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中国邮政的快递车停在了甘肃通渭县大山里的一处工地上。
快递员兴奋地拿出了录取通知书,双手递给正在搬砖的男孩魏凯伦。
魏凯伦摘下手套,又用裤脚擦了擦手,紧张地接过快递,“国防科技大学入学通知书”十一个大字映入眼帘。
收到通知书后,两行热泪从魏凯伦的眼角落下,这个面色黝黑的小男子汉,此时高兴得像个小朋友一样。
从此刻起,这个寒酸家庭的命运将彻底改变。
在山里长大的魏凯伦,激动地跑到山顶含泪喊道:“山,山,我走出去了!”
魏凯伦向深山告别的这一幕,令无数网友不禁落泪。
如今6年已经过去了,魏凯伦这个当年在工地上收到大学通知书的男孩,过得怎么样了呢?
展开全文
寒门贵子,读书改变命运
2016年3月22日,魏凯伦和父母早早地来家邻居家等候。
魏家孩子众多,夫妻俩收入又很微薄,以至于买不起电脑和智能手机,要想查询高考成绩,只能去借用村里人的。
十年寒窗苦,魏凯伦的付出终究迎来了回报,他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
无数个清晨的闻鸡起舞,多少个星夜的通宵达旦,在这一刻都化成了幸福的泪水。
上学
查询完成绩,就应该考虑报志愿的事情。
对此,魏凯伦没有太多的迟疑,果断地选择了国防科技大学。
魏凯伦的父亲就是一名军人,他在儿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绿色的种子。
受父亲的影响,魏凯伦自幼立志参军报国,所以军校是他不二的选择。
军人
魏凯伦又有620分的佳绩傍身,他想:既然要报军校,就一定要报最好的。
所以,魏凯伦在第一志愿一栏毫不犹豫的填上了国防科技大学。
填报完志愿后,接下来就是忐忑的等待。
魏凯伦觉得尽人事,听天命,不论结果如何拼搏了就不后悔,或许来日可期,但还是要着眼于现实。
魏凯伦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
他找出了高中的校服,穿上妈妈纳的布鞋,来到了建筑工地。
没有一技之长的魏凯伦,只能靠着一把子力气搬砖。
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干到太阳落山,也不过50元的工钱。
虽然工资不高,可魏凯伦已经很知足了。
爸爸妈妈埋头苦干养活自己这么多年,如今终于可以帮他们减轻些压力,想到这里魏凯伦搬砖的劲头更足了。
魏凯伦所在的甘肃通渭县,曾是全国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遍布黄土沟壑,交通不便,农作物生长不佳。
魏凯伦是家里的长子,底下还有弟弟妹妹。
魏凯伦的父母除了要供养孩子们读书上学外,还要照顾双方的老人。
魏凯伦的爷爷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而报销的很少。
为了满足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魏凯伦的父亲不得不背井离乡,跟着几个朋友远走新疆打工。
吃药
他心疼来回的路费,经常两三年才回家一趟。
魏凯伦的母亲就在家里操持农活,农忙结束后,她就跑去兰花寺学校里的食堂给学生做饭。
魏母要负责孩子们的早饭和午饭,每天三点多钟她就要起床,翻越崇山峻岭去到工作地点。食堂在学校是有宿舍的,可魏母坚决不住,因为她还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种地除草喂猪。
大山
魏母常说:“苦点就苦点吧,只要孩子们能有出息就好。”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作为长子的魏凯伦从小就特别懂事,做完作业他就抢着帮母亲一起去地里干活,还会给弟弟妹妹做饭、洗衣服,照顾爷爷的饮食起居。
儿子的乖巧,魏母看在眼里,“你去看书吧”就是她对儿子的关爱。
