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茶 中国 产值 盘点 无名

盘点各类中国名茶榜单 产值第三的川茶“默默无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6 11:27:03 浏览1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盘点各类中国名茶榜单 产值第三的川茶“默默无名”

封面新闻记者 韩建文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不过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十大名茶”版本很多,众说纷纭。四川是茶的起源地之一,得天独厚多山立体的地理环境,水旱从人,湿润稳定的优渥气候,物产丰富,是世界上人工种茶最早,贡茶历史最早的古老茶区。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全省茶业综合产值达到1080亿元,再创新高的基础上实现稳居全国第三。那么问题来了,实力不俗的川茶在茶叶市场上流行的各种“中国十大名茶”版本中表现怎样?一起看看!

一、1956年《大公报》版“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泉岗辉白、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四川蒙顶、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武夷岩茶

二、1982年商务部全国名茶评选会版“全国名优茶评比前十位”

西湖龙井、都匀毛尖、信阳毛尖、碧螺春、黄山毛峰、武夷岩茶、铁观音、君山银针、六安瓜片、祁门红茶

三、1985年农牧渔业部全国名茶展评会版“11个部级名茶”

天柱剑毫(安徽)、开化龙顶(浙江)、文君绿茶(四川)、金山翠芽(江苏)、雨花茶(江苏)、岳西翠兰(安徽)、径山茶(浙江)、洞庭春(湖南)、黄花云尖(安徽)、紫笋茶(浙江)、安溪黄金桂(福建)

四、1986年商业部名茶评选版“43个部优名茶”

福建:铁观音、黄金桂、武夷肉桂、白毫银针、闽豪、福寿银毫、天山清水绿;

安徽:太平猴魁、齐山名片、黄山银钩、特级尖茶、黄山毛峰、祁红

浙江:磐安山峰、鸠坑毛尖、金奖惠明、顾渚紫笋、临江蟠豪、西湖龙井

江苏:雨花茶、金坛雀舌、碧螺春、无锡毫茶、苏明豪

江西:茗眉、庐山云雾、小布岩茶

湖南:安化松针、月牙茶、洞庭春

湖北:剑春茶、云雾毛尖、鹿苑茶

云南:云海白毫、滇红

四川:巴山银芽、竹叶青

广东:凤凰单枞、岭头单枞

贵州:羊艾毛峰

展开全文

陕西:午子仙豪

广西:西山茶

河南:信阳毛尖

五、1989年农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会版“25个名茶+15个优质茶”

六、1999年《解放日报》版“中国十大名茶”

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湖北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

七、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版“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

八、2002年《文汇报》版“中国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茶、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

九、201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版“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蒙顶山茶、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普洱茶、黄山毛峰、武夷岩茶、都匀毛尖

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福鼎白茶、安吉白茶、庐山云雾茶、武当道茶、祁门红茶、洞庭山碧螺春、英德红茶、凤凰单丛茶、湄潭翠芽、凤庆滇红茶、恩施玉露、横县茉莉花茶、永川秀芽、碣滩茶、汉中仙毫、宜宾早茶、日照绿茶

以上就是在茶叶市场中广泛流传的各种“中国名茶”榜单,有些是官方名茶评比的切实消息,有些可信度存疑,需要进一步的资料佐证。

但是从以上的各种榜单中,记者做了个统计,所有茶类品牌共计171种,四川产地的茶仅仅只有3个(永川秀芽和巴山银芽按如今地域规划属重庆)。换句话说,在市场上各种主流名茶榜单中,中国名茶的含“川”量仅有1.75%,比例非常低,存在感非常弱。而且仅上榜的蒙顶甘露、竹叶青、文君绿茶,与其他产茶大省的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名茶知名度比更是远远不如,产值第三的川茶陷入大而不强、“默默无名”的困境。

蒙顶甘露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培育产业知名品牌,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推进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大“天府龙芽”省级公用品牌及“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川红工夫茶”等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力度,到2025年,推动“天府龙芽”品牌销售额达到100亿元以上;支持龙头茶企按照市场化标准打造自主品牌,在全省培育10个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品牌;支持市场主体加大投入、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推介和省级以上具有公信力的产品评优活动;发展以名优绿茶为主,工夫红茶、茉莉花茶、优质黑茶为辅的传统优势产品体系,支持发展黄化茶、白化茶、紫色茶等特色产品;推动各地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有竞争力单品,支持企业依靠特色生态、特质品种、独特工艺创制特色单品;建立健全品牌标准体系,加大贯标、用标力度,加强产品企业自检、政府抽检、社会监督。

希望可以看到“川茶无名”的困境尽快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