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黄怡璐
图/主办方提供
3月30日,《粤语正音入门》新书首发暨“粤剧猫”IP形象设计征集大赛揭晓礼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中央车站举行。粤语正音教学新书、“粤剧猫”IP形象优秀作品齐齐亮相,展示粤剧融合发展新活力。
新书《粤语正音入门》亮相
新书帮助人们讲好粤语
活动上,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联合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及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粤语正音入门》一书。该书在暨南大学相关院系专家的指导下,历经三年编撰而成。
粤语是岭南文化的载体,也是粤剧的重要标识。在《粤语正音入门》一书中,绘制了800多幅精美插图,邀请专业配音人员进行配音,通过趣味情景教学、二维码听音学习等方式,让初学者从拼音开始入门,让粤剧演员、粤语使用者规范发音,传承粤语文化。“粤语在发音上保留了唐风古韵,词汇上还大量吸收了外来语,有着千年商都的语言特色。”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口语传播系客座教授香凝以“关于粤语学习与《粤语正音入门》”为题,分享了粤语的特征及新书特点。
展开全文
活动中,主办方向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等合作机构赠送新书,希望各界联动共同推动粤语文化传承。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秘书长陈艳冰表示,《粤语正音入门》的初衷是帮助粤剧演员“正音”,同时兼顾社会粤语学习需求,并寻求为从事粤语播音主持专业的学子创造就业机会。希望通过这本书,传承粤语文化,推广和保护粤语方言,从而繁荣粤剧发展。
IP创作深入推广粤剧文化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粤剧猫”IP形象设计征集大赛揭晓礼。其中6幅作品获“最佳设计”,12幅作品获“创意设计”。
领导嘉宾与获奖者合影
“最佳设计”作品《帝女花粤剧猫形象设计》以《帝女花》角色为原型,“希望通过创作经典粤剧的‘生、旦、末、丑’IP形象,更好地、深入地推广粤剧文化。”作者李文术表示。
6幅作品获“最佳设计”
该活动由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冰墩墩设计团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广东省女画家协会、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广州动漫行业协会、广州市数字创意产业协会顾问指导;
蒋文端工作室、广州市越秀区创意产业协会、佛山市南海艺术创意产业协会、广州市海珠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数字文创协会、“漫动广州”动漫专业文旅志愿服务队、哈特青年艺术设计工作室共同作为协办单位。
大赛在征稿期间开展了三期粤剧公益课堂系列活动,分别与动漫、时装、数字行业跨界合作,推动粤剧文化进一步发展。
活动现场合影
“在这次投稿作品中,看到选手将猫的面部粤剧面谱化,这部分非常好,是体验、融合的成果。”评审会专家、广州市数字创意产业协会监事长梁家贤提到,提升粤剧文化与大众的情感共鸣,还需从市场应用方向考虑,优秀IP作品如何投入市场,如何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让IP形象切实走进千家万户。
“在粤剧猫的作品中,我感受到参赛者对粤剧、设计创意的热情,非常感动。也很感谢参赛者、各单位对广府文化粤剧的喜爱和支持。”评审会专家、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评审作品时感叹道。“粤剧猫系列活动可以给到青少年慢慢热爱和接触粤剧的契机,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询收集资料与粤剧有所接触,让粤剧逐渐走进年轻人的视线。”评审会专家、广东省女画家协会副会长、美术教育家张思燕认为,通过活动,让粤语、粤剧等广府文化被传承,并通过青少年发扬光大,这是最大的意义。
“破圈”促粤剧活态发展
“所谓的破圈,也是希望与各行各业不断加强联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表示,在这次“粤剧猫”IP形象设计征集系列活动中,与媒体、企业、机构、高校多方合作,促进粤剧活态发展。
广州粤剧院优秀演员现场演绎
通过羊城晚报这一媒体平台,增强赛事传播性,并依托羊城晚报“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国际传播融平台,让粤剧文化走向世界。通过企业、机构跨界尝试,未来将尝试以粤剧文化数字藏品、粤剧动漫等形式,加强与大众的共鸣。通过高校,让学生了解粤剧、走进粤剧,为粤剧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编辑:吴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