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众对古董文物不熟悉,所以哪怕无意间得到文物也辨别不出其价值。上世纪70年代,一位以捡破烂为生的农民捡到一块金国时期的铜块,不过在他眼中,那充其量只是一块刻有文字的铜矿,巧的是这位农民有个侄女就读于历史学专业,到他家玩时看到这块别致的铜块,便要了过去研究。后来侄女把铜块带回学校给老师鉴定,才确定了这块铜矿的价值。
因为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并不强,所以蒙尘的文物数不胜数。无独有偶,上世纪80年代,重庆一位姓陈的渔夫在打渔时也捞起了一块文物,那个文物是一个很大的铁块,高达75厘米,重达90公斤。
还没打捞起来之前,渔夫还以为是一条很重的大鱼呢,因此死命地拽着手中的渔网,生怕它跑了,结果等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渔网拽上来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大鱼,而是一块废铁,上面还刻着看不懂的符号。
渔夫没什么文物常识,所以也没在意,就想着自己费大力弄上来这么个东西,再怎么也得卖点钱吧,于是就借了一辆车,把这块“废铁”拖去了废品站,想称重卖掉。但是废品站的老板一看这废铁就觉得不同寻常,掏兜给了他65块钱,留下了那块“废铁”。
65块钱在那个时候算是一笔不小的钱财了,捡一块废铁换65元,怎么想都是值得的,陈渔夫拿着钱心满意足的走了之后,废品站老板寻思着改天找个时间再把这块“废铁运走”。可是还没等废品站老板有所行动,就有人听到风声找了过来。
展开全文
来人是当地专门负责文物管理的单位。因为小村庄里的消息传得快,陈渔夫这种白捡钱的事很快在周边村子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事儿,大家谈论的多了,传的范围就越来越广。后来这件事传到当地负责管理文物的人耳中,部门的人听说是从河里面打捞起来的东西,而且上面还刻有文字,立马引起了重视,当即派人前去查看。
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这块铁柱子上刻着的文字是鸟篆文。鸟篆文出现于春秋中期,兴盛一段时间后,到了战国末年才又退出历史舞台。而铁柱子上的鸟篆文,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刻上去的,那个铁柱子,实际上是一个铁桥墩,而且根据这铁桥墩的体积来看,这个铁桥的规模还不小,出自西汉官府之手。
其实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冶铁业,只不过那个时期因为技术不成熟,只能冶造一些农具或者少数的手工用具,很少会冶炼兵器。到了西汉时期,冶铁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冶铁作坊的数量也相对增多,因此铁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不仅能生产长矛、大刀等工具,还能冶炼一些生活用品。
虽然放在今天来说,一块铁也不值多少钱,但是这块铁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铁柱表面上的文字痕迹并没有被大水冲刷掉,所以也算是一个稀罕物件了。为了给文物更好的保存环境,文物管理局跟废品站的老板商量之后,给了他200块钱,从他手里买走了这块铁桥墩。
现在这块铁桥墩就存放在四川省博物馆内,里面的环境恒温、恒湿,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有专家曾经估算过这个铁桥墩的价值,认为在今天能值1亿元以上,这样算下来,陈渔夫只卖了65块钱,岂不是亏了1个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