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家 翰墨 华东 评说 系列

翰墨颍淮‖众家评说张华东系列之二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9 09:03:13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翰墨颍淮】第65期

把握传统 甘守寂寞——张华东书法艺术管窥

文:梁 子

(本栏目每周五下午4点推出)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虽已较前些年理性了许多,并回归到传统的体系上来,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思想的碰撞,在这一历史性转型时期,各种形式,各种文化现象的交融,梦幻般地交织在一起,这给当今心存功利者造成浮躁涌动的心态,不能很好地静下来研究学习,因为他们时时被多种文化现象的碰撞所困扰。然而,当今书法的大展,特别官方专业团体具有权威性的活动,这是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展示自我的阵地,也是给自己能否定位于实力派书法家行列的平台,因此,为展览而创作的思维调整和心理置换,也是当今书法家心态的一种表现。

每个人虽然都必须面对现实,特别在对待国展的创作上,有些人只是迎合大展流行风去做,而张华东先生创作的理论依据始终立足于中国传统创作的基础之上。

我们看到华东的书法作品,一直表现出不温不火的中庸之道,这在喧嚣的当今书坛,能平心静气依然故我地依附于传统,很难得。现在书坛,流行的东西很多,而从华东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我们能感悟到他书法的性灵,不大追逐时风,始终将传统的理念作为他习书法的主线,走帖学的道路,并兼蓄碑版的雄强,这给他今后的路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就书法的学习问题,他也一直很理性,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书法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产品,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特征,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但作为书法艺术这一特征,它仍然以中国文化这个核心而发展,因为它是蕴涵着汉字书法中的内涵,离开了文化这一概念,它将失去一切,更没有艺术可言。

所以,华东先生非常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研习,即人们常说的字外功的修养,他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对文学、书法理论上的研究。由此,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表现出一股文人笔墨的气息,脱去了许多世俗凡尘之气,且又有生拙恣肆之态,雄峻中见奇巧,凝重中寓飞动。由于他对传统的认识和把握,故其书法不失正道,不迷字理,真正懂得取舍,并有极好的融合能力。作为一个好的书法家作书要脱俗气、去浮气、除匠气,这一点在他作品中也能得到体现,这也许是他追寻傅山所倡导的“拙涩”的艺术意境,使他创作作品能始终保持一种深刻的内涵。

展开全文

他学书遵循正道,坚守传统,不为时尚时弊所惑,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稳稳当当。因此,观他的作品典雅精到,师承有续,笔法娴熟,于不经注意处见精微,游刃有余,既有庙堂之气,又有书卷之息,因此,也体现他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的思想。他对行气的处理,连绵映带,婉转淋漓,儒雅简隽,中规守矩,得之情性而取其意趣,所以我们看他的书法很美。很美,当然在书法中并不是十分褒义,艺术没有完美的东西,而看他的作品,给人以无邪的愉悦,这个美是一种美的享受,不单是形体,其实,美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流所在,每个时期有其每个时期的审美趋向。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人取势即是此理。无论如何,他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是中国书法在历史长河中久盛不衰的原由。

然而,华东先生的书法作品,并非不去张扬个性,并非不去创新。关于创新的问题,这一直都是很时髦的词语,而创新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思想。在书法的继承与创新上,华东先生始终冷静思考,低调处理,脚踏实地。

中国书法在几千年先贤们的总结和积累,其原理和法则必不可弃,不能一味创新而戏弄和糟蹋传统,这就亵渎了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华东先生学书二十余载,但很不愿意将自己定性,然而,有一个传统的主脉他始终把握得很好,功夫从传统中来,笔法娴熟,其字文雅、轻松,没有过于追求随意自然,这也许是他独守寂寞,不为时风所动的难得个性。其实,风格也好,个性也罢,是水到渠成之事,没有必要去刻意而为之。华东先生虽没有过早地给自己书法风格定性,但他的定位是相当准确的,无论他写篆、写隶、写行草,都依然有其共性,这是很自然之事,即表现为端庄与洒脱并存,隽永与轻逸统一,同时,字里行间透露出文质彬彬的书卷气,这也正是他对中国传统艺术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