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棺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棺材厂老板李如启说,虽然很不吉利,但那会儿他想的却是,“(棺材里)安安静静的,辛苦一辈子,什么都终结了”。线上参与的年轻人丝毫不觉得忌讳,还开起玩笑评论,“有没有双人的或者上下铺?”
他开设的“云龙木雕”棺材厂位于山东曹县,常年承接日本棺材订单。从2000年至今,它每年出口30万口火化棺。从数据上说,它承包了近五分之一日本人的“身后事”。
清明前后,工厂逐渐进入淡季,但线上热度不减。李如启感到意外,他以“曹县棺材厂老板”命名的自媒体账号正为他带来预期之外的客流。他没想到,国内“火化棺”的需求已经来了。
云龙木雕厂生产的日本棺材。图/九派新闻 徐鸣
【1】出口火化棺
云龙木雕工厂门口,坐落着一栋灰白板材拼装而成的日式建筑,创始人李如启住在此处,方便巡视日本棺材的产销。他今年59岁,人生三分之一的时光都是与棺材打交道。
与中式沉甸甸的实木“土葬”棺材不同,日本棺材都是“火化棺”,讲究轻巧、精美。也就是说,棺材会随着逝者遗体一同焚烧。日本市场青睐两种棺材——绣着花纹的布棺和雕刻着樱花、凤凰的空心桐木棺。
要想接下日本棺材的订单,木雕技艺必不可少。工厂内,扑鼻的木香与尘屑,雕刻室挂着关于曹县木雕“心手传承、鲜活匠艺”的横幅。
女工们拿着雕刻刀,有的站着,有的坐着。雕刻一块面板能拿14元。一小时后,雕刻完成,她们放松身体,拿喷枪吹了吹身上的木屑,这才说笑几句。
玲姐拿起一块机器初加工过的木板,蓝色点状印花显出图案雏形。虎口夹着刻刀,她找准角度,食指与中指合作发力,一刀一刀将凤凰的眼睛、羽毛,刻得生动。
玲姐从1987年便跟李如启学木雕。那时,李还只雕工艺品,拿到集市上叫卖。2000年,李转行做日本棺材,玲姐也从雕工艺品,变成雕棺材面板。
展开全文
与棺材打交道,不忌讳吗?玲姐摇头,说自己是初中毕业,和没上过学的不一样,“上过学就不信鬼神”。
拿了多年刻刀,她的手指关节变形,皮肤长着厚茧,遍布大小伤口,但她很满足这份收入,“给老人小孩买点衣服和零食,自己给自己挣,不用跟人要。”她笑着说,雕一块棺材面板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计件式,工钱13-14元,平时周末不休息,一个月能挣将近四千块。
做木雕时间相对自由,农忙时,她会请几天假回去种玉米、小麦。即便遇上了疫情,还能在家雕,顺便照顾上网课的孩子和生病的老人。这份生计对她来说足够了,她既没想过转行,也“从没想过离开曹县”。
日本棺材要棺材盖上开一扇小窗,方便亲友瞻仰逝者遗容。这扇窗也成为检验标准,只有一丝不苟的雕刻才能让日本客户满意。比如,开关不能有声音,要严丝合缝,不能不对称……李如启澄清到,“不存在网上说的,开关有声音就是不尊重死者一说,其实纯粹只代表质量不好。”他补充,“在葬礼上,那么肃静气氛的场合,棺材窗开关就‘吱吱哇哇’地响,肯定不合适。”
“年轮线的距离都有要求,宽说明树长得太快,木材不好。”“布棺包布的经纬线,太粗太细或者断了一根都不行,更别说有脏污了。”“装订棺材的铁钉,隔12厘米订一个,多了少了都不行,要兼顾承重与美观。”李如启细数日本客户的要求。由于生意往来,除开疫情时,他每年都会飞去日本了解市场需求,学习日本殡葬文化。棺材厂的员工,入职后也会学习日本文化的课程。
李如启在日本学习殡葬文化。图/视频截图
李如启的大儿子在日本读了四年大学。他介绍,之前谈生意聘翻译十分不方便,而现在儿子就会日语。网上曾流传着一份曹县岳父招女婿的启事,要求都是“日语流利,跨境贸易专业优先”。
2017年,东京电视台的一档综艺专程探访“云龙木雕”,当主持人提到日本市场上绝大多数棺材来自山东曹县,嘉宾们惊到瞪大眼睛。李如启作为出镜的企业家,回忆起当时录制的名场面,禁不住哈哈大笑。节目结尾,李如启叫上几十号员工,围着一口白色棺材,对着镜头齐声喊道:“欢迎日本的大家,都来买我们做的棺材!”
