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正式对外宣布:应中方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当天,发言人毛宁也公布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访华消息,她将与马克龙同日来华访问。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龙上个月就曾邀请冯德莱恩与其同行,如今两人一同访华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不过,在官宣两人访华行程的措辞上,中方的用词有着明显的区别。马克龙访华是受到了中方最高级别的邀请,但冯德莱恩的行程则是“经过中欧共同商定”,相比于前者,后者显然更加“商务化”。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就在于两人对华态度的不同。
中方官宣欧洲领导人访华消息
对于这次访华之行,马克龙曾表达了自己的期望,称此行除了想加强中法合作之外,与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交换意见,共同探索和平解决的方案,也是他的主要目的。可以看出,随着俄乌冲突的僵持,法国已经愈发想要摆脱此危机造成的影响,而马克龙愿意认同中方提出的和平方案,希望中法一起努力劝和促谈,这与中方的和平主张不谋而合。
相反,与其同行的冯德莱恩,却是个很不稳定的因素。中方是愿意推进中欧合作的,冯德莱恩此行有利于中欧关系,中方自然会欢迎她的到来。然而,冯德莱恩作为欧盟“亲美派”代表人物,极为贴合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在寻求与中方对话一事上,完全没有展现出该有的诚意。
上个月,计划访华的冯德莱恩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拜登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声称要预防本方企业通过技术、投资等方式,增强战略对手的实力。众所周知,俄罗斯和伊朗的经济实力并不强,而近年来,美方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手段频出,美方口中在经济技术层面的“战略对手”,无疑指的就是中国。
展开全文
冯德莱恩
冯德莱恩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在响应美国的遏华战略。不过,欧盟也不是冯德莱恩一人说了算,在此事发生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相当不满,直言“事关中国,你该跟我先协商”。可以说,冯德莱恩自作主张,想要推动欧盟随美遏华的举动,进一步展现了她的亲美立场。
除了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冯德莱恩也想阻挠中欧合作。据美媒报道,上周她在发表“原则性讲话”时,声称欧盟需要制定更广泛的对华战略,以此重新评估《中欧投资协定》。同时,她还认为目前中欧关系“不平衡”,存在着风险问题,呼吁欧洲对华采取“更大胆”的行动,颇有暗示放弃《中欧投资协定》的意味。
要知道,为了达成该协定,中欧高层在7年间进行了35次谈判,可见其在双方眼中的重要性。该协定之所以被暂停,本就是受到了欧洲政客对华态度的影响,如果冯德莱恩仍保持此前的态度,那么她此次来华访问,恐怕也难以给中欧合作带来建设性成效。
中欧关系
当然,对话总比对抗好,中方愿意接待冯德莱恩访华,也是在向欧盟传达善意。在中方眼里,沟通的意义就在于增进双方理解、管控矛盾分歧,求同存异,斗中求合。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要远大于分歧,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不应成为双方合作的阻碍。
不过,中方愿意与各国政要展开密集外交,但对美国发出的对话请求,却表现的十分冷淡。
这段时间,白宫频频请求与华开展高层对话,不仅透露拜登希望与中方通电话,还计划派美国财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在美国经济面临困境的情况下,这两大经济高官访华的目的,恐怕是想寻求中方对美施以援手,停止抛售美债。
中美对话
然而,美方一边求对话,一边仍在对华捅刀,不仅在一个月内将60多家中企拉入“黑名单”,还为蔡英文窜美一事“亮绿灯”,有意加剧美台的勾连力度。因此,有关美高官访华的消息,中方目前仍有没给出个准信,这恐怕是在看美方的表现,等待双方沟通契机的到来。
如果美方维持那套“你死我活”的零和思维,不愿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在中方重点关注的问题上摆正态度,双方的沟通空间显然很小。可以说,如今中方把选项都摆在了台面上,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就要看美方如何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