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好 因子 高素质 满意 关键

高素质教师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因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6 19:59:03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全文长 48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展开全文

中共“二十大”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二十大”报告再次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校长,我在思考:怎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如何发展高质量教育?如何办高品质学校?在追求高品质教育的路上,我们校长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校园如何成为学生的乐园?如何才能做到五育融合?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我们今天要教给孩子们什么知识与技能才能去适应未来的社会?……要回答这些问题,我想,除了需要“自由和包容”的教育环境、“创意与实践”的丰富课程、“多元与发展”的创新评价,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个性和才学”的新时代教师。

因为高素质教师队伍才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关键因子,所以,努力去锤炼一批“心中有道,手里有术”的高素质教师,也应该成为我们校长在办学治校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断努力的方向。

如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呢?我觉得可以在“引、跟、逼、暖”四字上下功夫。

一、引——为教师开窗,增强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1.学习政策,用方向指引教师。教育是多变的、是复杂的,如何才能把好国家教育方针,扣好学生人生扣子,走好高质量发展路子,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关键。近两年国家教育政策和规定频繁出台,已经擎画了中国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走向和教育期盼。作为教育人,我们必须知晓这些政策和规定的背景与意义,必须熟知这些政策要求和内容规定,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肩上的职责、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真正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做细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才能把培养合格公民和有用人才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才能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教育终身使命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提炼理念,用文化浸润教师。现在的教育是焦虑的,学生焦虑、家长焦虑、教师焦虑、校长焦虑、社会焦虑。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在迎合家长、迎合社会、迎合评价,唯独没有“迎合”学生的需要。为了降低焦虑,我们总是把学生的考试分数看到很重,因为学生分数考得好,可以减少家长焦虑;学生分数考得好,那就代表老师教得好,减少教师焦虑;学生分数考得好,社会就认为这所学校办得好,减少校长焦虑、社会焦虑。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也不必忌讳分数,但也不能只谈分数。因为“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但只有分数赢不得未来。学校没有分数,学校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只有分数,国家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教育,究竟该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想:只要分数的教育一定不是完整的教育,分数也不是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所以,根据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仁善为怀,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以“碧泉有为,仁善致远”为校训,倡导老师们做“成人达己”的“一专多能”的教育人,最终形成师生“共生共长”的良好校风。为此,我们在校园里常悬挂了两幅标语——“做小事做好事做善良事,每日做经常做看到就做。”我们用“仁善”文化浸润师生,就是希望全校师生们能把日常教育中的一件件事情做好,并坚持把一件件好事做下去。告诉老师们:做教育就是在做最大的善事。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优秀教师的四个特质:恪尽职守是优秀、认同学校是优秀、敢拼敢赢是优秀、勇于承担是优秀。

3.以身作则,用示范引领教师。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作为校长,我们秉承“自律”“民主”“人性”管理思想。工作中,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工作态度,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在学校管理上,奉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提倡“大公无私抓发展,全力以赴促提升”。带领学校管理班子做到“四讲四重”,即:讲规矩,重大局;讲规范,重业绩;讲方法,重效率;讲担当,重贡献。就是要让干事的人得实惠,干得好的人有发展。只有班子团结了,务实了,这样才能以上率下,才能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做到“共生共长”。

4.锚定未来,用蓝图吸引教师。国家在“2035”九大愿景中提到:“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由此可知,未来的教师职业一定会是让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地位一定会大大提高,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教师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一个风格独特的老师、一个知识丰富的老师、一个业务精湛的老师。未来科技一定会赋能教育实现精准供给,靶向辅导,实现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教与学一定是时间更加弹性、空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灵活、评价更加多元,策略更加多彩。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而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合伙人、陪伴者。

二、跟——为教师搭台,增强教师成长的竞争力

5.青蓝行动,用跟学助力教师。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可以跟着本本学,也可跟着专家学,也可走出去跟到现场学,还可跟到同事相互学。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组内研修”。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在教务处、教科室的指导下,组内开展“316”的常规教研活动。3:“三课”指新教师的“见面课”、年轻教师的“成长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通过磨课、上课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1:“一讲”指教师微型讲座;6:达到六个目标:研究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达成一个共识、形成一套模式、影响一批老师。二是“师徒结对”。我们对于新进老师,学校采用“1+1”模式,即:学校给每一位新教师找一位名优教师作为他们的师父。学校要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制定目标,签订合约,相互表态。在今后的工作中,师徒要经常性的同上一堂课,同台大比武,促使师徒共同成长。三是“外派学习”。借助各种平台,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学校分别外派老师到名校跟岗学习,回校上汇报课或办专题讲座,达到“培训一人,影响一片”的效果。四是“名师指导”。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养模式,开展经常性的校际联合教研,相互取长补短,每次联合教研,我们都会请到县域内或县域外的教育行家、专家到会指导,并做专题讲座。

