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 中国电影 拿下 年第 观众

拿下上半年第一,排片却在下降,观众:别让中国电影再留下遗憾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5 00:04:02 浏览2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任何一个经历过电视时代的人,都会对《走近科学》栏目记忆犹新。

如果这只是一档简单的科普节目,它或许只会沦为半夜里寂寞的背景音。

但一档遵从“悬疑-惊悚-科普-搞笑”路线的节目,就必定会成为那个时代吃瓜群众们的快乐源泉。

比如著名的《谁在背我飞行》一期。

当事人黄延秋声称自己多次被两位神秘人背着飞行,一夜之间抵达千里之外的上海。

节目组还对村里人、事件的当事人,进行了轮番采访。

结果,在忙活了整整三期之后,节目对这一重大事件给出了结论——

之前都是黄延秋自己梦游去的,剩下添油加醋的部分,均属他的个人想象力。

后来,大家慢慢开始意识到。

《走近科学》每次噱头都很足。

可到了真相揭开时刻,要么是乌龙,要么是当事人幻想。

展开全文

于是,2019年9月30日,《走近科学》停播。

不过停播消失‬3年后,2023年4月1日,一部电影版《走近科学》,却悄然上映了——

《宇宙探索编辑部》

01

《宇宙探索编辑部》是90后青年导演孔大山的首部剧情长片(以下简称《宇宙》)。

本片之前,导演曾凭借一部充满幽默意味的9分钟短片《法制未来时》(2015)受到广泛关注。

短片的内容也很有意思,即警方针对“文艺片乏味闷死人事故”,所展开的调查与抓捕。

由此,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孔大山,身上天然存在着两种东西。

一是作为学院派对于文艺片知识的扎实掌握;

二是作为网生代对当下电影商业气息和数字逻辑的熟稔。

文艺与商业这两个看似相对立的特点,就像两条并行的线一样,充斥在孔大山的创作中,自然也成为了《宇宙》最明显的特点。

作为从电影节上走出来的作品,《宇宙》自然有其文艺之处。

比如本片的剧本就很有意思。

唐志军,一枚资深民科(民间科学爱好者)。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深耕。

三十年来日复一日接受宇宙信号,坚信外星人存在。

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自担任科幻杂志《宇宙探索》主编以来,唐老师一步步让杂志走下坡路。

说是办杂志,但办公室里却穷得连暖气费也交不起。

没钱了怎么办?

就让唐老师去把他那件盗版宇航服拿出来穿上,兢兢业业拉赞助。

但钱难挣啊。

唐老师在一次拉赞助的过程中,卡在了宇航服里出不来,差点憋死。

从救护车到消防员都来了一遍。

可这番兴师动众,尊严全无,最后只换来了一个果篮的赞助物资。

这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很符合我们刻板印象中知识分子的特点:

固执、物欲低、金钱概念模糊、穿着朴素但干净、情商低……

总之就是不食人间烟火。

而在他身边的,则是一位非常现实和不文艺的同事秦彩蓉。

秦大姐的形象我们也很熟悉。

刀子嘴豆腐心,该躺平躺平,该发疯发疯,强悍勇猛,精明但又善良。

杂志能混到现在还没倒闭,一大半都是秦大姐的功劳。

某一天唐老师回家时,发现家里一台常年飘着雪花的电视,突然……黑掉了。

在他看来,电视的雪花点,可不是普通的雪花点。

而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当这些雪花点突然消失,那么一定是宇宙外星文明发送了“强烈”信号,导致信号过载。

而接下来的事情更加浑然天成。

唐老师一看电视黑了,很激动,立马打电话给一个人,让对方赶紧去NASA官网查查今天有什么大事件。

一查可了不得了。

还真的天有异象,而这异象正好与电视黑了的时间相符合。

与此同时,网上还说,有一个叫鸟烧窝的村庄里,一尊石狮子嘴里的石珠子突然消失了。

而拿走珠子的,就是一个发光的小人。

看着这严丝合缝的逻辑,卡得严严实实。

唐老师一刻不敢耽误,直接就带着秦大姐和青年那日苏,踏上了寻找外星人之旅。

02

影片的主体部分,就是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唐老师一行人去川渝地区寻找外星人的过程。

电影的英文名是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

而这种化用西游记寓言色彩的意图,在片子中也非常明显。

唐老师,自然是唐僧了,啰啰嗦嗦不近人情执著无比。

唐老师的好朋友,青年那日苏是沙僧,他老是背着行李,任劳任怨。

秦大姐呢,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抱怨哭诉责备,但依旧努力支持唐老师的行为。

有点猪八戒的意思。

后面加进来的“志愿者”少女晓晓,则是白龙马。

那位头顶着铁锅,发现发光小人的孙一通,就是孙悟空。

《西游记》的故事我们很熟悉,即一行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不同于影视作品凸显的伟光正色彩,原著本身实际上是一部讽刺小说。