【2】木雕和泡桐树
李如启走上做棺材的路,只因为“不想做木工”。他的爷爷与父亲,都是以此为生,同时会顺带为村里人免费做棺材。他14岁时,看着哥哥终日在拉锯、凿眼、狍木屑,“这样的生活好像一直在拉磨,永远走不出那个圈”。那时,他就想尽办法另寻出路。
不久,他发现自己的兴趣是木雕。他给自己做精美的雕花,做心心念念的二胡,为了寻到弦,还去马圈薅马尾巴。可这些终究是爱好,他没有条件去学习专业的木雕。
“我一辈子机遇都挺好。”李如启感到庆幸,“我想学木雕没有条件,结果找的老婆,就是个木雕手艺人。”一个木匠、一个雕花,夫妻俩成了齐心搭档。90年代前后,他们成立了培训班招学徒,用父辈做家具的下脚料雕工艺品,妻子蔡秀芳负责在家教,李便赶早去集市上卖。
很快,他发现集市上的木雕工艺品复杂且昂贵。他便将雕刻流程简化,做出成品又快,又结实,只卖15元一个,比市面上其他木雕工艺品,便宜了一半。妻子的家乡有不少木雕手艺人,认为李如启的行为是在破坏雕刻技艺的土壤,因此他挨了不少埋怨。“那种传统的确实精美,但一碰就断,又费时”他有些不快地说“那我当然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嘛,客户需要什么样,我就做什么样”。
客户需求是第一位,也延续到了日本棺木生意上。1995年前后,日本客户听说曹县的木材加工有名,便联系上了“云龙木雕”,交由其加工。没过几年,李如启认为给日本棺材生产商做雕刻不如自己成为生产商。2000年,“云龙木雕”质量过关、价格更低的棺材,引来不少订单,第一个月就和七八十位员工一起,做了近8000套棺材,渐渐打入日本市场。
木雕师正在雕棺材板上的图案。图/九派新闻 徐鸣
当时,日本结束了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棺材厂雕刻师傅的工资每天高达八九百元。加工产业便从80年代开始加快向海外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曾分析,曹县棺木崛起的背后,其实是中日两国劳动力成本变化的结果。“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大批劳动力被解放,如曹县这般的人口大县,本地劳动力密集,本身又有产业基础,很快便抓住了商机。”
而曹县的木材产业基础,可以用一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来形容。资料显示,曹县的庄寨镇周边,生长着超过百万株泡桐树,但在50多年前,这里还在遭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和西南方向接壤的河南兰考县一起,是百姓受苦的“黄泛区”。1962年,焦裕禄书记来到河南省兰考县,选中了枝大叶疏、耐旱耐风沙的泡桐树。他带领兰考人民种下了大片的泡桐,“三害”得到有效治理。
兰考县等周边丰富的桐木资源,给接壤的曹县人提供了发展的契机。1984年,曹县庄寨镇诞生了第一家桐木加工厂。庄寨镇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泡桐加工之乡”,是中国最大的桐木加工生产基地,全镇80%的村民都在从事木材加工业。
