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舒 位列 名将 皇帝 十大

被皇帝乱命坑死的十大名将:卢象昇、种师中、哥舒翰位列前三!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9 06:20:03 浏览10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孙子兵法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在古代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又有几人敢于违抗君命,挑战君权?李牧拒交兵权,结果被赵王迁密令颜聚伏击残杀;岳飞也不想放弃收复中原,结果被赵构十二道金牌召回,冤杀于风波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历史上更多的是被皇帝乱命坑死的名将,而非敢于抗命的直臣,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被皇帝乱命坑死的十大名将,看一下他们是如何被坑死的?

一、卢象昇

卢象昇,明末第一悍将,有“卢阎王”之称,他天生神力,有万夫莫当之勇,其手使的140斤镔铁铸大刀,为正史中记载的第一重兵器。

1622年,卢象昇中了进士,从此走向仕途。可惜魏忠贤当权,朝政腐败,卢象昇与阉党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于是辞官归乡,直到崇祯元年,魏忠贤和阉党倒台后才官复原职。

1629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卢象昇听闻后,自发召集一万多人,组建“天雄军”前去勤王,然而等他到了北京城,已经是战争的收尾阶段,待了一个多月,除了摇旗呐喊外,也没有得到跟后金军交手的机会。

但是,卢象昇表现出的积极态度还是得到了崇祯的赞赏,他被任命为右参政兼副使,负责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就这样卢象昇从文官改行做了武将。

此后数年,卢象昇一直奔波于全国各地扑灭农民起义军,史载,“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展开全文

1636年,当国内形势略有好转,崇祯又调卢象昇前往北边,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主持抗清。

1638年5月,卢父去世,卢象昇回家奔丧。8月,皇太极以多尔衮为奉天大将军,率领左翼八旗军;以硕托为扬武大将军,率领右翼八旗军,兵分两路,再次绕道蒙古,向大明腹地发起进攻,不久即占领了北京北郊外的牛栏山。9月,崇祯召卢象昇回京,总督天下援兵,卢象昇火速从家乡赶回。

当时的崇祯虽然表面上拒绝与“外夷”议和,但内心深处未尝没有和谈的想法,所以他命当时主和派的总代表、兵部尚书杨嗣昌全权负责抵抗清军事宜。

于是杨嗣昌对主战的卢象昇事事掣肘,他让宦官高起潜担任援军总监,把各路来的4万多援兵分成两半,山海关、宁远等诸军归高起潜指挥,只将宣府、大同、山西三地的援军归卢象昇。卢象昇名曰“督天下兵”,实际上徒有虚名,兵力甚至都不足两万人,“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两万。”(出自《明史》)

这些对于一心抗敌的卢象昇来说,并不介意,也不伤心泄气。他指挥部队列营于京城之外,严肃军纪,加强战备,严阵以待。不久清兵挥师南下,卢象昇随即带兵进驻保定,命令手下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兵大战于庆都。

卢象昇的主动出击,更增杨嗣昌嫉恨。他诬告卢象昇指挥不当,贻误军机,崇祯随即便撤了卢象昇的总督之职,要他戴罪立功,并任命大学士刘宇亮为辅臣督师。

同时杨嗣昌还命巡抚张其平关闭城外瓮门,拒不供给卢象昇军饷。不久,又以“云、晋告急”为由,将原属于卢象昇指挥的山西总兵王朴的部队调离。这样一来,卢象昇手下就只剩5千残兵。他孤军作战,处境本就十分困难,时值隆冬,杨嗣昌又不供给军粮棉衣,将士们冻饿交加,卢象昇只得退守巨鹿贾庄。

这时杨嗣昌又上奏崇祯,诬称卢象昇消极避战,12月21日,备受压力的卢象昇被崇祯逼着主动出击,结果在巨鹿蒿水桥遭遇清军主力,清军以数倍兵力,将其合围。史载,卢象昇舞动大刀砍杀数十清兵清将,他身中四箭三刀,仍然大声疾呼:“关羽断头,马援裹革,在此时矣!”终因流血过多,跌落马下,战死沙场,所部5000余人也全部阵亡。

《明史·卢象昇传》记载,“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

卢象昇死的何其悲壮!

其实,卢象昇在出击前曾派人向驻扎在离贾庄不足50里的鸡泽,高起潜所部求援,但高起潜拒不答应,卢象昇被围以后也拒不救援,眼睁睁看着卢象昇战死,可以说,卢象昇完全是被崇祯和杨嗣昌联手坑死的。

卢象昇死的何其之冤!

