知道他们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我的祖国尽一份力量。”
于是,他只拿着一张湖南省委组织部招募大学生村官的宣传单,就匆匆赶往了湖南省。
他的履历,使他顺利地成为贺家山村的村主任助理:一个月1450元工资,没有编制。
很快,秦玥飞在小小的贺家山村就“出名”了。
因为他一天洗两次澡,被当地的村民认为他是在“嫌弃农村脏”。
夏天一天洗两次澡其实无可厚非,可在这闭塞偏僻又干旱少雨的小山村里,秦玥飞知道,如果不能融入村民们的生活,那他这趟就算是白来了。
为此,秦玥飞决心改变自己。
为了使自己不再成为村子里的“外人”,他改掉了自己喜欢洗澡的习惯,脱下了美国产的名牌西装、皮鞋,穿上了结实耐磨的解放装和解放鞋。
从不抽烟的他,开始尝试把烟夹在耳朵后面。
后来,熟练掌握法语、英语、俄语的秦玥飞,也开始向村干部学习当地方言,他说:“土话才接地气。”
他开始家家户户的走访,村民给他打烟,他立刻双手接住,夹在耳上,随即掏出打火机先给村民点上。
哪怕他此时还不太懂当地的“土话”,但他仍然有事没事就往村民堆里扎,听听老人说家长里短,听听妇女们说茶余饭后。
大家笑,他也跟着笑,大家表情严肃,他也跟着紧锁眉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个喝咖啡穿西装的“上流精英”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扎根到当地普通百姓口中的“小秦”。
他成为了当地人口中的“小秦干部”。
矢志扶贫
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突如其来,悄然而至。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大家再也不把“小秦”当外人了。
最早的时候,是一个老大妈敲开了这个“外来户”的门,让他帮忙修理自己损坏的热水器。
秦玥飞又不是热水器修理工,他哪儿会修理热水器啊?
但受到拜托的他,还是异常激动,带着工具捣鼓半天,最终帮老大娘的热水器给修好了。
从此之后,“小秦干部”的住所变得门庭若市。后来家家户户有什么困难事,都会和他说。
而村子里往往没什么大事,都是些修补工作,或是教孩子学习之类,但秦玥飞却十分乐于帮助他们,因为他知道,这是村民们真正把自己当做“一家人”了。
随着,秦玥飞的“土话”不断进步,整个村子里八百多号人,谁家有什么头疼脑热,谁家有什么杀鸡宰猪,他通通都了熟于心,他这个村干部是越干越有模有样了。
可一个优秀的村干部,绝不是只会修修补补的,秦玥飞在村子里呆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大问题。
村子里有一个水渠,建成十几年了,一直无人维护修理,导致渠道堵塞。
秦玥飞敏锐地发现,如果把这个渠修好,会方便整个村子的老百姓生活。
可当他真正打算推动这个事情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村子实在是太贫穷了。
他找到陈希军副书记,打算发动村民集资修渠,可对方却反问道:村里都是老弱妇幼,谁家能出钱呢?
秦玥飞随即陷入思索,最终他决定,再披上当年从耶鲁带回来的高级西装,打上领带,回到城里找人“投资”。
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拉赞助更合适一点,因为哪有人会将钱投到没有多少回报的项目上去呢?秦玥飞四处碰壁。
幸亏他的一个同学,帮他引荐感兴趣的企业家,最终他用自己的毅力,拉来了十五万元的投资。
水渠修好后,村子里养鱼的、种田的、用水的……,村民都高兴极了,而他没有满足于此。
秦玥飞又陆续借助自己以前的人脉和力量,帮助贺家山村先后拉来八十多万的捐款投资。
他给村子里修了养老院,甚至还建了个信息化教学点,拉了网线,购买了平板电脑。
秦玥飞知道,山区的贫困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你和他们说“要努力就能脱贫”这种话并不能起多大的作用。
只有真正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真正发现了日子可以变得更好。他们才会摆脱阴霾,追逐光明。
在贺家山村,秦玥飞做到了!
有人说,他一路名校,同学们非富即贵,拉个投资有什么难的?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最来来回回只坐最便宜的绿皮车,路费全是从他每个月1450的工资里省下来的。
而他年龄越来越大的父母,也只能为孩子加油鼓劲,根本再也没办法给予他任何物质上的支持。
县里的领导也曾经对秦玥飞的行为感到好奇,专门派陈希军副书记到秦玥飞的老家看看,是什么样“大富大贵"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毫不在意前途的孩子。
可正如秦玥飞自己说的那样,他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家里的条件不算差,但也算不上好。
基层干部当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只在村子里呆了半年的秦玥飞,他的住处,经常塞满了鸡蛋、稻米、野果子和村民自己晒的腊肉。
一谈到秦玥飞,所有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用当地方言笑着说:“压路(耶鲁)生怪好的蛮。”
2012年10月24日,秦玥飞在衡山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以3027票的“成绩”当选人大代表,得票率超过85%。
2013年5月,秦玥飞先后获得了省政府授予的“一等功”和“湖南青年五四勋章”,并在同年被央视评选为“最美村官”。
在央视的颁奖词上,“耶鲁哥”的称呼被大家所熟知。
2014年8月,秦玥飞三年的村官任期已满,上级领导派人与他谈话,他的成绩足以被向上提拔。
可秦玥飞婉拒了组织上提拔的好意,转而到了更加偏僻的白云村当村官。
对此,他的许多同学不认可他,认为他“浪费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可秦玥飞却完全没有考虑“赚大钱”,他说自己不是空想主义者,想谈的不是那些远大的理想,他是实干家,要为中国农民谋发展。
到了白云村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还是走访。
通过对全村258多户人家的走访,秦玥飞发现这里的孩子,每天走路上学几乎都要花好几个小时。
于是,他上任后的首件大事就是协调来了十辆校车。
在获得村民们的充分信任之后,秦玥飞就开始带领他们“产业脱贫”,建立农业合作社,提高当地茶树产业的附加值,延长茶树产业的产业链,带活了全村经济。
白云村的村民们收入大大增加。
2015年,他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们一起,从美国哈佛、清华、复旦等世界顶尖大学召集了一批有志于为中国农村脱贫的人才。
他们一起创建了一个农业扶贫项目“黑土麦田”,借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第二年的春天,他荣获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耶鲁哥秦玥飞”从此家喻户晓。
2017年8月,秦玥飞的第二个三年任期又满了。
当好友问他,接下来要去哪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道:“继续做黑土麦田项目”。
不忘初心
秦玥飞一直在中国农村扶贫,可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018年8月,一则《七问秦玥飞》的文章悄然出现在了互联网上。
这篇《七问》指责秦玥飞“履历造假、奢侈成风”,而秦玥飞也立刻进行了反击,写下了《来自秦玥飞的声明》一文。
秦玥飞在文中详细反驳了《七问》中所提到的各种问题,而《七问》中提出的大部分问题也只是捕风捉影。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有缺点的战士还是战士,完美的虫子终究是虫子”。
事实上,我们稍微思考一下便知道,如果秦玥飞有一点其他的想法的话,那他早就结束在“农村的苦日子”,到大型公司任职了,那不比在最基层扶贫要舒服得多?
转眼间又是三年过去了,直到今天,秦玥飞仍然在为他的公益项目劳作。
当年那些毁谤,并没有影响到秦玥飞的生活。
2021年“两会”召开时,秦玥飞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获得了前往北京参会的机会,成为了新时代扶贫攻坚战的先锋之一。
一个热爱自己国家,热爱自己国家人民的人,才能被称为“高尚的人”,正如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