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为图喜庆、讨个吉利,每逢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包括街边商铺、企业单位的大门口都会贴上一幅字体或俊逸、或清秀、或霸气的春联。甚至对于许多喜欢写书法的朋友来说,自己还会忙不迭地给人写春联、送春联。
可以说,春联是包含中国历史、文学、民俗等在内的文化符号。当然,由于社会制度、民众思想的演变,再加上外来文化的融合,春联在今天来看,更多是一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精神载体。要知道,其实在古代,出一幅对联其实是非常讲究的。
首先,我们来整体回顾一下春联的起源与发展史。迄今为止,关于春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所谓桃符就是一种用来辟邪的符画,会被贴在家门外面,可以防止不干净的邪祟入侵;另一种是说春联来源于春贴。春帖主要是逢立春之际,被人贴在门上的字符,多写“宜春”一词。
然后慢慢地演变成了后来的春联。不过不论哪种说法,有两层意思始终没变,一个是祈福,希望在新的时节有美好的事物发生;一个是为辟邪除灾,让不好的东西远离自己和家人,这也是春联兴盛起来的主要原因。
展开全文
要说春联真正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还得回溯到明清两代。从明代开始,春联便被大力推广了起来。到了清代,文人墨客们更加注重春联的精神内涵与艺术格调,赋予了春联真正的思想性。以红色为背景,也是在人民看来,红色的纸联贴在木门砖瓦上,更显生机,颇有兴旺祥瑞的意味。
由于春联的内容既能满足文人雅士的创造情趣,也能满足市井百姓的祈愿需求,世世代代的国人对于春联的热情始终高涨。当然,每户所挂的春联也未必都是经自己之手而写的。
比如,在古代,如果是官宦人家或有一定地位的读书人家,在写春联的时候会先备好红纸、研磨好的墨水,然后气贯长虹、行云流水般完成春联文案;如果是普通百姓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会直接拿自家酿好的酒和一斤肉作为酬劳,请当地的秀才或教书先生来写春联。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于现代人而言,即使不会书法,也可以在商店、地摊买来印刷好的春联,而且形式还多种多样,甚至还配有特色图纹。但真要讲究起文化感和韵味,还得是在大红纸上手写的更值得细品。
不过要提醒诸位的是,作为现代人,由于对古代传统文化了解的较少或不够透彻,以至于在春联的创作上,常常会犯禁忌类的错误。比如,春联的内容虽然强调要上下联词组相同、词性一致,但要避免产生语义或词义相同的情况。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两句就犯了上述所说的错误。因为上联已经有了“通四海”,代表了范围之广,下联里同样是说范围广的“达三江”就没必要再出现了。
希望大家在创作春联的时候,可以多揣摩一下古人所写的经典范例,以免出错给人看笑话。
往期精彩内容
此墓历经百年盗掘,专家抢救出五千件文物,总价值可买下一个小国
古代没有飞机动车,春节时如何回乡?其实有“高速”和简化版高铁
“三英战吕布”中的刘备,武力水平究竟如何?不逊任何当世名将
诚嫔钮祜禄氏:13岁入宫的罪臣之女,成为清朝唯一被淹死的妃子
二战时,苏联女兵为何不穿裤子,却穿短裙上战场?原因很简单
参考资料
闽南网、央视网
申明
题/古代春联到底有啥讲究?名称种类包罗万象,有一禁忌现在常犯文/寻历史真相配图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源于网络,侵删盗用警告/本账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做伸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