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国家新设立6个自贸区,分别为: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加上之前已经设立的12个自贸区,目前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达到18个,涉及到18个省市以及41个城市/片区。
同时这也是自8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批复》之后,一个月当中两次批复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文件,如此密集频繁的批复节奏,此前未有。
从目前我国已经批复设立的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共同点。例如:沿海(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海南、山东、江苏、广西、)、沿边(云南、黑龙江)以及内陆特大城市所在省份(湖北、四川、重庆、陕西、河南、河北)。
众所周知,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别于保税区以及其他国家级新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免除海关监管,给外资准入权。
正是因此特点,全国各省份都在努力争取在省内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但是对比获批名单我们发现,此前一直在积极争取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湖南省,此次依然没有获批设立。
展开全文
依此来对照,我们不难发现湖南在申请设立自贸区时所在工作的充足与细致。
其中,长沙片区实施范围约为80平方公里,主要依托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花综合保税区以及高铁长沙南站、机场口岸,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连接粤港澳和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岳阳片区,实施范围约为20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城陵矶新港区及区内城陵矶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卫星等高端制造业,围绕强化港航综合服务功能,建立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郴州片区,实施范围约为20平方公里,主要依托郴州国家级高新区及区内出口加工区,重点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试验任务,建设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重要平台以及湘粤港澳合作示范区。
笔者认为,或许与湖南所处的中部地区湖北和河南两省已经获批设立自贸区有关。
自贸区主要是对外开放,沿海和延边省份以及经济大省、区域核心省份一直都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往往是在率先开放地区取得一定经验和成绩后,才会复制其成功经验延伸推进至其他省份。
对此我们从湖北和河南两省自贸区的定位就可得到应证。
湖北自贸区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努力成为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河南自贸区战略定位: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将河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对比湖北、河南自贸区战略定位,我们发现湖南提出申请设立自贸区中强调的服务业和物流业的定位与湖北、河南自贸区战略定位有所重复和冲突,或许这也是湖南自贸区一直未被批复的主要原因。
在最新发布的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中,长沙市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八位,中部第一位。
湖南与重庆、湖北、广东等多个经济强省接壤,近年来也出现了省内人口不断外流的现象。在没有政策倾斜以及人口出现外流的形势下,湖南省还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制造业,创新发展信息化、物联网等相关行业,取得如此成绩下,相信湖南迎来自贸区批复设立的日子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