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有关地域之间的玩梗,向来是层出不穷......
——或诙谐幽默的调侃;或摆事实讲道理的辩论。大家对此乐在其中,究其原因,往往是对那方水土有着深入骨髓的感情。
其中占据话题之巅的,要数潮汕与闽南。
它们恍如“两生花”一般,拥有着极其类似的风俗及语言体系,就连饮食喜好都如出一辙,但又彼此不甚认同,好似暗自较劲的两兄弟,成百上千年都争风吃醋不断。
而分属两者之一的“汕头”与“厦门”,便一度就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两地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几乎同一时间在清末开埠。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逐渐完成由古代农业社会向近代商业社会的切换。
可这时,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属清末开埠,汕头是潮汕的代名词吗?厦门又可以看作是闽南代表吗?
或许在不少人心中,汕头的确是潮汕名片,但厦门却并非闽南代表。这是为何?
要想理清这个话题,首先得先弄明白它们的历史......
汕头于当代大多数人心中,是否真为潮汕代名词?若确实如此,原因都有哪些?
厦门为何尚未成为闽南的代表?那心中“c位”的形象名片花落谁家呢?
展开全文
一、汕头为何成代名词?
在解析汕头是否成为潮汕代名词之前,首先得顺一下潮汕的定义。
通常提起潮汕,有“地理”跟“文化”两层含义。
前者默认包含:潮州、汕头跟揭阳,严谨些还要加一个汕尾;后者则是以古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及海外文化相融合而来的一种文化体系。
汕头从字面来看,紧跟在潮州之后。
——它的兴盛,主要得益于清咸丰八年。
对于华夏人民来说,这并不算一段光鲜的回忆,固步自封的清廷,因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汕头则以地貌之便利开辟为通商口岸,这是其崛起的契机。
在此之前,汕头在潮汕地区并不出名......
甚至在相当久远的历史时期里,皆划分在潮州的管辖范围内。
可随着海内外商贾汇聚一地,汕头各方面发展都非常迅猛,从城市化建设来看,新式工业、交通及电讯都日新月异地冲击着原本岁月静好的临海小城。
工商业的发展,更是给整个潮汕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汕头开埠的几年时间里,商号就多达4万余家,从事抽纱业的人员多达40万人。
恩格斯曾对汕头作出评价:“他认为这是远东地区唯一有点商业意义的口岸。”从结果来说:并未夸大,毕竟汕头港口的吞吐量已居全国第三位。
本身遵循岭南传统习俗生活的土著们,也开始适应这种洋气的新习惯。
如清末的汕头,许多人家日常饮食中,喜欢在招待客人时,用咖啡搭配现烤小饼干来替代茶水,佐料里也出现番椒、番葱等食材,并为了在时代潮流中站稳脚跟,大家积极学习西洋文化。
汕头一时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琳琅满目的工作机会及洋气时髦的消遣方式,吸引来更多年轻人奔赴汕头闯荡。
作为城市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人才在哪,哪就开启腾飞的二倍速,好比近些年的重庆、杭州与成都等地。
仅过了数年,汕头就后来居上,风头渐渐盖过潮州......
