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徒步踏青正当时。徒步的历史早于人类历史。人类在时间的长河里徒步,又于徒步中创造了历史。人们曾徒步寻找栖息地、进行贸易、远征、朝圣或旅行,也曾在徒步时与自己对话,激扬文采与哲思。无论是徒步探险远方的世界,还是徒步走进身边的春天,风景随行而变,而道路——都在脚下延伸。
1.时间里的徒步 走出的人类历史
大脑发出指令,中枢神经开始控制:脚跟着地的瞬间,一条腿支撑住上身的重量,另一条腿如钟摆般向前,带动身体重心前倾。躯干、骨盆、肌群以及关节如精密仪器运转,让双腿有节奏地交换位置,双脚从接触到负重,再到离地腾空,由此昂首挺胸的身体能被安全转移到大脑想去的地方——徒步,最基础的意思是用脚行走,这一动作再寻常不过,却走出了人有别于动物的那一瞬间。
徒步的历史发生在没有书写的史前,所幸自然之书在沧海桑田间留下了为数不多的人类骨骼化石,科学家方能从中一窥人类祖先直立行走的蛛丝马迹。1973年,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32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将其命名为“露西”。从露西的骨盆以及弯曲的足弓来看,她生前可以长时间地直立行走。2005年,同样在埃塞俄比亚,一具年代更为久远的男性化石被发现,有一双长腿的他被称为“大个子”,而从大个子的骨骼结构来看,他也属于直立人。2009年,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堆碎化石里拼出了一具小个子的女性骨骼,取名“阿尔迪”,阿尔迪生存的时间更为久远,远在距今约440万年前。相比前两位,阿尔迪的足弓扁平(至今我们仍有一些人是天生的扁平足),这使得她在远距离行走时更加吃力,但毫无疑问——有证据可考的人类行走历史,要追溯到距今440万年前。
展开全文
是什么让人类祖先决定直起上身,让双腿支撑起身体移动?有观点推测,变迁的气候使茂密森林褪去,古猿人的一支被迫从树上爬下,在平原的草丛间直立起身子以吓退敌人;有观点解释,为了远距离带回更多的狩猎食物,人类祖先选择了解放四肢中的二分之一用来搬运;还有观点认为,在东非炎热的生存环境中,直立行走更能远离酷热的地面,同样的路程,直立行走比四肢着地能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身体能量……漫长的进化史里有无数未解之谜,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第一批突然长时间直立行走的古猿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在想些什么,但我们清楚:人类直立行走的意义非凡,行走的人类祖先视野更为开阔,被解放的双手创造出了数不清的工具,行走迁徙与工具制造让食物获取范围更广,又进一步刺激了大脑的发展。
这种变化发生在440万年前的非洲。非洲大陆作为现代人类唯一起源地的观点,已经得到考古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双重佐证。可以说,如今地球上其他地区70多亿人类的存在,都是从非洲诞生的人类祖先向外迁徙扩散的结果。“走出非洲”,靠的是徒步——公元前4000多年,轮子才被人类发明出来;也是在公元前4000多年,黑海北岸草原底列卡的遗址中才发现了人类驯化马作为骑乘工具的遗迹。在那之前无比漫长的几百万年里,寻找水源、寻找食物、维持族群生存下去的迁徙之路,都是徒步之旅。和现代人一路向前的徒步不同,非洲直立人的徒步速度非常缓慢。考古学家推测直立人离开非洲的时间约在200万年前,而他们的遗骨化石出现在格鲁吉亚德马尼西的时间要到185万年前。整整15万年,只走了6000多公里,按照当时直立人的寿命换算,用了240代人的接力。如此缓慢的原因或许是徒步本就是为了停留,只要走到有生存资源的地方,就会停下来采集和狩猎,直到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就这样时走时停,虽然缓慢,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却走出了奇迹——人类在地球上扩张的历史,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历史。
2.空间里的徒步 跨越哲思的边界
“徒,步行也。从辵(音chuò)、土声。”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对“徒”如此释义。甲骨文的“徒”字尤为形象,文字中间字形仿佛一只脚踏在土地上,两边的点就是扬起的尘土;之后的金文在此基础上,左边加上“彳”,更点明行走之意,代表脚的字形部分则化为“止”(篆文改“止”为“辵”);再往后隶书、楷书承继以上,又分解“辵”字为“彳”和“止”,“止”位于“土”下,成为左“彳”右“走”的字形。无论字形如何变化,徒字的本意都指不借助车辆,仅凭步行,徒步同义。诗人杜甫曾著诗《徒步归行》,其中一句是:“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诗人陆游诗作《穷居》曰:“淖糜均列鼎,徒步当华轩。”华轩指装饰华丽的车子,徒步当华轩,表现的是不羡富贵、安步当车的心境。
“徒”字甲骨文
在古时,无马无车、出行只能凭借自己双脚的大多是平民,徒步也因此成为了平民的代称。成语“徒步青云”就是形容短时间之内实现阶层跨越,如《汉书·公孙弘传》里所云:“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旧唐书·令狐楚牛僧孺等传论》中称:“彭阳奇章,起徒步而升台鼎。”《明史·孔克仁传》也有:“汉高起徒步为万乘主,所操何道?”而如果平民百姓上了战场只能步行,这样的步兵也被称为“徒”,与“骥”(骑兵)、“甲”(重装的铠甲兵)相区分。跟在车辆后步行,甚至没有铠甲护身的步兵就是“徒步”,如《吴子·应变》里的:“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
