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被大家称之为“码农”,但不可否认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软件工程专业赶上了行业的风口期,是大家争相报考的首选。那么学软件工程的同学,毕业6年后的生活和发展现状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本期分享人201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同寝室4人,目前的发展现状与大家想象中的不同,甚至都有点出人意料。下面老张就以分享人的口吻讲述我们四兄弟的故事。
软件工程
室友A,
青海西宁人,高考分数最高的一个,农村出身,家境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贫困,但他的拼搏经历却很励志,堪称逆天改命的典范。
刚入学时他朴素的穿着显得十分另类,但是我却没有用偏执的眼光看待他。很快我们就成为了好友,出门聚餐几乎没让他掏过钱,他从没表示过感谢,我明白他的不善言辞。
软件工程
他从入学后一直很勤奋,保持专业成绩第一直到毕业。本来保研资格非他莫属,但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大四毕业时他选择直接就业。
展开全文
天道酬勤,扎实的专业知识助力他成功入职杭州一家颇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
入职前两年他的年薪在25~30万之间,三年后他在杭州月供买房,现已成家,也将父母从西北内地接了过来一起生活。
毕业后的这6年里,他一边工作一边读研。去年年底我们聚会时与他闲聊,目前他的年薪已到50W+,另有项目奖金15~25万。
软件工程
室友B,
湖南长沙人,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城市小康家庭。人很机灵,大一大二时学习很好,到大三时开始有点懈怠了,平时不怎么喜欢与人交流,与舍友们的关系都比较一般,没课时总是宅在宿舍。
大四时由于一门专业课挂科,延毕半年才考过。
毕业后我们的联系也很少,两年前接到过支付宝打来的电话,说他的花呗逾期了,问我们能不能联系到他。
软件工程
室友C,
浙江嘉兴人,父母经商,家底颇丰,情商很高,与任何人都能聊得来,也很有艺术细胞,从大一开始就参加了很多社团。
由于参加的活动过多,落下了很多专业课,挂科在所难免,但他超高的情商总是能让老师给他宽松一些。
毕业校招应聘去了上海的一家公司,认识了他师傅。然后就带着他一起混,一起跳槽。
目前他工作稳定,也小有成就,年薪约35万,已在上海定居,只是已经转行,不再从事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
最后是“我”~分享人,
陕西西安人,父亲中学领导,母亲是医生。高考走了狗屎运,考上了这所985院校,但入学后完全跟不上节奏,上课如同听天书,只能靠自己苦苦支撑。即便如此,高数、统计、离散等课程全部挂了个遍,也导致我对软件工程专业越来越不感兴趣。
大三时我就一直在思考以后要不要继续走计算机这条路。跟父母商量后,最终决定跨考其他专业研究生。
毕业后参加了心理学研究生跨考,但却以微弱的劣势落榜了。无奈之下选择了接受调剂,去了一所二本院校,好在自己比较努力,读研期间发表了多篇期刊,之后顺利入职一家少儿编程教培机构。
软件工程
机缘巧合之下,我萌生了继续跨专业读博的念头,于是报考了北京某211院校的经济学博士。
现在我又重回校园,凭着交叉学科的背景,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研究方向,导师也十分支持我,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源。
这就是我们寝室4人毕业6年后的去向和发展现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