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念 日清 先人 我们 明:捎

今日清明:捎去我们对先人的追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8 12:30:03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清明 音乐: 云菲菲 - 清明

今日清明。“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让人纪念的日子。

清明节

公历4月4日或5日或6日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祭祀节日之一

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始于周代

距今二千五百多年

清明节与寒食节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展开全文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是一年中最天朗气清的好时光,

适宜走出门外,踏青赏春。

景色宜人,惠风和畅,

笑语盈盈出门去,晓烟杨柳醉寒青。

清明雨落,思念成疾,

每一滴,都是未亡人的眼泪。

奇怪的是,每年到了清明,

天空总会飘起雨滴,

潮湿柔软的风,

把人的思绪带到了很远的地方。

那里住着故人,那里藏着故事,

那里有未说完的话,还有剪不断的情。

清明时节,祭祀祖先,悼念亡人。

曾记否,那年今日,言笑晏晏。

但如今,这年今日,天人永别。

一壶酒,祭奠过往的追思。

一缕香,寄托未来的希望。

年年今日,追忆曾经的美好,

终有今日,你我再见把酒言欢。

不曾悔,亦不曾惧。

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

不忘却,就是最好的纪念,

死亡,并不能将我们分开。

小时候,我们害怕清明扫墓,

天空中总氤氲着苍凉,弥漫着悲伤,

风冷飕飕的,可脊背还是会冒出冷汗,

曾经至亲至爱的人,

怎么就隔着墓碑,再也见不着了?

长大了,我们不再恐惧,

隔着那矮矮的墓碑,

描述最近发生的故事,

低语曾经在一起的约定。

死者已逝,生者戚戚,

离别并不可怕,

因为记忆,是连接彼此的纽带,

死亡,并不能将我们分开。

林清玄曾经说过:

“如果人能快乐的归去,

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生死是我们唯一不能左右的事,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坦然而快乐地告别。

比起害怕离别,恐惧死亡,

不如去面对它,用爱去温暖它,

或者这就是清明节的意义。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华丨桐树开花了,朴素的香味弥漫,漫山遍野。

二候田鼠化为鹌丨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三候虹始见丨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如梦如幻。

清明习俗

踏青丨郊外踏青,欣赏春光的美好;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推开冬季所有的苦恼,迎接全新的日子。

扫墓丨身着素衣,铲除杂草,放上贡品,于坟前上香,或简单的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寒食丨寒食节与清明节一体,很多地方仍保留着这天吃冷食的习惯,以断火、冷灶为气氛,意为以新火换旧火。

清明诗词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闾门即事》

【唐代】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长安清明》

【唐代】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这首诗写的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平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郊行即事》

【宋代】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

《清明日》

【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温庭筠的诗以辞藻华丽、风格浓艳著称,这首《清明日》短短四十个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画面之丰富多彩,在历代一百余首清明诗中,没有一首能够超过它。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代】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这首词写词人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现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喜迁莺·清明节》

【唐代】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这首词是写举子得意的情景,只是写法与作者的另外二首《喜迁莺》有别。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花光映人,绿草如茵,写得较为清丽。正如汤显祖评说:“此首独脱套,觉腐气俱消。”

《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在逐渐消逝,又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雨纷纷”,人的情绪也在“纷纷”。“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词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读完这首词,再回头看看第一句:“清明上 巳西湖好。”就不难看出,作者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好的。词中每一句都有丰富的内涵,全词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清明追思

清明清明,

清生命之惑,明生命之理,

逝者已逝,

生者的生活仍在继续;

思念很痛,

美好的回忆仍能让人露出微笑。

今天

就让清明

的雨丝 和 风 儿

捎去我们对先人的追念,

缅怀那些曾经默默付出、温暖世界的人,

坚强、健康地活着,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