《墨子·鲁问》里把应当游说教化的人分两类:“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在墨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徒步被视作平民不得已的境况,士大夫出门必备车马,若徒步则属于自降身份的举动,正如《礼记·王制》里规戒的“君子耆老不徒行”。有趣的是,同时期的欧洲,却有一批步行的拥趸者,将徒步视为哲学家们哲思的来源。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城的支持下,建立了吕克昂学院。吕克昂学院内有回廊,亚里士多德常常召集师生在柱廊处聚会,因为他本人演讲和教学时必须在柱廊下来回走动。试想一下当时的场景:伫立的大理石柱下,衣着长袍的男子一边思辨一边行走,口吐智慧之语——希腊语里因此有了从“peripatos(回廊)”衍生出的词“Peripatetikoi”,意为“逍遥学派”,又称“亚里士多德学派”。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壁画作品《雅典学院》(局部)
逍遥学派思考与步行的交集,对西方的哲学影响一直延续:“犬儒派”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与埃利亚学派的意见相左时,用走动的方式表示反对——“他没说一个字,只是来回踱步,以此表示他完全不赞同他们。”在海德堡,有一条“哲学家小径”,黑格尔曾漫步其中;而柯尼斯堡的“哲学大坝”,是康德每天散步的必经之路。时至今日,英语里还有从希腊语演变来的单词“peripatetic”,作形容词时译为“漫步的;逍遥学派的”,作名词时译为“习惯于行走的人;逍遥学派的人”。学识渊博的人在英语里被比喻成“walking encyclopedia”(行走的百科全书)。行走的步调可以激发哲思和文采。卢梭在《忏悔录》里说道:“我只有在走路时才能思考。一旦停下脚步,我便停止思考;我的心灵只跟随两腿运行。”英格兰作家约翰·塞华尔著有《逍遥行》一书,书里提到:“至少有一点我可以大言不惭,我和古代圣贤一样朴素:我在行走之际沉思。”
3.自然里的徒步 旅游业的出发点
源起于非洲的徒步,从开启的第一刻就在寻找:最初是寻找生存之地,之后则通往心灵之旅。正如汉语里的“徒”字还与信仰有关,如“信徒”“门徒”等词;日语“gyoja”既指居所不定的步行者,也有涉佛教仪式的意思。国产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里有一句歌词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即指徒步是修行的一种方式。无独有偶,欧洲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萌发徒步朝圣的活动,英语“Pilgrimage”(朝圣)一词就源于拉丁语“Peroginus”和“Peregrinatio”,意思是浪游者、信念坚定的“步行者”。中世纪的欧洲人在十一到十四世纪时,曾掀起过徒步朝圣的热潮,而于1140年左右完成的加里斯都手本(Codex Calixtinus)也称“圣雅各之书”,记录了朝圣的路线与沿途所需的信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
所以徒步的目的也可以是旅行。“衣、食、住、行”——行,似乎是人类满足生存所需以后的第四大需求,以至于有历史哲学派认为:徒步,是人类旅游的起点。景随步移,心随身动,在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年代,要想“一览众山小”,只能徒步“会当凌绝顶”。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公元1613年5月19日,年仅22岁的徐霞客以此为开篇,历经三十余年的行走,杖藜徒步,风餐露宿,“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到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时,徐霞客已“两足俱废”、心力交瘁,被人感叹“何苦来哉”时,回答道:“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而徐霞客最终著成现存六十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使我国地理学“走”进了近代地理学的新阶段。
古时徐霞客徒步走到“两足俱废”,如今自行车、汽车、火车乃至飞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双腿的延伸,但依然无法替代人类步行的需求。“Hiking”一词最早指19世纪60年代在尼泊尔兴起的远足旅行,如今通用于所有英语国家,指有目的地在山间野外的“越野徒步”、穿越丛林的“丛林徒步”、长距离跋涉的“徒步旅行”,或是结合露营的“远足野营”——徒步一词,也由此成为户外运动的一个种类,一种亲近自然的休闲健身方式。
(原标题:徒步 行走于不同的时空)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艾栗斯
流程编辑: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