泡桐树轻便、易燃,一般三到五年即可成材,“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隔壁兰考县用泡桐做起了琵琶、古筝等乐器,曹县的桐木却成了日本棺材,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就这样,棺材产业在山东曹县落地生根。李如启感叹,1916年爷爷辈便开始做棺材,没想到百年之后,在各种经济、人口、地理等机缘下,他依旧做起了祖宗的“老本行”。
工人正在制作日本布棺。图/九派新闻 徐鸣
【3】国内兴起火化棺
与李如启木雕起家不同,德宏木业总经理冯香云较早就转型,从曹县众多薄利的初加工木材厂中转型精加工,选做棺材。
她把包装糊得严严实实,“不然货车司机看到是运棺材,会拒绝运,要么就是运费一千,叫价涨成两千。”她也语气豪爽表示,自己不忌讳,做棺材是在积福,送人一程。
李如启也遇到过这种情形。出去采购时,同车老板问他做什么生意,他如实回答后,对方立马不与他说话。有的原料供应老板听到做棺材,猛地一惊,不愿继续合作。
倘若在招聘上写做棺材,就招不到工,得说是做工艺品。一次,货车司机拉货到目的地,客户打电话告知,“棺材到了!”结果被司机听到,生气到打电话来质问,“为什么运的是棺材?”
可市场依旧火热。在2018与2019年,日本每年死亡人口依次为136万、138万人,2021年死亡人口升至143万人,2022年超158万。李如启认为,像这样的老龄化社会,棺材产业还有约30年的兴盛期。
他的工厂一个月生产近30000套棺材出口,最便宜的300多元(人民币),贵的1万多元,年营业额过亿元。疫情期间,当地政府专门在曹县火车站批了一条货车专列,将棺材运到港口。
展览室内棺材面板上不同的雕刻图案。图/九派新闻 徐鸣
随着中国绿色殡葬政策的推行,近年来,火化棺的需求也逐渐在国内显现。
冯香云介绍,她的工厂从2006年从木材加工转为做日本棺材,共有六个车间。去年开始,她专门开设一个车间做国内线,300多位员工中,有20位专做国内火化棺。并且,她计划今年拓展第二间。
“陕西、山西,苏南等地已经有火化棺需求了。”她说,每年中国殡葬协会举办交流会,选择在八所殡葬学校设立的城市。这则消息,便在交流会时从行业协会的朋友口中得知。“不是装进裹尸袋火化,而装进棺材,更像‘有一个家’。”
她发现,与粉色、紫色、白色的浅色日本棺木不同,中国的市场喜欢传统中寓意吉祥的颜色,黄灿灿的,或者大红色。冯香云斩钉截铁地预测,“国内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
同样是在疫情期间,李如启也开设了国内火化棺的生产线。虽干了二十多年实业,但为了推广,他以“曹县棺材厂老板”的名字,开了自媒体账号,发自己在日本学习殡葬文化的视频。为了证明棺材的好质量,还连发了几条亲自体验躺棺材的视频。
他将棺材免费送给亲友、员工使用,但遭到过拒绝。大家各有顾虑,有的是身边人都没用火化棺,自己也不敢在殡葬这种事上开先例。有的人则担心,“怕用了棺材,就烧不透”。
除了网络推广,李如启曾实地到曹县殡仪馆去提建议。他说,焚烧炉在运作时炉口会冒出火,亲人看到火烧心理会难过,建议将炉口设置二次燃烧段,装上蓝色灯光照射冒出的烟。
李如启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在葬礼上,祭坛摆满鲜花,僧人为逝者敲着木鱼,亲人在一旁缅怀。遗体裹着绣花的包布,与棺材一起推进焚烧炉,亲友们看不到火海,只看到蓝色烟雾。想象着,逝者乘着云雾,去了极乐世界。
九派新闻记者 徐鸣 李韵聪 山东曹县报道
编辑 曾金秋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