在魏母看来,要想改变家庭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这些话不用母亲说,魏凯伦也是知道的。
魏凯伦家离学校很远,要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
魏凯伦也想和同学们一样,在学校住宿。
二三百的住宿费并不算贵,可对于魏凯伦的家庭而言,这是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大山
老师为了照顾魏凯伦,允许他可以不上早自习。
但天生要强的魏凯伦,怎么会甘心自己少学知识。
同学们六点半起,那他就五点起。
起床后简单洗漱,拿上母亲早已烙好的饼,在月光的陪伴下,踏上了求学的征程。
从小学到高中,他都一直骑着爷爷年轻时买的那辆错换大杠,穿梭在一望无垠的黄土岭上。
与其说是骑车,倒不如说是推车,曲折蜿蜒的山路哪有那么多的一马平川。
从家到学校的这10几里路,有寒冬腊月,也有酷暑炎夏。
凛冬来临,呼啸的北风卷积起漫天的沙尘,吹得魏凯伦睁不开眼。
夏日将至,毒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铺满了黄沙的山野,就好似随时会喷发的火山。
尽管求学之路艰难,可魏凯伦从未想过放弃。
魏凯伦日复一日地穿行在山坳的小路上,他不知道这样的路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尽头。
魏凯伦说:“我走着走着,真的就走够了,我打定主意一定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
大山
所以,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才会激动地在山巅大喊:“山,山,我走出去了!”
这是魏凯伦梦想的实现,相信也是无言的大山对它的子孙的期盼。
巍峨的山峦不能阻挡魏凯伦前进的脚步,可现实的生活却可以遮住寒门学子通往未来的路途。
刚上高中的那年,魏凯伦就在家里辍学了几天。
高中并非九年义务教育,所以需要少量的学费。
可那一年,父亲的工作不好干,弟弟和爷爷又相继生病,上幼儿园的妹妹也需要钱。
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给他支付学费,魏母说要问亲戚朋友给他借。
千儿八百地在如今的社会算不得什么,可魏凯伦绝不愿自己再给家人增添压力。
他想着先在家照顾家人,然后再出去打工,赚来的钱供着弟弟妹妹读书。
反正都是一家人,只要一人有了出路,整个家庭的面貌就会发生改变。
魏凯伦憨厚老实,学习成绩又好,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不愿让这个好苗子白白浪费,于是组织捐款,不仅给魏凯伦凑够了学费,还多出一部分来用于魏凯伦家的日常开销。
知恩图报的魏凯伦,一个个地记下了老师们的名字,他发誓来日得志,必将加倍奉还。
所以魏凯伦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给老师拨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老师得知消息后,也替魏凯伦感到开心和骄傲,并叮嘱他一定要混出个样来。
捐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鲤鱼跃龙门
若说最幸福的,还是魏凯伦的家人,他的父亲在得知喜讯后,立刻向老板请了几个月的长假。
老板问他原因,魏父如实相告,老板从保险箱里取出了两千元钱,递给魏父。
魏父很诧异,老板说:“这是给你的路费,还有给咱儿子的奖金。”
这是老魏回家心情最舒畅的一次,原先他回去,基本都是因为家人生病,这次回家,则是儿子金榜题名。
一向不善言谈的老魏,刚一见魏凯伦就激动地抱住了他,拍拍他的后背说道:“苦心人,天不负,你这终于是鲤鱼跃龙门了!”
