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经历坎坷,历尽磨难,他所留下的千古绝唱数不胜数,但我最欣赏的还是《登高》。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充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矛盾。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经历了颠沛流离,内心十分痛苦,可是他仍要顽强地苟活下去。
因此,在诗人的笔下,秋天是肃杀凄凉的,自己也是疾病缠身的,不似少年登高时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气风发。这种悲壮苍凉的意境,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杜甫这篇千古佳作。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抒情,而诗人想要抒发的感情往往又托寄在形象里面。本诗的前两联就都是在做一件事,描写形象,也可以说是景象。其中,颔联还成了千古名句。
先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雄浑高远,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登高秋景图。
展开全文
急呼的秋风,辽远的天际,空旷的山谷中回响着猿类的悲啼之声;清澈的潭水,寒冷的沙洲,鸟儿在上面来来回回往复盘旋。
诗以写景为开端,十四个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恰到好处。“天高”、“沙白”、“猿啸”、“鸟飞”,都是夔州三峡秋天的典型景色,写进诗中,生动形象,让人觉得仿佛身临其境,代入感很强。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跟首联同样的字数,而描写的意象却少得多,但是却当之无愧成了这首诗中的名句C位。
“无边”形容落叶飘飞的广阔,“不尽”表示江水奔流的长久。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滔滔不绝的江水奔腾不息地向东流去。
漫天的落叶,让人顿生萧瑟苍凉之感,而不断流逝的江水,则让人产生岁月沧桑之感。
落叶和流水这两个意象都十分简单和常见,但是到了杜甫的笔下,却产生了不一般的效果,二者有机结合,将诗人内心的悲凉哀愁之情表达得出神入化。
接下来,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出了杜甫的漂泊羁旅和艰辛困顿。
“万里”“百年”,体现了诗人长期四处辗转、羁旅异乡的人生经历,“悲”“独”二字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飘零之感,孤独之情。为了建立功名、实现抱负,诗人不得不离开家乡,然而,几十年匆匆而过,却仍然是一事无成,再加上眼前的秋景萧瑟,他的内心不禁生出无限的悲凉之感。
颈联这两句诗直接抒情,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最后是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开始就连用四字“艰难苦恨”,可见诗人的艰辛、困难、痛苦、遗恨有多么深重,将本就萧瑟悲凉的诗篇渲染得更加沉郁落寞。
正是因为诗人经历了太多艰难苦恨,所以他两鬓的白头发才越来越多,因此是“繁霜鬓”。
尾联中“新停”是“刚刚停止”的意思,为什么诗人要暂时放下手中的浊酒杯呢?这是因为诗人看着眼前的秋景,心潮翻涌,思绪难平,陷入了对自己生平的沉思之中,暂时没有心情饮酒了。
诗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复杂多变的。二十四岁的杜甫望岳,震撼于泰山雄伟巍峨的景象,心中豪气顿生,但是五十五岁的杜甫登高,面对着萧瑟秋景,内心就只剩无限悲凉了。
除了景色本身,更重要的是因为诗人的心境不一样了。二十多岁的他,内心有无限理想抱负,未来可期;五十多岁的他,经历了重重磨难,就只剩下对岁月的一声长叹了。
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反而是一以贯之的。正是因为少年时的希望太大,老年时的失望才更大。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杜甫,才是真正的他,他并非只是一个刻板固定的文人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