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关注我们!
双溪茶意长
一场春雨将龙眠山洗得碧如翡翠,穿行在一片翡翠海中,山随水转,水绕山行。几番山重水复疑无路,终见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村,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双溪。
先前在车窗外转来转去的绿,呼啦一下扑面而来,如梦如幻、如烟如黛,生动成一棵棵,一行行,一片片,都是茶。我们要去拜访的也是茶,是这些茶的始祖——椒园古茶。
椒园是明朝大司马孙晋隐居龙眠时的居住地。史载大司马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椒园。因其沏后形似兰花,兼具兰香,故名“桐城小花”。
跨过水流活泼的小溪,在一处幽静的山坡上,终于见到了“小花”始祖。但见层层叠叠的老叶托举着点点新绿,和一路上它的“茶子茶孙”并无不同,只是,从那密密匝匝的叶缝中探头望去,便立即被那粗壮、遒劲的枝干深深震撼了。这饮了百年风霜的枝丫所轻轻捧起的一粒粒尘外仙芽,曾在谁的杯中沉浮起伏,如兰绽放,扬扬其香?
我想,六尺巷故事里的主角、清大学士张英一定饮过它的芬芳。“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成就了一段千古美谈的打油诗,在桐城,文人墨客诵得,乡村野夫说得,雅俗共赏如茶,通透恬淡似茶。
展开全文
史载,张英之子张廷玉嗜茶,曾盛赞桐城小花:色澄秋水,味比兰花。这对后世桐城人引以为傲的父子宰相,晚年皆从庙堂之高,退隐江湖之远,相继来到龙眠山腹地双溪吟诗煮茶,寄情山水。
康熙曾为张英的双溪草堂,亲笔题写了一副对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浩荡的春风里,双溪草堂已无觅处。唯茶棵遍野,绿满老宰相往返桐城至双溪时翻过小路的“相爷岭”,绿满宰相父子长眠其间的千亩茶山。
行走双溪,人在草木中,久了,就成了茶,一株有思想的茶,与山水相伴,聆听先贤的沉吟,也聆听这个初春,所有对于生命、对于生活的歌唱——胜日寻芳,适逢“桐城小花”茶文化馆开馆,一场“茶乡非遗 小花初绽”的文艺演出正精彩上演,水边的露天大舞台上,一曲黄梅绕山梁……
舞台后面的村部大院内,手工炒茶比赛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十口大铁锅一字排开,头戴大红帽,身穿白色大褂的炒茶高手们各展技艺,沁人心脾的茶香引来一阵阵赞叹。
头顶艳阳高照,耳际人声鼎沸,从如火的热情里,移步刚刚揭牌的龙眠山游客接待中心小憩,迎接我的是一杯青绿。“从来佳茗似佳人”,空山新雨后,一杯青绿是多么美好的邂逅!
安坐在一室氤氲里,看那纤细紧致的两叶一芽,在澄澈的春水中,沉沉浮浮,渐渐舒展,盛开如兰,扬扬其香……
(摄影:叶志平)
桐城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