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自我遵循的原则

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自我遵循的原则(如何理解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8-30 19:35:52 浏览3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如何理解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本我可以看成一个贪婪的婴儿,遵循快乐原则 ,追求最原始愿望的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它会约束本我对欲望的满足,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 ;而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他的功能是监督自我对本我的约束 说白了可以叫良心;

举个例子:当你很饿 但是没有钱 什么都没有 看到一家面包店 本我会产生想吃的冲动 不计后果 而自我会理性的分析情况 克制这种冲动 作出适当的行为处理情况 自我可能告诉自己 再忍一忍或者是用礼貌的交谈活的食物 超我会督促自己 偷东西是不对的 是违法的 会受到惩罚 所以本我自我超我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格

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也称无意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有很多觉察不到的、隐秘的情感、愿望和冲动。他在晚年又进一步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

本我,与生俱来,遵循快乐原则。完全隐藏在潜意识内部。

超我,是父母教育和社会规则的内化,遵循道德原则。超我并非完全在意识之内,仍有我们难以觉察的部分隐藏在潜意识中。

显而易见,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存在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是由自我来调节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一部分能被意识到,但大部分仍存在于潜意识。自我责任重大,不仅需要兼顾内心的本我和超我,还要考虑外部现实的要求,承担着一仆三主的工作。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本我,自我,超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病症的产生.

如何分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为奥地利神经科医生,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他通过精神分析法观察人的行为,创建了性心理学说。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结构理论和发展理论两个方面。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 是人格最主要的部分,是潜意识欲望的根源。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2.自我 是大脑中作用于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功能是在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控制发生对抗时进行平衡。自我考虑现实,遵循唯实原则。

3.超我 为维持社会准则的一种特殊结构,属良心和道德范畴。

本我相当于人的本来面目,自我相当于现实中的我,超我相当于理想中的我。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口欲期 1岁以前,此期原欲集中在口部。婴儿的吸吮和进食欲望若能得到满足,可带来舒适和安全感;若未得到满足或过于满足则会造成人格的固结现象,从而出现日后的吮手指、咬指甲、吸烟、酗酒等。

2.肛门期 1~3岁,此期原欲集中在肛门区。健康的发展建立在控制排便所带来的愉快经历上,从而养成讲卫生、有秩序的习惯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固结则会造成缺乏自我意识或自以为是等。

3.性蕾期 3~6岁,原欲集中在生殖器。健康的发展在于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建立起性别认同感。固结则会造成性别认同困难或难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潜伏期 6岁至青春期,此期孩子把性和攻击的冲动埋在潜意识中,而将精力集中在智力和身体活动上。愉快来自外在的环境,固结则会造成压迫或强迫性人格。

5.生殖器 青春期开始后原欲又重新回到生殖器。但青年人已将注意力又从双亲转移到自己所喜爱的性伴侣身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生活。若此阶段失败可导致个体出现身心方面的功能失常。

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

我们生活的时代复杂多变,积极的一面是人类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顶峰。暴力、贫困、癌症等问题日渐被消灭;教育、医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消极的一面则是,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裂的局面——各种主义划地为营,凡事非得辩出个谁对谁错才肯罢休。

而近日来,媒体上的某些争辩简直令人头晕脑胀。而这种“不管做什么都要赢”的观念似乎在人群中也变得越来越流行。这种观念不仅没有以辩证思想、善意主张或是客观证据为原则,也不要考虑全体人类的发展前景,反倒是宣传了一种“为求胜利不求手段也是可以接受的”观念。

一个值得玩味的悖论是这样说的:越是克制自我意识的,就越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要知道,人们会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所谓的“自我提升”对实现目标的阻碍——即使你所设定的目标就是为了自己。

“Ego(自我)”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洛依德提出来的三个关于“我”的概念中,剩下两个分别为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Ego” 一词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在本文中,“Ego”的定义为:个体渴望看到自己永恒的、积极的内心需求。这毋需怀疑,因为自我可以是我们最强大的资源,但它也可以变成我们最可怕的敌人。

一方面,人类最基本的自我觉悟、自我反省以及自我控制,这三者对于个体最终能达成目标都缺一不可;另一方面,Ego却会不惜一切代价,将我们与过去犯下的错误划清界限。一名心理学家说过,Ego会创造出一个“采取自我防御机制的动物园”。本文就认为这些看起来积极的防御机制恰恰就是 “Ego” 。

一个惹人烦的“Ego”常常令人花费大量时间在自我防御上,搞得好像真有“自我”这回事似的。我们的“Ego”会竭尽所能来维护自己的主张,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原本设定的目标反倒受到蒙蔽。看着似乎有些矛盾的是,相比起一味叫嚣着要自我提升,实际上能让你的“自我”平静下来反而会对拥有幸福、成长、效率和健康的自尊更为有益。

这里要做更多解释的是,安静的Ego与沉默的Ego并不是同一回事。过度压抑导致Ego彻底失去其原有功能,对个人或世界都没有任何好处。安静的Ego真正强调的其实是“平衡”与“一体”。正如维蒙特团队人员所说的:

当Ego的音量被调低时,它就能像聆听自我一样聆听他人的声音,进而人们就能采用一种更富人性和同情的模式来看待生活。


采取自我安静的生活方式能令人将注意力放在平衡自己与对他人的兴趣上,让人能产生自我觉悟、相互依存的身份认知,并在同情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成长。

让Ego保持安静的意义在于让人减少对他人或是自己的抵触情绪,却而代之的是更为包容的态度。让Ego保持安静同时也让人不会失去自我或是产生否定自己有从他人那获得尊重的需求。也就是说,让人变得能在包容他人的同时,拥有找寻真实自我,并不被自恋想法和求生欲望冲昏头脑。

安静的Ego也包括健康、积极的自尊心,能认清自己极限与承认不足的能力。让人不需要时时刻刻想着要如何给自己辩护,同时也让人对自己的能力持一个坚定的态度。

维蒙特提出,安静的Ego由以下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特征共同构造了一种自我与他人相互平衡的全局立场。

分离的意识:安静的Ego意味着你对当下持有认真、谦逊的态度。你对事物的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都能给出一定的判断,而这个判断与现实接轨,不会被轻易受自我的情绪左右。这意味着在你接触到一些有关自我或是他人的新鲜信息时,你会愿意理性地去接受这些信息而不是一味地为自己进行辩解。与此同时,你还会为以往的想法与过去的感情作客观评价,进行适度调整,从而指引当下。

包容的身份认知:对安静的自我来说,平衡与包容自我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因为这意味着你需要打破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认知屏障,并对人性产生深刻的理解。谨慎思考与意识独立有助于你对自己以及他人进行身份认知判断,尤其是在因观点不同而引发的争论中。假如你能做到不是尽想着自己,而是包容他人,那么你就能成为一个乐于合作并富有同情心的人了。

换位思考:通过对他人的观点展开思考,安静的自我能使人不再只是关注自身。这样就能帮助你提高你的同理心与同情心。换位思考与前面提到的身份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激励,协同发展。举个例子,只有当你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的意义,你才能有机会去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与站在他人的视角思考。

成长式思维模式:在你拥有安静的自我时,你的视界可以拓展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中,从而对自己的每个行为将产生的长远后果给出带有批判性的认识。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只活在当下,也像从前那样把某些现行的争论看作是威胁。却而代之,这一切将变成你漫长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只有在你怀有这样的态度时,你才能获得更多换位思考的空间,而成长式思维模式与之前的独立意识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以上所说的这四个特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同属一个自我系统,是其不同的组成部分。

作者:Scott Barry Kaufman

(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