二、种师中

种师中,北宋末年名将,也是种家将的第三代,素有谋略,因抵御西夏、金有功,与兄长种师道一起被时人尊称为“小种”、“老种”。

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兄弟二人成了北宋帝国的擎天巨柱。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种师道奉诏任京畿河北制置使,是除李纲外,京畿保卫战的最大功臣。但是京师解围后即被解除兵权,不久种师道病逝,时年七十六岁。

种师中的名气不如兄长,在战略眼光和政治天赋上也比兄长差得远,但说到对朝廷的忠诚却更胜一筹。因为种师道作为西军领袖,是西军半军阀化趋势的推动者,他对保全西军将门的传承更为看重,这一点从他在伐辽之战和第一次汴梁保卫战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而种师中是个更为纯粹的武人,从来不敢违逆天子诏命,对友军、部属也更为倚重信赖。如果是在正常的军队中,这些都是为将者必备的素质和优点,但身处积弊已深的宋军之中,却是种师中悲剧命运的致命缺陷。

金兵第一次围困汴梁时,种师中统领的秦凤兵来得稍晚,还未赶到,女真东路军已经撤围而走。于是他被朝廷任命为河北制置副使,领本部两万人马屯兵于滑州。此时女真另一路主力,也就是由完颜宗翰指挥的西路军,正在围攻太原。太原是河东、乃至整个北中国的战略核心,它一旦失守则华北必定不保,所以是宋廷必救之地。不过宋廷第一次派去解太原之围的,是姚古所率的熙河兵,而种师中部则作为偏师去收复河间、中山等地。

后来,姚古虽然收复了部分州县,但并没有打通与太原守军的联系,而种师中渡过黄河后,也未与金兵主力遭遇,整个军事行动因为宋廷错估金兵部署而徒劳无功。

几个月后,宋军再度集结,朝廷兵分三路,分别以种师中兵出井陉、姚古部走长治、张灏则部于汾州北上。可是真正行动之后,却只有种师中一路在向太原推进,其他两部均逡巡不前,所以他上书朝廷,要求暂时退守真定,不要孤军深入。但宋徽宗却听信前方探子的误报,以为金军已无战意、正在撤军,所以连发诏令,命种师中丢弃辎重,全军压上追击金兵。

种师中无奈之下,只得冒险进军,经寿阳而到榆次,前锋已望见太原城墙,但金军主力也从四方合围了上来。种师中率部奋勇迎击,连续打退五次女真铁骑的进攻,并开始缓缓后退。不过金兵越来越多,将士们连日作战、困乏不堪,当到达杀熊岭时他们就堵住主帅种师中,要求兑现最初承诺的赏赐,不然就拒绝再战。但宋军辎重都在后方,种师中也变不出钱来发赏,结果宋军居然大部溃散,身边仅剩百余亲卫,最后金兵四面压上,让这位名将含恨而终。

关于种师中用兵,史家常用“老成持重”来形容,这个成语典故就出自于他,本来是绝不会把自己置身于险地的。但宋朝的皇帝最喜欢的就是遥制阵图、越权指挥,他这样忠直的宿将无法抗命,明知是乱命也只得冒险前行。至于友军的见死不救、官兵的为赏赐而战等,都是宋军的顽疾,种师中的死可以说是把宋人在军事上的积弊展露无遗。

三、哥舒翰

哥舒翰,安西龟兹人,突骑施族,大唐西平郡王,天宝名将,唐一代进攻吐蕃最辉煌者,曾取得石堡城大捷,“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说得就是他。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先是派高仙芝和封常清率军平叛,当时两人很清楚叛军的实力,因此采用的办法是死守潼关,然后再趁机袭击后方。

从战略上来说,这是最正确的选择,当时,河北各地郡县纷纷起兵对抗叛军,郭子仪,李光弼也分别出井陉,太原,准备抄叛军老家,只要高、封守住潼关,就守住了长安,叛军不日将进攻无门,后退无路,土崩瓦解指日可待。

但是李隆基并不信任这些统兵的将军,于是派了一个叫边令诚的宦官做监军。据载,边令诚向高仙芝和封常清索贿,被二人严词拒绝,于是边太监就向李隆基告起了黑状,说这俩人故意放弃了大片土地,还克扣了士兵的口粮和军饷。老迈昏庸的李隆基当即大怒,下旨诛杀高仙芝、封常清。