6. 宣扬优秀,用榜样带动教师。学校利用开学典礼,大张旗鼓的表扬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线下校园内外张贴光荣榜,线上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并优先外派学习,让学习成为优秀老师的最好福利,也让老师们找到自身的价值。逐步形成学优秀、争优秀、做优秀的良好氛围。

三、逼——为教师赋能,增强教师成长的自信力

7.学会规划,用目标驱动教师。对教师而言,专业成长应该是生命价值提升,是教师职业只中最重要、最为充实的生活方式。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得到校长的专业引领,从而实现从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转变。学会规划,树立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根据实际,学校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四个层次:做一个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做一个自己心安的老师,做一个学校骄傲的老师,做一个历史铭记的老师。教师个人根据自身目前状态和发展意愿,制定个人三年成长规划。教师的目标责任书,都是教师自己根据情况拟定,报教务处备案,然后把教师自定的目标统一张贴在教师办公室。并用行政的方式督促年轻老师做到:坚持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坚持每学期至少献一节优质课;坚持每学期读一本教育学或心理学或课程论专著,做至少一万字的读书笔记;坚持每学期至少写一份教学案例或经验论文。

8.加强阅读,用文学丰富教师。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阅读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眼界,拓展生命的宽度,提高个人素养。为了“逼”教师阅读,做到“两定”。一是定时间。学校定在每周星期三中午为全校师生阅读时间,全校所有师生此时段静静读书,并逐渐形成笔记、心得,甚至自己的作品,并将此作为教师每月的常规检查内容,并作为以后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定内容。一方面每年征订报刊杂志的时候,学校先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每个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征订相关包括杂志,并通过教研组长动员教师征订一份,然后交换阅读,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每年中秋节,我们在征求老师们的意见上,分别为每一位老师们购买一本阅读书籍,并建议教师相互借阅,让书在教师中流动起来。

9.坚持反思,用说写提升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反思”是必要手段和关键途径。教师要有反思意识,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自我构建教育理论。因此,我校要求教师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勤于表达。为了“逼”教师反思,并能形成成果,一是“逼”教师说。学校特设仁善讲堂,活动遵循“自我命题、不拘一格、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原则,每月举办1-2次,时间定于周一例会上。讲堂内容有专题报告类:名师论坛、德育论坛、课改论坛、班主任论坛等;专业讲座类:教师专业知识讲座、技能提升讲座、新知识讲座等;综合类讲座:艺术讲座、文艺修为讲座、健康知识讲座、礼仪讲座、读书分享等。二是“逼”教师写。首先,学校要求50岁以下教师,每位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育随笔或教学案例,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编辑成册,供大家交流学习。其次,我们把优秀的教育论文、教育随笔、教学案例进行投稿,争取让老师们的文章能够见诸于各类报刊杂志,提升教师写作的存在感和自豪感,让老师们辛勤的付出能够得到一定的回报。再次,学校做出规定,如果教师文章发表或获奖,学校均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暖——为教师温情,增强教师成长的向心力

10.注重暖心,用细节温暖老师。教育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工作是琐碎而又需要激情的。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经常思考如何保持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保持激情和热情,让他们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尽心从教,也是我们的必修课题。一是加强沟通,增强教师的价值感。每学期学校都要分年级召开家长会,这既是家校联系会,也是家长培训会。会上,由学校行政领导,分别给家长谈学校办学理念、宣传学校办学成绩、讲解家庭教育策略、介绍家校联系方式与技巧,让家长明白:办教育学校最专业,教学生老师最内行。让家长从内心尊重老师、理解老师、支持老师,减少外界对老师工作的干扰。二是做好后勤,增强教师的幸福感。解决教师住宿生活问题;解决教师子女读书问题;帮助老师解决临时的紧迫问题。三是利用节日,增强教师归属感。教师节、“三八”节通过工会给老师们送上了小礼物,并用书信、便条的方式给老师们说说心里话;冬至节、元旦节,工会组织团建活动,学校行政与老师们一起过冬至、过新年;春节、重阳节,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慰问了退休困难老教师……,通过这些活动,也让老师们联系了感情,加强了沟通,融洽了关系,增强了友谊。四是宣传教师,增强教师荣誉感。每当老师个人或是指导学生获奖,我们都要在学校集会上大势表扬,让学生给教师写颁奖词,并让学生给老师颁奖;我们还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教师的个人情况简介和获奖简介,提高教师的社会知晓度。我们通过这些暖心行动,让老师们在单位上有归属感,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增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是国家的希望。无论未来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定位,教师是机器所不能替代的,因为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她需要温度、需要爱。当然,新技术的出现,也必然会引起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多方面的改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适应时代变化,改变自我价值定位,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才能奔向教育的未来,才能看见教育的好时光——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们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努力去做一名“心中有道、手里有术”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作者 | 林小波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碧泉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