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年味尚在,敬祖思亲仍当其时。下面的内容就与此有关,介绍的是黑龙江省集贤县一支李姓人寻找胶东祖籍地的情况。
集贤县在佳木斯以东、双鸭山之北,这里有着大片的肥沃黑土,矿藏资源也十分丰富。在历史上,不少闯关东的先民为此所吸引,相继迁来定居。
可能就是由于籍贯不同的人们广集于此,在民国初年出放街基时,富锦县县知事与士绅商定,将这里定名为“集贤街”(时属富锦县)。后来区划调整,此处设立新县,便称作“集贤县”。
在当初从关内迁到集贤县一带定居的先民当中,有一支来自山东登州府莱阳县的李姓人。他们大约是在清同治年间离开原籍,踏上闯关东的路途,几经辗转之后,落脚到了现集贤县的地界。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关于原籍地的情况,这支李姓人的祖上并没有留下太详细信息,除了“登州府莱阳县”这个大范围之外,再就有一个“青堆子李家庄”的模糊地名。而考虑到当年祖上是自南向北辗转迁居集贤县,那个“青堆子李家庄”到底是莱阳原籍还是中途在辽宁吉林的中转地,暂时也无法肯定。
地名这个线索虽然难以取得进展,但好在他们保留的族谱还算完整,不仅包含闯关东之后的世系,而在此之前,也就是莱阳原籍前几代的先祖及配氏名讳,也有记载。
根据记载,闯关东初代为李天增、李云增兄弟,他们各自的妻子都姓栾。而两兄弟的父辈名讳为李秉美,配于氏、陈氏;祖辈名讳为李自明,配盖氏。
以上名讳中的“自”、“秉”和“增”都是辈分用字,完整的排序是:“天自秉增殿,德永庆凤良。”而正在联系寻根的那位朋友,便是“风”(凤)字辈。
结合族谱的世系推断,这个辈分排序应该是从原籍带到关外。换句话说,他们在莱阳的李姓同宗,很有可能也在使用。因此,倘若有朋友知道莱阳以此排辈的村庄(现在主要应是德永庆风良这五辈),还请留言指教,感激不尽。
展开全文
刚才是客观情况介绍,下面则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推断。
标题中之所以刻意强调万第镇周边,就是在已有信息基础上的初步猜测。大体而言,依据主要有三。
其一:莱阳历史上有位螳螂拳名人叫做李秉霄,他的名中带个秉字,与这支李姓人辈分中的一个字相同。而根据史料记载,李秉霄大约生活在清代乾嘉时期,而这个年代与李氏族谱中的世系时间也可以相符。
基于这两点,虽然不能确定李秉霄与这支李姓就是同宗,但彼此之间不排除有渊源的可能。
根据《莱阳县志》的记载,李秉霄为小赤山人。后世研究者则考证为史家河村。而这两个村庄现在都在万第镇的辖区内(以前属于赤山乡)。据此推断,万第镇存在有李姓同宗的可能。
其二:笔者尝试向万第镇的朋友咨询了一下,虽然暂时没有打听到“天自秉增殿,德永庆凤良”这个完整字辈。但听说当地可以看到“李庆某”、“李风某”这样的名字,而庆和风也都是这支李姓人的辈分用字,感觉不应该完全是巧合。
其三:在集贤县李氏族谱中,闯关东之前的先祖(包括平行的另一支)配氏(在原籍地娶亲)有盖、庄、宫、侯、于、陈等。
这些姓氏,在万第镇及周边乡镇(照旺庄、姜疃以及海阳小纪镇等地)大体均能找到。其中的盖氏,容易让人联想到姜疃镇,宫氏在万第周边的瓦马村就有不少,侯姓则能联想到照旺庄镇的南侯家夼。至于陈姓和于姓,本身就是大姓,可以联想到的就更多。
众所周知,老辈娶亲的范围有限,普通人家一般不会超过三四十里的距离。而万第镇周边,在配偶姓氏分布上也可以满足。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初步推测,集贤县这支李姓人的原籍在莱阳市万第镇周边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这里,还请当地了解情况的朋友多提供线索,帮助闯关东后人早日寻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