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 唐三彩 佳作 气象 写真

唐三彩:古代艺术佳作 盛唐气象写真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7 17:08:04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它有生动的造型、缤纷的色彩、华丽的外表,它是大唐盛世的象征,但唐代的典籍和后来的古代文献中都不曾见到对它的记载。它长久地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一个偶然的机遇,它被世人发现,旋即为人们所喜爱,并被顶礼膜拜。它,就是唐三彩。

2008年,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洛阳市为数不多的“国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1最早在洛阳被发现

“生于苏杭,葬于北邙。”在古代,洛阳北部的邙山因为土厚水深、风景优美而成为人们十分向往的长眠之乡,从而在邙山留下了成千上万座古墓葬。

20世纪初,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修到邙山脚下,施工人员从古墓中挖掘出大量的彩色陶俑。当时,大家对这些陶俑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挖到陪葬用的明器不吉利,遂当场将其砸碎。

后来,洛阳一些古玩商将这些彩色陶俑送往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一些做古董生意的商家以独到的眼光打量着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彩色釉陶,详细询问了这些彩陶的出处之后,便很有把握地断定,这些带釉彩陶是唐代最为流行的艺术品。

展开全文

国学大师罗振玉、王国维等也很快发现了它的价值,这种彩色釉陶得到他们的高度重视和赞赏。这类带釉彩陶的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遂被命名为“唐三彩”。

就这样,唐三彩首先在洛阳被发现,很快受到古玩商和普通民众的喜爱,成为古玩市场上的抢手货。

2是明器,更是实用器

自20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河南、陕西、甘肃、河北、北京、天津等10多个省、直辖市的墓葬和遗址中都有唐三彩出土,其中尤以唐代东、西两京洛阳、西安出土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这两个地方出土的唐三彩数量多,釉色绚丽,是唐三彩的代表。一些地区还发现了烧制唐三彩的窑址,主要有河南巩义的黄冶窑、陕西铜川的黄堡窑等。

同时,全国不少专家学者也通过研究,逐渐拨开了笼罩在唐三彩身上的历史迷雾。

专家介绍,唐三彩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唐代彩色釉陶器的总称。它烧制于唐代,所烧作品主要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俗称“唐三彩”。实际上,三彩陶器的颜色不止三色,还有蓝、赭、紫、黑等色。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馆长余扶危是唐三彩研究专家。他根据唐三彩的出土情况,将唐三彩的历史分为初始、繁盛和没落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为初唐的高宗时期;繁盛期为武则天时期至开元天宝年间;开元盛世之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们无暇生产、购买唐三彩,唐三彩很快进入没落期。

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到了北宋及以后几个朝代,唐三彩工艺复活,产生了宋三彩、辽三彩和金三彩。

明清时期,虽然三彩器物越来越少,但三彩工艺并未失传。明清时期的殿堂、陵墓、寺庙都用琉璃制品装饰,其实,琉璃与三彩制作技艺基本相同。

因为唐三彩多出土于墓葬中,许多人误认为唐三彩是专门用于陪葬的一种明器。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随着考古发掘实物的增多及对烧制唐三彩窑址的大规模发掘,唐三彩的实用性愈来愈明显。现在已经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即唐三彩既是明器,也是生活实用器,后者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大大超过前者。

至于唐代的典籍和后来的古代文献中为何没有关于唐三彩的记载,仍是个待解之谜。

3盛唐气象的真实体现

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代表性艺术,其造型的饱满敦厚、丰腴端庄,色彩的酣畅淋漓、绚丽多变,装饰的极妍尽美,无不折射出一种大唐帝国盛大欢腾、热烈开放的气象。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蔡运章介绍,各地出土的唐三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总结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人物俑、动物俑和器具三大类型。

蔡运章说,从制作工艺上来看,唐三彩工艺精湛、生动逼真,特别是各种俑,更是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就拿人物俑来说,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人物,都塑造得表情生动、各具风姿:文官俑多峨冠博带,神态安详谦恭;武士俑大都形体高大,面目凶恶;贵妇俑神情端庄,恬静安详;少女俑则飘逸俏丽,身姿窈窕;侍女俑面目清秀,态度谦恭。

另外,唐三彩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俑,即胡人俑和骆驼俑,它们是丝绸之路的产物。通过它们,后人依稀可以看到当时“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丝路贸易风情。

在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夏挽群看来,把三彩作为唐代艺术的象征,不仅在于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处在从陶到瓷、从单色到多彩衍化的关键点,可以聆听到当时科技进步的脚步声响;也不仅在于那时的工匠表现出的惊人的艺术洞察力和表现力,使其作品充盈着文化的张力;更重要的是它像一缕远古吹来的风,携带着那个时代的历史、思维、信仰、风尚和审美,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在中国元素中透出异域风情,折射出那个时代文化开放、包容、吸纳、融合的力量!

4仿古唐三彩是这样烧制的

20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后,很快成为古玩市场上的抢手货。因为供不应求,一些古玩商便带着出土的唐三彩,来到邙山上一个名叫南石山的村庄,让村民们仿造唐三彩。

原来,该村不少村民烧砖瓦窑,掌握了烧制琉璃瓦件和脊兽的技术,而这与烧制唐三彩技艺异曲同工。根据古玩商提供的“样品”,一些村民进行唐三彩的仿制,这就是洛阳仿造唐三彩制品的肇始。

如今的洛阳唐三彩研究院院长、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水旺就是南石山人。20多年来,他主攻仿古唐三彩的烧制,制作的高仿唐三彩甚至连专家也难辨真伪。

高水旺介绍,唐三彩是经过两次烧造而成的,先是将高岭土原料碾碎放入澄泥池中浸泡、沉淀,制成泥浆,在作坊中制坯做成各种器物后,入窑进行第一次素烧。素胎烧成后取出上彩釉,再入窑进行釉烧。

“与古代其他品种的陶瓷器相比,色彩缤纷、绚丽夺目是唐三彩的最大特点,这主要得益于唐三彩丰富的釉料。”高水旺说,三彩釉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氧化铅、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等,能配制出白、红、褐、黄、蓝、绿、黑等颜色,再将其混合调配,能调配出翠绿、深绿、嫩绿、墨绿、黄褐、藏蓝、褐红等各种复合色,这些颜色的釉料经过烘烧,加上釉面的自然流动,就可以在器物表面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

制作仿古唐三彩还必须掌握走旧(又称做旧)工艺。新制作的唐三彩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新”变“旧”呢?专家介绍了其中的技巧:在唐三彩釉烧结束,窑温降至50℃左右时,把产品从窑内取出,马上用稀硫酸洗刷一遍,把釉色的亮光腐蚀掉;然后用加工好的白立土泥浆进行多次摩擦,再埋到地下腐蚀,时间越长越好;腐蚀好的产品从地下挖出后,将土锈擦掉,这样一件仿古唐三彩就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