老魏请了这段长假,就是为了能亲自送儿子去上学校。
魏凯伦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用父亲送了
可他终究还是没有拗过父亲。
老魏执意送儿子,不只是对自己放心不下,更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
当年在部队里,老魏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如果当时家里条件好,他能多上几天学,就不会早早地转业回乡,或许,家里的境况就会有所转变。
而且,国防科技大学是中国军校的顶流,老魏早就想来这里看看现代军人的风采。
只是家里没有条件,平日工作又忙,如今儿子成了这里的学生,他当然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于是,魏凯伦在父亲和弟弟的陪伴下,跨入了大学的校门。
父子三人在门口照了张相,老魏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说:“你以后也要像你大哥一样争气。”
叮嘱完小儿子,老魏又转头嘱咐起大儿子。
他语重心长地说:“被子要叠的四方四角和豆腐块一样,被子能叠好,别的事也一定能干好。”
父亲的话,魏凯伦记在了心里。
头一次走出大山的魏凯伦,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陌生。
一直以来,他都坚信学习就是一切,学习好了也能改变一切,因此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班里最用功的那一个。
来到大学后,魏凯伦发现生活绝不止学习那么简单。
刚进入新环境的魏凯伦,一时间难以适应转变。
除了叠被子,还有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
以前的他在大山里,可以粗犷可以不拘小节,如今的他在大学军营里,就必须遵从军纪校规。
入学伊始,魏凯伦经常被领导训斥,不是衣服没穿好,就是物品没有摆放整齐。
原本魏凯伦觉得能吃苦是自己的特长,进了队伍他才发现,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比他能吃苦。
魏凯伦觉得不论自己怎样努力,都不如战友,也无法让领导满意,因此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直到有一次,魏凯伦因为没系好鞋带被班长踹了一脚,他才真的明白,不是自己做不好,而是根本没想做好。
转变思想的魏凯伦,开始努力地适应军营中的环境。
他想起父亲所说的:“把被子叠好,别的是一样能干好”。
魏凯伦明白要从小事做起,想成为令家人骄傲的孩子,就要勇敢奔跑。
魏凯伦的能力在日积月累中渐渐提升,他的综合素质也从原先的垫底,慢慢成为佼佼者。
从大山来到大山去,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四年的军校历练,让魏凯伦从一个山区的毛头小伙,当上了合格的军官。
2023年毕业分配,魏凯伦在申请书上写下:新疆、边远艰苦地区。
当年魏凯伦刻苦学习,为的就是走出甘肃大山。
毕业分配后,魏凯伦却又选择了更西北的深山。
要知道,魏凯伦毕业时的成绩是全系第二,他可以任意挑选几乎所有的大城市。
但魏凯伦没有选择车水马龙,他还是更爱静默无言的高山。
军校的四年磨练的不只是魏凯伦的身体素质,更是他的心智。
他说:“对我而言,这不是‘重回原点’,而是新的起点。”
魏凯伦在申请理由上,慷慨地写下:
“我要到艰苦的环境中,在男裤的条件下历练自己,提高能力,磨炼意志,立志贡献国防,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魏凯伦的铿锵,令军队的领导极为赞赏,他也如愿以偿地去了新疆,在无人问津之处静静地守护山河无恙。
“一寸山河一寸血”,六年过去,魏凯伦成了守护一方疆土的勇士。
他头顶的天更高,脚下的路更长,他搬砖的手,是擎起祖国钢铁长城的脊梁。
自魏凯伦入学的那天起,他的家庭就发生了变化。
魏凯伦就读后,他的父亲在年底就辞去了在新疆的工作,于通渭县城找了个小营生。
因为不需要生活费,魏凯伦就把下发的津贴打回老家,以供弟弟妹妹上学用。
2023年大学毕业后,魏凯伦分配到了新疆喀什,刚进连队就被授予了中尉军衔,享受正连级待遇。
初出茅庐的魏凯伦兢兢业业,尊重前辈,很受下属和长官们的喜爱。
如今已是2023年,魏凯伦已经适应了南疆的生活,他的工作也变得愈发出色,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就能有所提升。
这些年,魏凯伦家里的生活有了明显的起色,父母在县城开了间门店,弟弟妹妹也都跟着去了城里上学。
魏凯伦走出了家乡的大山,他的父母亲人也跟着他,一同告别了艰难。
像魏凯伦这样的家庭,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读书就是他和家人唯一的出路。
魏凯伦从山里走来,又向更高的山走去。
山还是山,可少年不再是当初懵懂的少年。
在魏凯伦的眼中,高山不再是束缚,而是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