但《宇宙》这部科幻版《西游记》,去掉了讽刺色彩,保留了想象力与幽默,这也是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之一。

片中对于川渝地区农民的反映很真实自然,笑点丰富。

比如片中那个说自己家有外星人遗体的村民表示:

“需要遇到能够给520块钱看一眼外星人的有缘人,才能打开冰箱。”

这个情节实际上来自于真实事件。

一山东男子声称自己捕获了一名外星人,还将其藏在冰柜里,结果记者到了,发现那只是硅胶玩具。

最后,这名男子因为造谣,受到了一定处罚。

在所有的表演中,演员艾丽娅所呈现出的秦大姐,无疑是《宇宙》中最美好的形象。

人们活在世上,极少有人像唐老师,像堂吉诃德。

绝大部分这样的人,也都是被杜撰出来满足幻想的。

也少有人像那日苏,不为钱不为名,就跟着唐老师到处跑,被他半夜使唤查资料,还动不动喝酒醉倒。

即便是志愿者晓晓这样的也是少数。

谁能在自己背包被烧掉之后,还能淡定添柴说这样更暖和呢?

就更别提仿佛天外来客的孙一通了,他就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

而吐槽功力十级的秦大姐不同。

作为电影中唯一的现实主义者,她一方面需要在过去三十年拉扯着杂志社,另一方面又得一次次跟着唐老师往外跑。

她何尝不知道一开始的什么闪光小人,很有可能就是科技合成。

那个花了520才能看到的硅胶外星人,就是对人智商的侮辱。

而拿着什么探测器,漫山遍野地跑,无疑是脑子抽风。

更别提在大山里出公差,一出就是40多天了……

但她还是一次次跟着老唐出来了。

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看到那种热爱,那种坚持和纯粹。

钱很重要,但很多时候,眼里带着光,去追逐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也很美好。

但出于性格原因,遇到荒诞的事情,她还是没能忍住吐槽。

就像跟随影片情节自带的实时弹幕,简直就是观众的嘴替。

所以,秦大姐显得那么活灵活现,立体丰满,在现实与幻想之中来回穿梭。

03

虽然影片目前豆瓣评分从8.7略微下滑到了8.4,但整体口碑依然过硬。

基本上坐稳了2023上半年,国产最佳影片。

《宇宙》到现在能够维持高口碑,自然少不了上面那些优点。

但这些并不代表这部电影完美无缺。

相反,导演孔大山本身的风格和特质,使得这部片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部混乱之作。

渴望超脱世俗,却又过于沉重,最终跌落在地。

我们在之前提到,孔大山的特点,是他能融合学院派的文艺和网生代的商业。

学院派的表现,从导演的自述以及相关采访中,可以鲜明感受到。

比如他最喜欢的导演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和罗伊·安德森。

他们的电影在剧本上往往没有那么多情节,而是靠镜头和场面调度讲故事。

这也导致他们在观众欢迎度上,非常一般。

孔大山自述中也说:

“我想拍某部电影的起点从来都不是‘故事’,吸引我的都是一个情境,甚至一段音乐,为了把这个音乐或情境呈现出来,再去反推一个故事。”

这种学院派的思维模式,就使得这部电影其实在故事上,表现出了一定虚弱。

而为了实现商业上的价值,影片的逻辑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的思维逻辑。

即拼贴热点和狗智主义。

外星人、民科、抑郁症、西游记、科幻、现实主义、荒诞……

这一切话题都被融合在一起,最后哪一项都没能够真正完成。

它甚至无法讲述出一个风格整一的故事。

影片的前半段节奏掌握得很好,后半段逐渐开始走向混乱与崩坏。

观影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电影没那么好看了。

影片一直试图在荒诞中插入现实的因素。

最后解密部分,将核心叙事逻辑归因于,唐老师是因为女儿抑郁症去世才去进行这次探索。

呈现出了一种人文色彩。

但真正的堂吉诃德,真正的疯子,他们的疯癫都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毫无理由的纯粹发疯。

但凡他们有丝毫理智存在,都不可能走到最后的地步。

说白了,孔大山作为青年导演,还没达到完全依靠镜头和调度去讲述片子的深度。

最终导致,影片没有能够像《西游记》那样讽刺,也没有能够像考里斯马基或是安德森那样荒诞,说是软科幻但又缺乏对科幻的真正阐述。

总而言之,《宇宙》的出现,毋庸置疑,对华语影坛具有很大的意义。

当郭帆带着《流浪地球》系列,将国产科幻片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时。

他选中的这一位导演,也打开了国产科幻片的另一扇大门,仿佛重现了上世纪90年代国产科幻片的辉煌。

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会对此信心倍增。

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一部高口碑佳作,却在市场上遇冷。

首日排片只有7.7%,仅位居当日第6。

上映4天,排片更是逐日下降,如今总票房也只有2000万。

期待这样的国产好片,能够得到更多绽放的机会。

别让中国电影,再留下遗憾了。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