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后,各大视频网站又开始“整活了”,就在爱奇艺刚来了一出“480P投屏事件”后,优酷近日被爆出弄了个“首月1元”充会员、取消续费却要被扣24元的操作,再次登上了热搜榜。据悉,此事源自优酷方面推出的“会员限时特惠”活动,消费者只需1元就可以获得一个月的优酷VIP会员,对比12元/月的常规会员包月价格,这个活动的性价比简直不能更高。
只不过在完成了第一个月费用的支付后,问题也随之而来。有消费者在完成支付后才发现,支付宝相应页面中弹出的其实是“优酷月月省”活动,支付后会默认签约1年,除首月外、每月将自动扣费12元。简而言之,消费者其实是以首月1元、后续11个月每月12元的价格,与优酷签订了一个年度合同,而不是部分消费者主观认为的包月。
既然是“包年”,优酷为避免用户中途退出,也设计了“惩罚条款”,那就是一旦用户提前终止,则需返还首月优惠的24元。其实这种做法在商业层面是极为常见的,比如微软宣布将以数百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时,就在合同中规定了如果在2023年4月18日之后无法完成交易,就需要赔偿动视暴雪30亿美元。
用惩罚性条款来保护合同的正常履行天经地义,为此优酷方面就此事给相关媒体的回应也是,“1元会员”指的是优酷VIP月月省活动,这是优酷推出的会员优惠产品,相关页面已对活动规则进行明确告知,首月1元、后11个月12元/月,若提前退出需按会员费25元/月退回已享优惠。
展开全文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优酷在这一活动中到底有没有将该惩罚性条款摆在明处。
在相关媒体的报道中,有消费者就这一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从APP跳出来的弹窗进入支付,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自己参与了‘月月省’活动”,并且类似的描述在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中也都有出现。
当然,优酷其实是进行了相关提示的,但消费者可能并未发现。在优酷弹出的“首月1元”弹窗上,的确有“开通未达12个月,按25元/月缴补差价”的字样。只是相比于用大号字体、高对比度的颜色和醒目图样突出的“首月1元”,开通不满12个月要补差价的提示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了,两者在视觉上的对比更是“萤火之光岂敢与皓月争辉”。
其实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优酷身上,此前在2021年就曾有报道显示,部分APP“自动续费”套路深、引导消费者入“坑”。而套路就是着重突出“首充会员”价格低廉,但刻意用灰色的小号字体将自动续费的条款体“藏”在相关页面中。
如果单纯从合法合规上,优酷乃至其他这类被吐槽的APP是合理的,但消费者却并不满意,原因就是类似的做法“不地道”,在道德层面有瑕疵。如果将“首月1元”和“中止续费需补差价”放在同等地位,相信争议势必就不会像如今这般大了。这个道理相信优酷不是不知道,但为什么又会坚持这种小伎俩呢?
有观点认为,这当然是因为会员规模是如今视频网站的“命根子”,几乎凡是能够扩大用户规模的策略,任何一家都不会放过。事实上,视频网站如今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性感”,其爆发式增长往往与爆款内容的出现有直接关系,远有Netflix的《鱿鱼游戏》、近有正在热映的《狂飙》之于爱奇艺,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往往是遇到有特别想看的内容才会选择开通会员。
所以视频网站这一商业模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想要实现收入持续增长的代价过于高昂,需要持续不断的向用户提供新的、优质内容,这显然极为考验其采购或自制内容的眼光。再加上国内影视内容制作水平要低于欧美,因此爱优腾面临的困难要远胜于Netflix,结果就是过去几年爱优腾的钱没少花,市场表现却不那么尽如人意。
并且如今视频网站的单个用户付费深度极浅,毕竟一部影视剧再怎么好看,视频网站也不可能卖得比电影票更高,如今爱优腾上的付费内容也不过是一部电影向用户直接收取数元。而在其他赛道、比如说游戏,付费能力强的“鲸鱼玩家”,几乎一个人就能养活一个服务器。
说到底,Netflix开辟的视频流媒体赛道其实有着明显的天花板,不然Netflix自己也不会选择在2022年大手笔投资游戏业务,所以自身造血能力相对更弱的爱优腾也就需要用“邪招”了。无论是此前的限制用户投屏,还是如今在营销上用花招,归根结底可能都是用户订阅叠加不稳定的内容产出,逼得他们出此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