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光 故宫 积蓄 文物 贵族

半个故宫的文物都是他捐的,花光了所有积蓄,被称为最后的贵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6 23:56:02 浏览2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他是个贵族家庭出身,在民国时期,是那时的四大公子之一,家里的财富非常多,他家的房子豪华的格局在京城很少看到,后来能够留住国家的宝藏,花光了他所有的钱。把他买过来的宝藏全都捐到了博物院里,故宫大半部分的书画壁纸都是他捐赠的,这在之前的历史上都是没有出现过如此阔绰的富豪,从他之后到现在也没有像这样的人再出现。有人说,要么你不知道他的名字,要么知道后你就绝对不会忘掉他,这个人就是之前民国总统袁世凯他的亲侄子,张伯驹。

公元1898年,3月的时候,张伯驹在河南出生,七岁的时候,被他的父亲送到他的伯父家里他的伯父也就成了后来的养父。在此之后,张伯驹的人生开始了改变。伯父是当年是镇上有名的读书人,中了进士,和袁世凯的关系也非常好,曾经当过河南的都督,家里非常有钱,在当时的权力也非常大。当时作为他的孩子,张伯驹自然是吃得好,穿得好,比其他人家好了几百倍。并且他非常聪明,也喜欢学习,自从被过继给伯父之后,就开始进入了私塾学习,九岁的时候便能作诗,被当时人称作神童。他后来的养父也非常喜欢他,他在官员的家庭里长大,当时的时代又非常混乱,一家人自然希望他能够做官。民国初年,父亲要去上任,于是就和他的父亲去了河南,在那里的小学读书,但性子比较清高的他,不愿意沾染官场里的腐败之气。觉得,当军官实在是太丢人了,于是什么也不做,就在家里不是写诗,就是看戏非常自在。

和其他的贵族公子不同,他在家里虽然非常有钱,也经常和有钱公子们一起玩,不像其他贵族子弟那么奢侈。他平时生活非常朴素,经常去拜访当时一些有名的人和他们做朋友。也就是这样认识的一些对书画都感兴趣的朋友,并且也在这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和阅历,常常会为了一幅画花费很多钱,他的爸爸想让他去银行,他却只想着,看书,写诗听听小曲儿,偶尔也会去买书,买画的地方逛一逛,看到比较有名的就买下来,只要他喜欢,只要他觉得值。父亲让他做官他不去,让他管理银行也不去管理,就知道花钱买些名画。

展开全文

后来他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差事,每年都要去上海那个地方查一下银行账户,他去上海的时候,自然就会在那里游玩,也就是在上海,他认识了一位女子,这个女子对他的一生极为重要。她叫潘素,潘素的家境不如张伯驹,虽然她的祖上曾经是丞相但是如今她家里的财产早已不剩多少,有的时候,她的母亲给她请了很多老师,教她学习音律书画以及书法等等,但是在她13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就娶了另外一位妻子,他的继母对她非常不好,直接把她送到了当时的青楼里,让她去卖艺赚钱。

张伯驹也是在一次去青楼的时候,看到了这位女子,那时候她正在台上表演,张伯驹看到她样貌不凡,技艺也十分高超,觉得她不像平凡人一样。就问和他一起同行的朋友,问她是谁?就听他朋友给他谈了潘素的故事,年轻优秀的张伯驹很快就得到了潘素的喜欢。但当时这位潘素已经被国民党的一位军官看重,知道了张伯驹对这个女子的想法后,就偷偷把她藏了起来,不让她再和张伯驹见面,张伯驹自然没有办法,他没有什么权利可以去和那位大臣抗争,只能偷偷的给看守的兵士们,送了一些银两,然后在把潘素放了出来把她带回北京后,两个人很快就成亲了。

成亲之后,张伯驹发现他的妻子非常聪明,就请老师教她画画写诗弹琴等等,后来的几十年里,他的妻子始终伴他左右。两个人爱好一样并且潘素这个人非常贤惠,非常支持张伯驹收藏一些名画,就是因为他妻子的支持,张伯驹整天就会去拜访名家去收藏一些,较有价值的名画。后有一年,当时拿着平复帖的一位收藏家想要把这份名帖卖给外国人,那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书法,是一个国宝级的宝藏,他知道之后,如果把这样的一个宝藏卖给外国人那对于中国的收藏损失多么严重,于是就去买这幅书帖,问了问居然一口要20多万,后来,问清原因知道,那个人的母亲当时正病危正是缺钱的时候,于是就借给他1万块,这令他非常惭愧,后来又经过几个人的撮合,让他最后4万大洋得到了这幅书帖。

后来的张伯驹,更是买了很多中国的国宝级物品使得他们没有流向海外,如果不是张伯驹,那么现在的中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才能把这些物品给买回来?而张伯驹也被称为最后的贵族,尽管物资上不是很富裕,但是再精神上绝对是贵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