高、封死后,李隆基重新启用当时已经抱病在家的哥舒翰,哥舒翰虽然以身体原因极力推辞,无奈李隆基强令其出征。

一开始,哥舒翰同样采取了固守的策略,将潼关防守的固若金汤,叛军主力对潼关发起数次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

哥舒翰乃一代名将,对当前形势看得十分清楚,他数次上疏李隆基,认为安禄山虽然占据了河北,但所到之地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如果唐军坚守潼关,叛军久攻不下,一定会军心涣散,众叛亲离,到时趁势出击,大局可定。

但是,各地捷报频传,使李隆基错过了形势,再加上杨国忠在一旁煽风点火,于是不断催促哥舒翰出兵潼关攻击叛军,哥舒翰再三上表说,叛军这是以老弱病残引诱我军,如果我军轻出,必入圈套。李隆基此时已经被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他的金玉良言,反而严词指责。

不久,李隆基又以“贼方无备”为由,强令哥舒翰出关迎敌,有了高、封二人的前车之鉴,哥舒翰无奈,于756年六月四日“恸哭出关”,结果在灵宝一狭窄山道闯入叛军伏击圈,唐军虽然奋力苦战,但最终还是被叛军击败,史载,唐军掉进黄河淹死的就有几万人,最终上岸的兵士仅有十分之一二,二十万大军,仅剩八千人逃回潼关。

逃回潼关的哥舒翰很快就被其手下蕃将火拔归仁劫持,投降了安禄山,之后为安庆绪所害,杜甫有诗云:“谨嘱关防将,慎勿学哥舒”。

哥舒翰的死直接导致了长安的陷落,而造成潼关惨败的,主要就是唐玄宗和杨国忠的瞎指挥。李隆基自毁长城之举令人愤慨!

四、孙传庭

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名将,《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崇祯末年,大明犹如快要沉没的巨轮已是四处漏水:关外满清虎视眈眈,窥探神器;北方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纵横驰骋;中原大地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松锦会战后,大明精锐损失殆尽,九边兵马均为老弱病残之辈,而此时的袁崇焕、洪承畴、卢象昇等一杆名将已经死的死,降的降,唯有孙传庭可以出战。

但是,孙传庭就算再能打也是分身乏术,他一会南下镇压起义军,一会又北上拱卫京师,后来自己的嫡系部队都被搞没了。李自成趁机再次出山,不出两年便拥众百万,围攻开封。

面对此种局势,孙传庭主张编练军队,扩充粮草,待时机成熟再出关扫荡闯军,如同之前的黑水峪与南原之战一举歼灭农民军主力。

可惜,崇祯催战太急,怀疑孙传庭养寇自重,屡次传旨令其出关解救河南,解除开封之围。无奈,孙传庭只能在尚未准备充分,兵马尚未练成,粮草严重短缺之情况下出关作战,不幸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

孙传庭牺牲后,崇祯竟然怀疑他诈败潜逃,不给他抚恤,可谓刻薄至极。孙传庭之死又是崇祯的一次自毁长城。只能说,大明朝就亡在他自己手里,怨不得别人。

五、周德威

周德威,唐末五代时期晋国名将,他为人沉稳,富有谋略,是李克用父子手下智勇双全的最强武将之一。

周德威的成名之作是潞州之战。众所周知,李克用父子是冲锋陷阵的将才,统军作战是一把好手,但在谋略和政治才华上远不如朱温,这从后晋一开始占据绝对优势到后来被朱温全面压制在河东,就看得出来。

公元907年,李嗣昭攻下后梁重镇潞州,随后迎来朱温大军的反扑。李嗣昭固守潞州城,周德威奉命驰援,他在外围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屡屡战胜梁军,为守住潞州立下汗马功劳。

908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袭位。当时,李存勖地位尚未稳固,周德威又领重兵在外,太原城内人心浮动。周德威奉命于四月抵达晋阳,他将军队留在城外,独自入城奔丧。此举打消了李存勖的疑虑,更增信任。

周德威扬名天下之战,是梁晋争霸的分水岭——柏乡之战。李存勖两次采用周德威的建议,诱敌深入,一举击败梁军主力王景仁,几乎全歼梁军。之后周德威又在攻取幽州、灭桀燕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周德威的陨落,跟李存勖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存勖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激进。在灭后梁的关键战役——胡柳陂之战中,李存勖非要趁梁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进攻,而周德威则认为梁军背靠开封,退无可退必定死战,且刚行军到此,士气高昂,此时进攻损失会很大,应该等到对方士气下降且粮草不足时,再发动猛攻,则必胜。

