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自珍 安能 寸心 苍穹 不能

龚自珍: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7 15:13:02 浏览2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中说:

道力战万籁,微芒课其功。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相彼鸾与凤,不栖枯枝松。

天神傥下来,清明可与通。

返听如有声,消息鞭愈聋。

死我信道笃,生我行神空。

障海使西流,挥日还于东。

其中“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一句,大意是,如果连自己的内心都管控不好,岂能应对好外部客观世界?

“心”是什么?“心”是精神之源,是信仰之根。在孟子看来,“心”分为四种: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若没有这“四心”,与禽兽无异。孟子还认为,在“四心”的基础上,人产生了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即“四端”,一个人只有不断扩充和培养自己的善端,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最终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在康德的世界里,“心”就是善良意志。因为康德认为,善良意志是先天的、纯粹的善,是无条件的善,这也就意味着善良意志扮演的是灵魂本体和精神源头的角色,即“心”的角色。同时,在康德这里,善良意志自然也就成为产生道德的基石。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认为“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在现实世界,人难免受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蒙蔽,必须不断提高修养,其中主要是要“发明本心”。

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人应当努力通过认知过程,使本性之良知走向道德之自觉良知。

面对外部客观世界,只有通过修“心”,克制内心中的欲望杂念,通过正心养性才能涵养品德,提升精神境界。《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礼记·大学》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如何修“心”,在具体路径上,应同时注重内修和外修两个方面。内修,就是要不断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不断反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外修,就是要知行合一,从具体言行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心存敬畏,实现人格自觉的内在约束。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修“心”是一件难事,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坚韧不拔。只有坚持修“心”,立根固本,才能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