但此时名气尚未打出,最多不过潮汕及闽南等地看到汕头崛起的苗头,要说走红于全国各地,还得跟孙中山先生有关。
孙中山的起义,当时得到大量潮汕及海外商人的资金支持,清政府广发的通缉令上,就表示反贼是在潮汕悍匪的支持下要造清政府的反,这是“潮汕”这个地名头一次官宣。
清政府的本意,是希望让全国老百姓同仇敌忾,结果其早已民心尽失,反倒让一腔热血的同胞,对潮汕刮目相看,青睐有加的关注下,汕头就接连名声大噪。
待到民国,汕头更在多重文化的叠加下,融合出“新与旧”完美平衡的局面。
文化的传播跟发展,头一个息息相关的就是教育,可以说教育方式与内容,就是滋养大家心灵的土壤和清泉。
汕头兴办多所院校,推进中西结合的新式教育模式,从传承千年的儒学,更进为重视算学、化学及卫生学等,并引进素质教育跟职业教育。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开创女学之举,打破了当地千百年以来的“重男轻女”旧俗。
再加上通俗图书馆,及多达11家书局的先后成立,汕头文化氛围格外浓郁,新文学随着“五四运动”大放异彩,一批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纷纷在此创建社团、出版杂志,捎带连报业都蒸蒸日上。
但追新的同时,汕头却没有抛掉经历时间考验的文化宝藏,如汕头瓶内画、潮剧、潮州筝等,并通过移民传播于世界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汕头受到大量关注,先是设立专区,潮州成为隶属于此的县级市,改革开放后,汕头更变为经济特区,那在全国及世界来看,说汕头是潮汕的代名词,也就并非空穴来风。
可当地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一部分认为潮汕的代名词应该是潮州,另有人觉得要数揭阳。
——追溯历史的话,揭阳属于潮汕最早的政区代称,南越时就已有揭阳县,论资排辈就得是揭阳。
但持潮州是潮汕代名词的理由为:潮州虽定名比揭阳晚了700余年,可文化地基打的扎实。
就拿菜系举例,潮汕菜大家都默认是潮州菜,基本没人觉得会是汕头菜,以此类推,觉得汕头资历依然太浅,虽经济近百余年来发展迅猛,可谈起要当潮汕代名词还是不够格。
由此可见,单论清末开埠后的经济及新式文化发展,汕头已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潮汕代名词。虽然有不同意见,说是揭阳、潮州,但这也依旧属于能讨论的范畴,至于其理由也大体能够接受。
那厦门呢?厦门算不算闽南的代表?为何很多人不看好?
经济实力强大的厦门到底失色在何处?其跟闽南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二、厦门跟闽南的关系
如前文粗略介绍潮汕一般,闽南在地理方面常被叫做“厦漳泉金三角”。
——里面包含:厦门、漳州跟泉州三地。
闽南文化则是颇为久远且保存相对完善的体系,向来因与众不同被中外学者钻研着。
厦门按名字来说,排在漳州跟泉州之前,可正所谓番位不代表地位,厦门的确有不少人不将它当作闽南的代表,原因也来自方方面面。
首先还是追溯下历史。
厦门虽说很早就供人类居住,可一把推回先秦时期,在漫长的年月里,厦门都隶属于各县,极其默默无闻,就是一片安宁静谧的小渔村。
不管是经济、亦或是人才流动,厦门皆不起眼......
生活于此的人们,要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捕鱼谋生,要么就拎着包袱到泉州或漳州打拼,情况直到明朝才有所转变。
——明朝倭患严重,厦门因跟琉球一衣带水,走进了大家的视线,当时叫做嘉禾里,洪武二十七年,永宁卫将中、左两千户迁居于嘉禾屿,并建造厦门城。
自此之后,厦门就成为驻兵防御外敌的军事重地,位置很关键。
其对于整个闽南地区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地位,可经济却不温不火,毕竟发展经济还得靠商业,南来北往的商贾不太适合出现在厦门,因为人员流动性过高,就不利于备战。
转眼改朝换代,清朝统治时期,前期厦门并未有什么改动,依然就像炮眼一样对着当时的日本。
康熙年间,战备升级,一度将福建水师提督移到厦门,数年后,又把泉州府海防同知也搬到厦门,不难看出,这时的日本已经不容小觑,成为对清朝相当有威胁的存在。
因泉州府海防同知的迁驻,泉州的人才逐渐有了向厦门靠拢的趋势,逐渐改变仅是军事防御重点的地位。
待到雍正时期,随着分守兴泉道的来此,厦门迎来有史以来头一次经济起飞,变为集军事、政治跟经济三维一体的重心。
可就这么卯足力气的防御跟发展,清朝依然难掩颓败之势头,当鸦片战争轰开国门,《南京条约》的签订里,厦门就成为通商口岸,正式于道光二十三年的九月十一日开埠。
厦门虽说跟汕头同样被迫开埠,可大家伙对此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汕头原本并不打眼,也没有被郑重的当作军事重地,因此屈辱感不太强,人们对于来此经商的抵触感没那么大。
可厦门却被一本正经当作军事防御重地百余年,自清康熙开始,更隔三差五就提升战备等级,结果就像闭关修炼武艺数年的侠客。
