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小学生,在兴趣爱好这一块算是玩明白了
这两年, “保安文学”在年轻人中的热度一直都很高。
有的人卷累了,躺在床上刷起了抖音,羡慕着保安的惬意生活;
有的人甚至直接就去应聘了保安,在他们看来,“工作的尽头就是保安”,现在当保安简直就是少走了四十年的弯路。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届小学生比年轻人还要会玩,把“游戏”直接拉到了版本后期——
不仅在兴趣爱好上向中年男人们靠拢,开始当起了“钓鱼佬”。
展开全文
甚至是直接一步到位,开始学起了大爷盘手串。
从这学期开学以来,几乎在全国所有的小学里,你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小学生们人手一串珠子,并且娴熟的在手上盘了起来。
不仅下课盘,上课也盘,甚至放学后玩手机这样争分夺秒的时间,也会想到要拿起手串盘两下。
要说“盘串”,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文玩爱好里的一种。
在印象里,就和“盘核桃”一样,这种爱好也多出现在大爷大叔们的手上。
所以我一开始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盘手串”这样的文艺爱好会在小学生之间流行起来。
不过,直到在看到这些手串的时候,我才一下子明白为什么小学生都爱盘它们了——
因为这些手串真的太好看了!!
小学生们手里盘的手串,大多数都是用菩提根(贝叶棕的种子,产量大价格便宜)串成的,也有的是玻璃或者塑料,通常是几块钱到十几二十块就能买一根。
虽然都不是什么价格昂贵的材料,但是每根手串都很精致,丝毫看不出廉价感(也可能是我不懂行)。
就我观察下来,我发现小学生们之间最受欢迎的,就是这种渐变色的手串。
几乎人手一个渐变手串
不仅颜色非常梦幻,而且盘出“包浆”之后更加透亮,油润且耐看。
也有的商家把手串做成猫爪等可爱的模样,每颗珠子都饱满圆润,让人更有想盘的欲望。
应该很好吃吧(不是)
甚至在文具店里,还有和知名卡通形象“联名”的手串,每一串都有不同的风格,我想也足以让小学生们为其停留及尖叫了。
还真别说,不只是小学生,就连我一个少女心丢失多年的社畜,都开始对这些五颜六色的手串有些心动了。
除了手串好看,小学生们盘手串的方式也有讲究。
相比于传统的捻佛珠一样一颗一颗的“捻珠子”的方式,小学生们更喜欢一个叫做 “绕指柔”的盘串手法:
先是把手串转成一个“8”字,然后再重叠在一起,最后用大拇指和中指不断转动,发出“咯哒咯哒”的声音,这样就能让手串在手里永远地动起来了。
而且根据他们所说,这样能够让手串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层薄薄的包浆,而长久的盘下去,手串也会变得更加透亮,很有灵气的光泽。
来源:抖音 班主任王老师
——当然也不排除是盘到塑料掉色了(乐)
在“盘手串”一夜之间成为了所有小学生趋之若鹜的娱乐活动之后,有大人不明白其中的条条道道,开始询问起自家孩子;
虽然在爸妈面前想要老实说话有些费劲,但在镜头前,小学生们还是打闹着说出了他们喜欢盘手串的原因:
原来盘手串是为了解压。
对于这届小学生们来说,上不完的补习班、班里学生们的内卷等等,或许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压力。
的确,盘手串时发出的“咯哒咯哒”的声音,似乎天生就适合成为一种“白噪音”,能够减轻适量减轻他们的焦虑。
而盘手串的拨动的动作,也能够消耗一部分潜意识,从而将注意力更加专注在其他事情上。
这样的话,或许也会变得 “心平气和”,主打的就是一个 “修身养性”。
虽说我没试过在课堂上盘过串,但“转笔”总归还是试过的。
而两者还是有些相似之处,因为这样略微机械的手部动作,能够帮你摆脱无效的焦虑,让你更专注在做题上。
但在我看来,小学生们爱盘手串的另一个原因,其实和其他的“玩具”差不多,就是消磨自己无处发泄的精力。
事实上, 每个年代的孩子们,都有不同类型的娱乐方式。
以前的小孩子们,似乎更喜欢 户外的运动。
70年代的孩子喜欢斗鸡、抽陀螺、打弹弓;80年代的孩子选择跳皮筋、抓石子、踢毽子;而90年代的孩子更爱弹珠子、开四驱车、玩溜溜球等等。
玩具不需要有多精致,只要有一片足够空旷的土地,孩子们照样能够玩得不亦乐乎。
红橙黄绿青蓝紫,每家每户都有各种颜色的弹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上来了,现在的小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则要更加的 “文雅”一些。
盲盒+咕卡+奥特曼卡牌,这谁看了不迷糊
如果说八九十年代的孩子们的玩具都比较统一,那么现在的孩子们的玩具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一波了。
作为“95后”的我清楚的记得,从那时候开始,中小学女生之间就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手工制品。
虽然这些手工步骤都有些复杂,而大家的成品可能都不咋地,但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做手工的兴头。
当时流行的时光宝石、橡皮章、热缩片等等手工制品
而就在“盘手串”风靡小学生群体之前,这届小学女生们的心头好,则是咕卡、火漆印和手帐这些手工制品。
且不说火漆和手帐等最近几年开始流行起来的手工,就说“咕卡”这样的“新型玩具”,也是从去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小学生沉浸式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