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奇帆 金融 发展 吸取 教训

黄奇帆: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要吸取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教训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7 01:08:02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数字技术的特点是每1%的小小改变,就会带来无法想象的显著变化。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在产业上的紧密结合,是金融科技的下一片蓝海,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创新应用。”2月25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首届明珠湾金融峰会(2023)上就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发表讲话,并提出了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三个坚持”和四条建议。他指出,聚焦于服务B端产业链的产业数字金融,要吸取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要坚持科技机构和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坚持严把准入门槛,坚持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的初心。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中国首届明珠湾金融峰会(2023)上发表演讲(主办方供图)

系统性解决产业链中小微融资难题

系统性解决产业链中小微融资难题

在国内,产业金融是指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专注于服务B端产业链企业的重要金融服务形式,产业数字金融即在传统产业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带动产业金融发展进入全新的3.0阶段。

“数字化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大规模应用,让金融机构看得清、管得住资产,显著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风险成本,未来有望如消费金融领域一样,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从而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黄奇帆在主题演讲中这样表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在产业上的紧密结合,是金融科技的下一片蓝海,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创新应用。”

在他看来,大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有六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就是可以系统性解决产业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疫后恢复生产过程中“保产业链”“保市场主体”的有效手段。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稳定发展对稳定产业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产业数字金融创新,能让金融机构在技术的帮助下直接深入过去无法服务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同时,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能提升我国金融服务的科技水平,引导社会金融服务从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的创新转变。三是为实体经济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为实体经济带来数万亿人民币规模的成本减负。实体企业应收应付账款和存量固定资产粗略测算超100万亿,如在全社会大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每降低企业这两块资产1%的融资利率,就能为实体企业释放总量超过1万亿的融资成本。四是有效控制全社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第五是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数字监管、科技监管的有力武器;还助力加速各实体产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转型的积极性。产业数字金融拥有这六大价值,被认为是金融科技经历互联网金融之后的全新发展阶段。

展开全文

吸取互联网金融发展教训,做到三个坚持

吸取互联网金融发展教训,做到三个坚持

“与服务C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不同,聚焦于服务B端产业链的产业数字金融,要吸取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做到三个坚持。”黄奇帆在演讲中这样强调。

具体来看,一是坚持科技机构和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取长补短,共建生态。产业金融市场体量是消费金融的若干倍,服务的要求也与消费金融不可同日而语,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一定不是单靠科技公司或者金融机构的力量能够完成的,两者谁也不能取代谁。科技公司提供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机构提供金融场景服务,应保持开放心态、融合发展方能实现效果。二是坚持严把准入门槛,吸取消费互联网的经验教训,稳步推进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创新。不是任何科技公司、供应链公司简单的系统对接和数据采集就是产业数字金融,而必须对产业金融服务全流程进行深度科技赋能,真正实现数据的四流合一,需要对金融和科技都有较深理解的平台和团队方可构建生态,金融机构要审慎选择对金融和科技均有较深理解的科技平台,审慎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三是坚持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的初心。不应增加企业金融服务的额外成本,数字平台要成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有益的科技桥梁。

此外,黄奇帆对发展好我国产业数字金融生态提出了四点建议。我国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较弱,短期内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因此国家应当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开展自身数字化基础建设,可享受税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第二,人民银行完善和提升“沙盒监管”制度,特别是加强对产业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创新支持。同时,“一行两会”监管机构也需要出台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高自身金融资产数字化的占比。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对应的科技创新扶持基金,支持从事产业数字金融相关科技的企业做大做强。

黄奇帆总结称,产业数字金融是未来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引擎,需要政府、科技公司、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政策、产业、金融、科技等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同时建立清晰明确、标准统一的监管规范体系,共同促进产业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采写:研究员 熊润淼 谢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