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 吴江 苏州 美好生活 变迁

苏州吴江三代人的婚礼变迁,不变的是人们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7 17:53:02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苏州吴江三代人的婚礼变迁,印刻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变的是人们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老法头”的婚礼

外婆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旧社会,12岁当家,16岁结婚。婚礼仪式比较繁复,是传统的中式婚礼。 婚礼当天,申时一到,男家就摇大船去女家讨新娘子。迎亲船用芦扉搭了船篷,船篷四周盖着大红布,船头中央装点了一朵大红花,热烈喜庆。

迎亲船穿行在逶迤的河道里,一路锣鼓喧天,阵阵鞭炮声响彻云霄。迎亲船到了女家,迎亲队直奔廊屋门迎接新娘子。新娘子一身头顶红盖头的花裙花衣,即凤冠霞帔,迈着轻盈的步伐款款而出,头上垂下来的步摇和流苏叮当作响,摇曳生辉。这身行头,有钱人家掏钱买,没钱人家直接租。新娘子一出门就被搀入大花轿抬上大船,再搀入船舱入座。不管哪个季节结婚,新娘脚底永远摆放着热脚炉,寓意嫁到夫家“热脚(日子)好过”。

中式婚礼上的新郎新娘

迎新队里男方小兄弟们手快脚快,将一件件嫁妆小心翼翼搬至船内。嫁妆大都是木制的,有面盆、脚桶、马桶、提桶等,另外还有几床被子,被子里藏有红蛋和红纸包扎的雪片糕,是娘家人的美好祝愿,希望新人相亲相爱一辈子。

展开全文

嫁妆

新娘子迎回家,亲眷朋友偕老带小前来道贺吃喜酒。第二天是婚礼正日,要吃喝一天。第三天,新婚夫妻回娘家,称为回门,需早去早回,一般“不作兴”(不适合)在岳家过宿。

这就是江南水乡“老法头”的婚礼。

20世纪70年代的婚礼

父母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结婚在70年代初。母亲的嫁妆很简单:脚桶,马桶,箱子和被头。男方需备齐“四件套”,即羊毛皮棉袄、骆驼绒隔衫、头绳衫和一条毛货或华达尼裤子。这是每个适龄男子讨“家婆”(老婆)的敲门砖,条件再差的父母也会想方设法为儿子备好。若没有这“四件套”,姑娘父母大致不会同意嫁女儿。

陪嫁箱子

陪嫁被子

结婚前夕,父母拍了结婚照,意味着亲事已定。父母是平望人,他们专门乘车去盛泽拍结婚照,因为那个照相馆拍得好,是那个年代的“网红”照相馆。照片是黑白的半身照。照片上,母亲扎着一条麻花辫,浅笑盈盈。父亲目光炯炯,笑容灿烂。

20世纪70年代的结婚照

父母那个年代流行了一阵子集体婚礼。农村的集体婚礼一般在大队大会堂举行,由大队书记和妇女主任主持结婚典礼。书记大致说些祝福的话语,妇女主任郑重其事地提些计划生育的要求。一对对新人,带着半分羞涩,在大家的簇拥和恭喜声中,各自回家举办酒席。

20世纪70年代集体婚礼

那个年代,生活困难,仅凭一家之力操办一场比较体面的婚礼难如登天,“行人情”是民间最朴素的融资方式。亲眷朋友一进门,自觉掏出红包。负责收礼金的通常是家族里德高望重、识文断字的长者,他们会当面打开红包,清点数目后记录在册,以便今后礼尚往来时作参考。

20世纪90年代的婚礼

到了20世纪90年代,“70后”的姐姐结婚还是用船,但已不再是木船,而是挂艄机船,水泥的。开起来“突突突突”,劈波斩浪,声势浩大,速度飞快。 男方到女方家讨新娘子,进大门第一道关卡独揽在新娘和她的伴娘手里。女方代表会对新郎提各种要求,诸如给老婆倒洗脚水、给老婆捶背等。娶妻心切的新郎自然满口答应,俯首称臣。

20世纪90年代的婚礼

那时的婚宴一般设在家里,流行“炒头”,请经验丰富、有口碑的乡村厨师上门来做。菜品必备“四完卵”:完卵鸡、完卵鸭、完卵蹄子和完卵鱼,寓意婚姻圆满,荤菜素菜随意搭配。主人家精打细算,尽量把酒席办得体面风光,让亲眷朋友满意而来,乘兴而归。酒席上剩下的一些鸡鸭鱼肉,大家分一分兜着走,也算是那个年代的光盘行动了。

来源:吴江通微信公众号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静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