但是李存勖早已被胜利冲昏头脑,再也听不进周德威的建议,周德威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率军追随李存勖。此战正如周德威所预见的那样,遭遇了后梁军队的顽强抵抗,李存勖虽然艰难战胜了后梁大军,却无法对后梁主力进行歼灭,而且自身损失惨重。

不久,梁军开始撤退,但退而不乱,李存勖命周德威率军追击,打算一举灭梁,周德威虽然知道追击有风险,但无奈李存勖坚持己见,周德威只好率幽州军展开追击。

梁军大将王彦章负责殿后,他见周德威追击,于是冲入晋军的辎重队中,辎重兵不敢与梁军交战,于是仓皇逃窜,刚好又闯入周德威的幽州军中,引起阵势混乱,晋军自相践踏,顷刻间兵士四散而逃,再加上先撤的其他后梁军也回身赶来,周德威控制不住乱势,与儿子一同惨死在混乱之中。

周德威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李存勖一意孤行,不纳忠言,强行发动对后梁的大决战造成的。

六、张辅

张辅,朱棣手下最强战将张玉的儿子,早年随父参加了靖难之役,之后随朱能南征安南,朱能病逝于军中后,张辅接任主帅,一举灭掉了胡朝,平定了安南。

之后,张辅四至交趾平乱,史称他“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然后又参与了朱棣的第三、四、五次北征,立下赫赫战功,受封为英国公。1426年,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张辅虽然出身贵胄,但是颇有将才,算得上是永乐中后期到英宗初期的天下第一名将。

但是张辅之死,却显得很窝囊。明英宗第一次执政末期,宦官王振把持朝政,在瓦剌屡屡挑衅的情况下,草率煽动英宗御驾亲征,七十五岁的张辅随行。

一开始,朱祁镇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看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感受着大明军队的肃杀之气,深感不虚此行。但天天鲍鱼海参也有吃惯的时候,还没到宣府,朱祁镇就已经对一成不变的景色失去了兴趣,再加上大雨连绵、舟车劳顿,朱祁镇一头扎进御驾再也不愿出来,一切军政事务都扔给了王振。

王振也“不负圣望”,成功的把军队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大将军成国公朱勇在王振面前都要“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被王振扔到草丛里跪了一天,其他文臣武将更是如奴似仆。

这时的老将军张辅虽然着急上火,但面对强势的王振,也默默的不敢作声。

等到了大同,看到断壁残垣、尸横遍野,再加上粮草供应不及,军心浮动,朱祁镇颇生悔意,有意退兵,张辅见状,于是私下劝朱祁镇赶紧班师。

本来王振也有退意,但不愿看到皇帝采纳张辅的建议,于是又怂恿朱祁镇:既然撤兵,不如巡行蔚州,“驾幸其第”,一来可以彰显国威,二来自己也可衣锦还乡,对王振这个“大伴”宠信无比的朱祁镇痛快的同意了。

结果,大军刚到蔚州地界,王振又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又建议按照原路撤军。这样一来一去,瓦刺大军终于截住了明军,将朱祁镇、张辅等人困在了土木堡。

土木堡地势高绝,无泉缺水,明军陷于死地。也先先是假意议和,待王振下令移营就水,阵型大乱之时,瓦刺骑兵突袭,一举大破明军,王振在乱军中被骑兵踩踏而死,成了半个死男人。朱祁镇则见事不妙,率领亲军脱离大部队,但还是没有逃脱被俘虏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困境,张辅再次显示出一代名将的风范,他跨上战马,大声疾呼,收拢溃兵,向瓦剌军发起冲锋,希望为英宗突围赢得时间,最后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面南而坐,淡定就戮”。一代名将张辅,因为没有军队的指挥权,就这样被朱祁镇和王振坑死在了土木堡。

七、张郃

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曹睿时代硕果仅存的统帅级别将领,张郃用兵巧变,有勇有谋,算得上是曹魏仅次于张辽的名将。

张郃早年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后来被袁绍收入帐下,因为在与公孙瓒争夺河北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袁绍手下主力战将之一,在官渡之战后,率部投降曹操。曹操对他相当重视,当即夸赞,张郃归顺犹如韩信归汉。

之后,张郃南征北战,屡立大功:辅佐夏侯渊镇守汉中;南下破吴等等。特别是街亭一战,他断绝蜀军水源,攻取了街亭这块战略要地,致使诸葛亮准备最充分的第一次北伐失败,因此名声大震。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睿本是派张郃迎击,但是考虑到他未必指挥得动郭淮、费曜等人,于是让司马懿做总指挥,却没有想到因此断送了张郃。

