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大幕 新能源 价格战 视点

大嘴视点|山雨欲来风满楼!新能源车市“价格战”即将拉开大幕?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9 05:51:03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场对新能源车市而言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价格体系重新“洗牌”,是否已经开始酝酿?……

3月27日,飞凡汽车旗下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车——定位为“新豪华大智座”的飞凡F7正式上市。新车此次先期推出了五个版本,其售价区间为22.99-30.1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厂方后续还将提供64kWh磷酸铁锂基础版车型,售价仅为20.99万元,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如果消费者选择“车电分离”购买模式,其售价更会进一步下探至14.59万元,也让中大型纯电轿车的价格“门槛”首次跌破20万元大关,较此前大为降低。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我们再来看看目前市面上销量最高的两款主流中型纯电轿车: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海豹,起售价分别为22.99万元、21.28万元——与它们相比,飞凡F7拥有更大的尺寸/空间和更高的产品定位,却凭借更低价格形成了“降维打击”优势。

怎么样,是不是很“给力”?……

仅仅四天之后,广汽埃安旗下的2023款AION Y Plus与2023款AION S Plus双车同步上市。其中,前者之售价区间为11.98-15.3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它也成为了第一款将600km续航里程产品定价下探至14万元区间的纯电车型。

在《车动力》看来,上述两款刚刚上市的纯电产品彼此间似乎并无干系。然而,它们却都来自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且不约而同将“价格”作为了其冲击销量表现的一大利器。

在此之前,那场始于3月初、自传统燃油车领域发端的“降价风暴”,其锋芒亦早已蔓延至新能源车市场。所有这些,是否预示着该细分领域的原有价格体系即将迎来重新“洗牌”?……对此,不妨听听《车动力》的各位“大嘴”们都有什么样的分析和预判——

打“价格战”,也打“价值战”

——车动力|刘杰

曾经,20多万元的“普桑”让你望尘莫及;但今天,你对它理都不理。

昔日的雅阁,又曾是多少人的“梦中情车”?时至今日,雅阁却早已无法进入年轻人的“购物车”。

几乎每一次行业震荡,都是以“价格战”为开端。当雅阁率先将B级车的价格区间拉低至20万元以下后,就曾经引发了“连锁反应”——竞争对手纷纷降价,A级车价格受到挤压、被迫降价,A0级车出现、并打开了“家用车”大门。

当然,此后也还曾有过几次汽车消费市场的价格体系调整,但似乎都只是紧随市场环境,而并非颠覆市场格局。

时至今日,我们或许将迎来十数年后的又一次行业“大变革”。

刚刚上市的2023款AION Y Plus,把600km以上续航里程的家用车价格拉低至14元万区间;同时,飞凡F7则以仅20万元出头的价格,就把“入门即顶配”做到了极致——如果消费者选择“车电分离”模式,其购车“门槛”更会进一步下探至14.59万元。

对了,在此之前就已经宣布降价的,还有深蓝SL03、岚图梦想家和欧拉好猫等多款价位从10多万元至4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型。

显然,一场起始于3月、自传统燃油车领域发端的价格战,“战火”已逐渐蔓延至新能源车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降价者并非“销量不佳”的车型——诸如深蓝SL03与问界M5等销量尚可者,也选择率先“放下姿态”,为的就是抢占市场、巩固地位,进而获得在所处细分市场的话语权,甚至还可以为该品牌之后推出的车型“探路”。

与此同时,由“价格战”所引发的“价值战”也随之而来。拉开竞争力差距的,必然、也只能是建立于产品力和品牌力基础上的“性价比”这一核心词——在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单单依靠简单、粗暴的降价本身,已然没有太大冲击力。

传统车企的反击“号角”,虽迟但到!

——车动力|邓瑞鹏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造车新势力”们在彼时刚刚“起势”时,很多人都在讨论传统车企该如何应对。更有甚者认为,一众“新势力”的强势表现会让传统车企难以招架。

无可否认,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的红火,不少“新势力”品牌都在近几年迎来了蓬勃发展。但若放眼未来,它们所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也将更为巨大。

因为,传统车企的“反击”已悄然展开。

正如笔者的同事在前文中所述,以2023款AION Y Plus和飞凡F7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旗下之新能源车型,正凭借集团总体规划与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等优势,以价格为“切口”吹响反击号角。

可以预见,当目前仍在为“扭亏为赢”而努力的一众“新势力”品牌必须去面对它们并不擅长的“价格战”时,想要“独善其身”又将是何等困难?……

正如我们前几年曾预计的那样,传统车企并不会在一开始就将重心转向新能源产品,而是通过几年观察后,以更为从容的姿态去应对行业变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耐住“寂寞”的它们已准确捕捉到市场动向和用户需求,所推出的产品也更具持续竞争力。

之前,人们一直喜欢用“大象转身”来形容“新能源浪潮”冲击下的传统车企。那么,当“大象”们真正完成转身时,“新势力”们又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