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夏明勤)春日迟迟,杭州女作家萧耳,携两本江南之书《鹊桥仙》和《流光记》来到长安,追忆逝水年华。3月11日下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萧耳《鹊桥仙》和《流光记》新书分享会在西安SKP举行 。活动邀请当代小说家、鲁奖获得者、《延河》杂志副主编弋舟,导演、作家陈非共同分享,独立书评人念青担任主持,几位祖籍江南的文学好友“荡发荡发”,从长安到临安,共话文化的邂逅。
萧耳是杭州作家、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鹊桥仙》是关于杭州水乡古镇的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金宇澄说:《鹊桥仙》“给读者打开一幅精准的江南重彩图”。《流光记》是修订版《杭州往事》,关于杭州的一部文化随笔集。作者以一个漫游者的姿态,游走在杭州各处,一步一景一故事。其中骚人墨客、帝王将相、官吏富贾、才子佳人悉数登场。历史记忆中的杭州,其清气与孤高、大气与风范、阳刚与优雅、婉约与魅惑一一浮现。
“荡发荡发”,是江南吴语方言“散步”意思,有些逍遥的意味。分享从文学的“在地性”,南北方不同的文学气象谈起,层层荡开。弋舟认为,萧耳的写作有根深蒂固的江南气息,“一方面有高档的审美,包括书中人物的名字,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审美;另一方面又在人间流连,在他们的思想和观念里面,一个江南小镇和遥远的世界没有阻隔,这跟我们北方不一样。”
展开全文
萧耳表示自己多年前是北方文化的膜拜者,“慢慢进入中年,开始发现了很多江南的美,在我们血液、骨子里面,这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我书里写了江南的物质史,贯穿民国时期一直下来的,一种习惯性的物质生活。《鹊桥仙》中男女主人公,易知和易从的名字是从易经得来。”
陈非非常欣赏萧耳的方言写作,“感觉萧耳无形中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方言保护受到国际国内的重视,用方言写作是最好的方式。”并回忆起十年前初次邂逅萧耳文字的感觉,“在杭州一个面条店,我在等上菜的过程中,无聊的时候发现了萧耳的《杭州往事》,就像忽然看到一个心仪的美女,语言确实很美,也很短,标点符号都点缀的很美,因为这本书,杭州变得风韵美好起来。”
萧耳已经有11部作品和读者见面, 十年前出版的《杭州往事》是最畅销的一本。“书中每一个地方我都自己拍了一些照片,抵达这个地方,漫游。有一些我耗了大量的精力,希望写一篇能够穷尽所有找到的资料,这个功夫还可以。”萧耳说,“如果《鹊桥仙》是我几十年,从童年到中年的荡发过来,《流光记》就是我一整年在杭州的一个走、读、写,从早上到中午、到黄昏,到深夜,串起了杭州的千年往事”。
令萧耳遗憾的是,再版修订《流光记》时,经过城市的改造等,十年前有些图片还在,现在实物已经消失了,“当年我拍陈端生‘再生缘’那三个字,都已经没有了,这本书见证了十年前后消失的过程,有些地方真的不存在了,十年前可以拍到,现在湮没了一部分。”
活动尾声,念青邀请萧耳和现场听众先后用长安和杭州话共读书中同一段落。 不同的语言风格彰显出不同的地域气韵,令现场听众颇觉“过瘾”。“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对江南文化感兴趣,对运河、对西湖想知道的更多一点,不妨打开我的这两本书。”萧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