本以为造诣超凡,却直接被人一招致命,这股心头火就怎么都压不下去。
因而,非必要就不在此经商,成为人们心底的默契。
就跟非暴力不合作一般,缺乏人心向背的动力源泉,厦门经济虽比从前有提升,但没有开埠对汕头的发展影响大,大家真想大展宏图,要么就选泉州,要么就去汕头。
并随着“万国租界”的签订,屈辱等级加倍,自诩刚正有骨气的文人,更不会来此发展与传播新文学,虽说传入许多西洋文化,可缺少提炼跟融合的过程,并未形成改变人生活方式和精气神的文化潮流。
反倒极其有价值的闽南文化,却因“万国租界”的建立,逐渐开始淡化。
一开始,中老年人依旧遵循闽南传统习俗,如听戏要听歌仔戏,盖房得是骑楼建筑,逢年过节更要按规矩祭祀及筹办仪式等。
可时间总是无情的锉刀,当时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无可避免的被“万国”文化和风俗侵蚀,在传统跟新式之间进退维谷,逐渐变得缺乏特色,日益乏善可陈起来。
直到新中国建立,厦门作为福建省辖市,原本或许会有耳目一新的发展。
但随着1958年8月的金门炮战爆发,厦门作为主战场之一,没有余力搞经济文化建设,直到21年之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发布,厦门重新迎来久违的和平。
待改革开放,厦门正式被设立为经济特区,从这时候开始一切也有条不紊的呈现出日益繁荣的趋势,而从经济与产业发展来看,厦门可以成为代表这不假,但却只能成为之一。
首先经济并不能完全代替文化。厦门的文化底子薄弱,不足以形成认同感,导致其并未成为所有人心中的闽南代表。
尤其明清以来的备战,又好似“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屈辱感,很多人也不愿将其看作闽南代表,那心之所向的闽南代表是何处呢?问十个人,基本有八九个都会说是泉州。
打从夏商时期开始,泉州就已有人居住,周至秦,泉州逐渐开始发展经济,待到三国正式设立东安县治,泉州就一直屹立不倒。
颇有任凭外面是改朝换代,亦或是风吹南北风,泉州就稳稳的在这儿。
因而,文化保留的十分到位,向来被视作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单是传承下来的戏曲种类,就有南音、北管、梨园戏与“提线木偶”等,成为华夏文化艺术研究的宝藏。
之所以类型繁多,其实跟泉州在历史上有过数次“衣冠南渡”有关。
如两晋时期、唐中后期等,大量中原世家带着家学移居泉州躲避战乱,他们一边欣赏学习着魅力深厚的闽南传统文化,一边把北方文化于当地传播,从而形成曼妙的融合。
毫无疑问,无论千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泉州,对于文化的接受度,属于保留原有的基础上持开放的心态,诞生出令世界都钦佩赞叹的多元化宗教自由,被称作“世界宗教博物馆”。
在泉州,不仅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等常见宗教,就连颇为稀罕的摩尼教、拜物教都妥善存在着,此番心胸绝对是“有容乃大”。
毕竟纵观世界各国,因宗教产生的矛盾冲突源源不绝,可泉州却用来者都是客的气魄,将其汇聚一地,传达出专属于华夏人民的文化自信。
并且,泉州几乎没有成为军事备战的焦点,哪怕明清两朝倭患严重时,泉州的戒备程度也远不及厦门,因而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待到新中国成立,泉州依然一如既往的稳坐闽南“大哥”之位。
所以,提起闽南代表,泉州毫无疑问是c位,不管是追根溯源盘历史,亦或是展开近代史品当下,皆是如此。
总结
综上所述,清末开埠的汕头与厦门,前者虽有一定争议,可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尚有相当可观的拥护者认为其是潮汕的代表。
因为随着开埠,近代商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新式文化更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文学和报刊业更在一段时期里,有着引领精神思潮的先驱实力。
但厦门,可能会很少有人觉得会成为闽南的代表,毕竟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泉州。
从历史角度来看,除了明清开始的军事需要外,地位远不及泉州;哪怕清末开埠,综合实力也依然没比过泉州。
再结合上渊博的文化底蕴,作为闽南文化发源地的泉州,就是无人质疑的名片。
但其实,有关潮汕和闽南之间,具体哪个城市是代表,仅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辩论谈资,对于多数当地人来说,心底并不在意这个横评对比。
他们对岭南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认同,不管谁是代名词,都改变不了落地为兄弟的事实。
参考资料:《近代潮汕文化的嬗变及其历史启示》、《论潮汕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