司马懿和诸葛亮与其说是将领,不如说是政治家,两人行军打仗就一个特点,那就是谨慎,所以司马懿带兵就是固守不战,张郃作为一位善于把握战机的名将,与司马懿意见多有不合。

后来诸葛亮攻击不利撤退,按照当时张郃的看法,蜀军退而不乱,不应该追击,但是这个时候的张郃已经是司马懿夺权路上的一个阻碍,自然需要除掉。

司马懿上书曹睿要求追击蜀军,曹睿在不了解前线军情的情况下,同意了司马懿的作战方案。

司马懿有了皇帝的诏令,于是强令张郃追击蜀军,最终张郃在木门被诸葛亮布置的伏兵射杀,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所以,张郃的死,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曹睿临阵换帅,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司马懿瞎指挥,有意坑害。

八、张贵

张贵在历史上虽不太出名,但他的英雄事迹,在南宋却轰动一时,像《宋会要辑稿》、《齐东野语》及《西湖二集》等书中都有记载,而与他一起战死的兄弟张顺在《宋史》中还单独有《忠义张顺传》。

公元1267年,也就是南宋咸淳三年,元军围困襄樊,一围五年,使襄樊城军民弹尽粮绝、危在旦夕。1271年,为解襄樊被破之急,时任京湖制置大使的李庭芝出重金征得敢死将士三千人,张贵与张顺自告奋勇带队,乘轻舟百艘,漏夜三刻出发,直冲元军重围。

当行至磨洪滩,遇敌船数百艘拦住江面,而且敌船以铁索相连,水中又载木桶无数。欲救襄樊,首先必破此封锁线。张贵见状,一舟当先,斩铁索、拔木桩,转战百二十里,抵达襄樊城下。城中军民闻援军到达,人人振奋,苦战多日,终于打破重围,突入襄阳城内。

然而磨洪滩一战,兄弟张顺却身中刀剑,被激流冲走,几日后,人们见江中浮尸朔江而上,披着甲胄,手执弓矢,才发现是张顺,打捞上岸,只见他“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这时的张贵顾不得伤心,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接应范文虎部入襄阳。

张贵入城前曾与范文虎相约,让其率军在龙尾洲接应。但是当张贵再次从城内突围,奋力杀至龙尾洲接应范军时,却不见范文虎的踪影,张贵只得独立率兵苦战,最后精疲力竭战败身亡,而范文虎却早在半日前就因为听到附近风吹鸟叫,误以为元军来攻,跑没影了。

范文虎是历史上著名的“逃跑将军”,他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战败后屡获高升,实乃昏君宋度宗和权臣贾似道之功也。

1259年,因为贾似道的关照,毫无战功的范文虎被升为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成为独当一面的宋军高级将领。

1269年,范文虎受命率五万舟师救援已被元军围攻了两年之久的襄樊,然而范文虎人还没到襄阳,就在灌子滩受到了蒙古人的截击,宋军略有失利,范文虎就见势不妙,驾驶一叶轻舟开溜,“文虎以轻舟遁”,宋军从小败变为“大溃”,被斩杀俘虏者数万。

然而灌子滩战败后仅四个月,范文虎不降反升,又被宋度宗任命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总禁兵。

1271年,襄樊争夺进入决战阶段,本来南宋以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统一指挥各军救援襄阳,但在贾似道的谗言下,范文虎又被任命为福州观察使,赴援军中牵制李庭芝。

如此一来,襄樊之战更陷入危机。李庭芝几次想要出战,范文虎都不肯让其出兵,而且终日和自己的妻妾一起饮酒作乐,虽然这让李庭芝恨得牙痒痒,但范文虎是钦命的“监军”,他也毫无办法。

后来好不容易开战了,范文虎先是在湍滩大败,导致宋军一百多名将领被蒙古所俘。紧接着又在鹿门上演出逃大戏,“初战不利,便弃旗鼓,夜遁而逃。”失去指挥的宋军大部被蒙古俘获,战船、甲仗被缴获无数。

范文虎兵败后,李庭芝并未放弃援助襄阳的努力,于是便有了前面招募死士的一幕。

张贵虽然表面上是死于范文虎之手,但没有宋度宗和贾似道的袒护,范文虎根本活不到那一天,可以说,张贵实际上是死于宋度宗和贾似道之手。

九、江忠源

江忠源,晚清名将,有“太平军克星”之称。

江忠源原是举人出身,后兴办团练,镇压雷再浩起义,升任浙江秀水县知县。

1851年1月,洪秀全在桂平金田村掀起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在太平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满洲八旗与绿营军闻风而逃,清军三易主帅而不能抵挡。

