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嘉 卧龙 实至名归 吹捧 过度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真的实至名归吗?还是过度吹捧而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4 21:56:02 浏览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先声明,既不是郭嘉粉,也不是郭嘉黑,只是再次探讨一下郭嘉是否真的实至名归。

首先,历史上没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说法,这是互联网兴起后网络上郭嘉粉对郭嘉的一种推崇。

但郭嘉是否禁得起这种推崇呢?诸葛亮是被民间艺术神化的一个人物,他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很出色,历朝历代都只是作为忠君之臣的模范。

作为一个偏理论的军事家,早年跟随刘备的时候,诸葛亮无疑有亮眼的表现之处,譬如他的隆中对,以及后来联吴抗曹,夺取荆州,入主成都。

这些事例都证明诸葛亮富有大局观和军事远见,但等到诸葛亮亲自操刀北伐战争时,反倒表现的平平常常,五次北伐战争就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少有亮眼之处,当然这些并不妨碍神化诸葛亮,而郭嘉无疑也正在逐渐被神化,因此才有了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

也就是说郭嘉不死的话,后来的诸葛亮就没法表演了,其依据在哪里呢?

郭嘉是在曹操手底下才开始大放异彩的,他来到曹操账下,通过准确预言孙策之死,展现了他过人的远见和智慧。

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三国志·郭嘉传》

在官渡之战爆发前,曹操一度担忧凭借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和兵强马壮的袁绍做对抗,郭嘉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激励曹操。

即曹操拥有胜利的十个要素: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这番话说得曹操自己都不好意思,“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但这番话确实坚定了曹操和袁绍对对抗的决心。

展开全文

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夕,曹操帅兵击败吕布,此前刘备已经依附曹操。

彼时谋士程昱建议曹操击杀刘备,以免后患,曹操询问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刘备名声不错,贸然击杀会导致众叛亲离。

曹操采取了这个建议,但事后郭嘉又希望曹操能够软禁刘备,曹操不允。

这件事上郭嘉虽然没有程昱那样的杀伐果断,

但也显现出他对形势保持着一种较为理智审慎的态度。

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谭分别割据而治,闹起了内讧。

彼时的将领们都劝说曹操“乘胜遂攻之”,郭嘉却提出不同的建议说“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这个计谋很有效的规避了可能由于曹操的进攻导致袁尚两兄弟联合起来,曹操采取郭嘉的建议假装讨伐刘表,让袁尚两兄弟陷入内斗,最终为曹操击败。

袁尚被击败后投奔了塞外乌桓(即东胡),而乌桓由于和袁绍关系不错,因此全力支持袁尚卷土重来。

在此情形下曹操打算远征乌桓,但将领们都担心孤军深入,而且有可能被刘表派遣刘备来偷袭。

这时候的郭嘉再次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见解说“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也就是说他认为刘表由于忌惮刘备,所以不会委以重任,而袁尚深居乌桓,时间一久必然成为祸患,曹操因此采纳了他的建议。

在远征乌桓时,郭嘉又建议说“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要求曹操轻兵挺进,迅速击破乌桓,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轻兵北上击败乌桓,彻底平定北方。

而刘表也正如郭嘉的预料,没有派遣刘备攻打许昌,而是暗地里提防着刘备,“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而当时刘备也建议刘表趁着曹操北上远征,派兵攻打许昌,但是刘表没有采纳,

“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

远征乌桓是郭嘉给曹操献的最后一计,回师途中染病去世。

审望郭嘉的一生,他为曹操献上的计谋并不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失算过,但实际上真正算下来,郭嘉为曹操献上的计谋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官渡之战后,袁尚两兄弟内讧分裂,众人都想趁胜追击,但郭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这一次献计中荀攸也参与了策划。

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三国志·荀攸传》

最后一次出色的献计就是远征乌桓,在这次献计中郭嘉展现了他审视夺度的大局观,是一出非常精彩的计谋,从此令曹操的大后方彻底稳定,而无后顾之忧。

郭嘉虽然献计不多,但是都能提出正确的见解,譬如他对刘备的看法也验证了眼光的长远,养虎为患的曹操没有击杀刘备,使其以后成为和他对抗的强大敌手。

而在官渡之战前他为曹操鼓励打气,奠定了曹操和袁绍做对抗的决心,无疑确立了曹操的战略布局,预测孙策的死亡,避免了军心浮动。

这些表现都让郭嘉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远见,但在官渡之战中,荀攸的表现显然更加出彩,几乎可以说如果没有荀攸的运筹帷幄,官渡之战极有可能会是另一种走向。

郭嘉的一生是短暂的,他在世期间又给曹操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加上富有远见的观察力,这些都让郭嘉具有了被神化的条件。

也让他被拿来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做对比,即所谓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但客观看待郭嘉在世期间之于曹操的效用,就会发现在曹操的智囊团中郭嘉并非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彼时的曹操还拥有荀攸、许攸、荀彧(曹操称赞他为吾之子房也)、钟繇(曹操称赞他说“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贾诩(历来评价最高的人)、程昱等等这些举足轻重的谋士。

可以说,彼时的曹操账下谋士如云,而且这些谋士都并不比郭嘉差,比郭嘉出色者也大有人在。

可见没有郭嘉,也丝毫不影响曹操逐鹿中原的伟业,相比之下,刘备只有诸葛亮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谋士,反倒显得有些寒碜了。

而所谓“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推崇自然是对郭嘉的一种神化,归根结底,其原因倒也不复杂,无非就是郭嘉生前献的计谋都富有建设性的作用,且没有失算过;二来就是英年早逝。

这些都为神化郭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