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题 网游 成年人 沉迷 从未

防网游沉迷要从未成年人心理需求破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7 05:08:05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在移动互联时代,不少未成年人热衷于玩网络游戏,有的甚至大家组队一起玩。其中的原因可想而知,网游画面炫酷、设计精巧、玩法多样、体验感强,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而且,当下的网游已成为未成年人的社交话题乃至社交手段,有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味。

但需要区分的是,玩网游和沉迷网游是两码事,前者属于正常的休闲活动,后者则有明显的成瘾特征,使学业乃至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对网游失去控制能力,或意图通过网游来回避现实问题,每天连续长时间玩网游,持续时长至少为半年到一年,别人制止时便大发雷霆,甚至作出极端反应,便可认定为沉迷网游,而这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需要外部发力,如国家层面出台措施,倒逼网络游戏平台强化“防沉迷模式”等,限制玩网游的时段、时长,尤其是严格治理那些存在暴力内容的网游产品。但更为有效或更为精准的解决之道,是家校合作发力,从了解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原因入手消除心理动机,通过提高媒介素养来提升应对包括网游在内的信息技术的能力。

具体来说,学校要通过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乐于探索的学风校风,来增强个体的综合能力,让每个学生更有归属感、价值感和向上生长的内驱力。同时,要打造高品质的信息技术课,来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网游,了解网游的设计原理,认识到长期沉迷网游的巨大危害。通过系统的课程或有趣的主题课等,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其实是赋予他们以铠甲,抵御住不良诱惑。当青少年了解了网游设计的原理,清楚了长期沉迷网游的后果,有了较高的媒介素养,便能变被动沉迷网游为把某些益智网游作为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工具,主动运用网络资源解决学业、生活、社交过程中的困惑。

家庭层面则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接纳,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父母应为孩子作榜样,及早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树立远大理想,做好人生规划,在丰富探索体验、提高学业成绩、夯实能力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意义感。实际上,许多孩子之所以沉迷网游,往往在于心理层面的深层需求得不到满足。如父母不在身边或亲子关系出现较大问题,孩子在现实世界中缺少足够的接纳与认可,安全感和价值感不足,那就更可能转而向虚拟世界寻求心理慰藉。现实生活中的心理满足情况越糟糕,虚拟世界的沉迷就可能越严重。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中学阶段往往是网游沉迷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此时的青少年往往进入了青春期,独立自主、稳定社交、自我价值感的内在需求逐渐变强。而此时也多是学业发展困难期、同伴交往关键期、亲子冲突高发期,一旦因学业而起的诸多关系梳理不畅,他们很容易将网络虚拟世界作为避风港。外界施加的压力越大,他们越不愿意从里面走出来,日积月累便到了沉迷而不能自拔的地步。

因此,防止网络沉迷,基于平台的限时段、限时间等举措固然重要,但从内因方面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才是治本之策。改善和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爱与接纳,有安全感、责任感和归属感,能降低孩子沉迷网游的概率。家长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关注孩子的同伴交往,帮助解决其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体验到现实人际交往的成功,也有助于提高孩子学校生活的质量,在学业发展关键期实现质的突破。

总而言之,沉迷网游的背后逻辑是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接纳、认可,融入家庭和集体的渴望就得不到满足,转而寻求其他渠道,而网游就是一个工具。因此,对于已经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家长切忌不问青红皂白地责备,甚至采取过激行为进行干预,如此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正确的做法是把孩子作为自主的个体,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充分尊重、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改善教育方式,和孩子站在一起应对网游的吸引,帮助其从成长困境中走出来。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5日第3版

作者:张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