这时江忠源在浙江丽水自募楚勇五百余人,跟随钦差大臣赛尚阿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军。

1851年夏,江忠源在象州中平击败石达开,紧接着在金田再次击败太平军;1852年6月,江忠源在全州蓑衣渡西岸设下伏兵,几乎全歼太平军,南王冯云山阵亡;紧接着,江忠源赶往长沙解围,又击败太平军;1853年6月,江忠源奔向南昌,击败西征军主帅赖汉英。可以说,由江忠源主持的对太平军之战,几乎没有败过,可谓当世名将。

按照江忠源的设想,若要彻底消灭太平天国,必须要练出一支完全不同于八旗与绿营之新军,然后平定两湖再挥师东征,叛乱可平。不过,咸丰皇帝瞎指挥,丝毫不给江忠源休整与补充军队的机会,而是令其北上庐州决战胡以晃,以防太平军进入中原威胁京畿。

江忠源只得来回救火,勉力维持。1854年,江忠源将疲惫不堪的主力部队留在湖北,自己只率二千兵马赶赴庐州。当时,江忠源冒雨行军,将士疲惫,自己也染病不起。行至六安时,庐州知府胡元炜遣使告急,并谎称城中兵力、军饷充足。江忠源便不顾六安军民挽留,留下一千兵马守卫六安,带病前往庐州。

但是当江忠源抵达后,方知庐州城内总共不过三千人马,而且粮草、军火短缺,但已被太平军重重围困。

不久,胡元炜私通太平军,炸毁水西门,天平军攻入庐州城中。江忠源拔刀欲自刎,被亲兵阻止,都司马良勋背着他逃走。江忠源猛咬马良勋的耳朵,奋力挣脱,继续与太平军交战。到达水闸桥时,江忠源已身中七处创伤,只得投入古塘,跳水自杀,时年四十二岁。

十、杨业

高粱河战神赵光义打仗不行,却喜欢瞎指挥,赵匡胤虽然实行“将兵分离”,但他却有一桩好处,就是只做战前思路分析,不过份干扰将军在外征战,即所谓的“所用之将专而不疑”,赵光义则明确提出“在外将领,仍受君命”(史称“将从中御”),在打仗之前,他都“亲授阵图”,要求军队在战场上必须严格按照他事先布置的阵图来打仗。这也导致很多将领因为他的乱命打了很多冤枉仗,比如第二次北伐幽云时,东路军主帅曹彬本来半路上已经意识到粮道被断的危险,准备退回雄州取粮,但是被赵光义一诏挡回,退而复进,终为耶律休哥所乘。

除了“亲授阵图”,赵光义还在各路军中安排各种护军、监军,以防将领擅权、做大。当时的名将杨业就是死于这种制度之下。

公元986年,赵光义趁辽景宗新丧,契丹主年幼,再次出兵北伐。此次北宋共派出了东、西、中三路大军:东路军以曹彬为帅,为进攻幽州的主力;中路军以田重进为帅,出飞狐,以切断辽国西去的通道;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攻击代北诸郡。同时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西路军护军。

潘美率领的西路军在接连攻下云、应、寰、朔四州后,打算挥师东进与其他两路大军合围幽州,可惜,东路曹彬在岐沟关大败,中路军在飞狐口陷入苦战。

面对不利形势,赵光义下令撤军,并令西路军掩护四州百姓南迁,南迁百姓行动迟缓,导致西路军被辽军追上。

面对不利形势,副帅杨业认为不可力敌,应在陈家谷口设伏,以挡辽军。对杨业的合理方案,护军王侁不但提出异议,甚至恶毒攻击杨业畏敌怯懦,杨业不得已只得孤军深入,狙击寰州的辽军,方便大军和百姓撤离。

临行前,他与主帅潘美约定在陈家谷口汇合,以作接应。

杨业在寰州被辽军围困,王侁、刘文裕见势不妙不但不去救援,反而擅自逃跑,潘美见状不能制止,自已竟也擅自退却。

可怜杨业带军从中午战斗到傍晚才突围到陈家谷口,却发现没有潘美和王侁军队接应,杨业没办法只得率领剩下的军队与辽军死战,部下全部战死,杨业受伤落马后被擒,最终誓死不降绝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