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一年,青年富有朝气、富有梦想,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拼搏奋斗,党员干部要涵养创新思维,奔赴新的征程。
打破松懈作风,提高责任意识。惯性“三问”源自松懈懒惰的工作作风,面对新问题想不出新办法,啃不动硬骨头,不肯下功夫去考察调研。规定动作要主动争做,克服“等靠要”心理,以“无须扬鞭自奋蹄”的高度自觉推动事业发展;自选动作要争出亮点,强化工作谋划,争做工作的“导演”和“编剧”,实现“看似寻常最奇崛”的突破。只有锤炼坚实的工作作风,提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面对困难时敢为敢拼,才能将工作落在实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党员干部务必树立“等不得”“慢不得”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与基层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打破陈旧模式,提升工作效率。“以前是怎么干的?兄弟单位是怎么干的?别的部门是怎么干的?”当遇到问题时,一些干部就会发出“惯性三问”。但是“三问”之下不是为工作找方法,而是为责任找“背书”。找别人蹚过的路,吃别人嚼过的馍,就只会原地踏步,就会被时代的列车甩在后面。基层工作事无巨细,处于落实工作部署的第一线,任务繁重,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更多,需要加快适应角色、融入工作、促进发展,不断提高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力。坚持“干”字当头,学会勤劳做事。找准影响基层发展的短板和难题,做到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工作成效。牢牢把握政策方针和工作重心,提高办事服务的效率,持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群众有困难就要帮助克服,工作有任务就要努力完成,危难时刻就得挺身而出。
打破思维惯性,发挥创新能力。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新的课题,要敢创新、会创新,要突破思维惯性,要提高创新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基层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 “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担当实干,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工作作风和优良品质,是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的现实要求与价值坐标。要锤炼坚实的工作作风,不做“三问”干部,要在基层一线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读懂基层这部厚重的“无字之书”,以担当实干的作风建功基层、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