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能 重磅 中和 燃料 电池

《碳中和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人才研究》重磅发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4-04 00:33:02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双碳”催“氢”风,以人才之力助力汽车行业乘“氢”而上。《碳中和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人才研究》于今日重磅发布!

1月10日14:00,该课题负责人桑梦倩将在中汽人直播间对报告进行【深度解读&在线答疑】,欢迎微信搜索中国汽车HRD视频号,预约下面直播,观看直播不迷路~

众所周知,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据预测,到2060年,氢能产业发展约能减少1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对碳中和贡献率约13%。氢燃料电池汽车俨然已经成为下一个风口。

去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业内期盼已久的氢能产业顶层文件终于落地,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但与此同时,这一领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尚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相关人才缺口的不断扩大,人才或将制约行业的稳步发展。

鉴于此,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人才研究会),从人才角度出发,通过挖掘整理2541(上市151)家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公司数据,绘制产业上、中、下游及全产业链从业人员数量分布地图,分析2017年至2021年的从业人员专业结构与学历结构变化情况,描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从业人员现状以及氢能人才储备与转型现状,最终编撰成了《碳中和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人才研究》。

该课题负责人桑梦倩表示,82%的行业从业人员集中在上市企业,从人员总数来看,全产业链人数则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产业链上、中、下游人才分别集中在华北地区与沿海一带、中东部地区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从从业人员专业结构来看,2021年上游生产人员在全产业链各环节占比均为最高,中游的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增长最快。从从业人员学历结构来看,相对于2017年,学历结构由金字塔向“柱状”收敛,学历结构有所优化。

氢能人才东多西少

呈现出均衡型和比较优势型

据桑梦倩介绍,从从业人员分布地域来看,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整体产业链从业人员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人数相对较少。一是这些省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好,2021年GDP总值均超过了两万亿人民币;二是人口基础较高,2021年末常住人口均大于两千万人 ;三是这些省份均出台了直接的氢能产业规划,例如河北省、陕西省、江苏省、上海市均出台了直接的氢能“十四五”规划,或是中长期规划。

数据来源:A股上市年报,天眼查,中汽人研究整理

图2-11 全产业链从业人员概况

从人员总数来看,上游的制、储、运、加氢人才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与沿海一带;中游原材料和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从业人员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下游的燃料电池汽车从业人员,除了西北地区(除陕西)和内蒙古,其余各省均有分布。

数据来源:A股上市年报,中汽人研究整理

图2-2 氢能上游(上市)从业人员概况

数据来源:中汽人研究整理

图2-5 氢能中游(上市)从业人员概况

数据来源:A股上市年报,天眼查,中汽人研究整理

图2-8 燃料电池汽车从业人员概况

从从业人员专业结构来看,2021年生产人员在全产业链各环节占比均为最高,均超过50%,其中占比为上游>中游>下游,相比于2017年呈现增长趋势,中游增长最快;技术人员占比次于生产环节,其中占比为中游>下游>上游,相比2017年也呈现增长趋势,中游增长最快;研发人员2021年占比为中游>下游>上游,占比除上游占比有所下滑,其余均为增长趋势,下游增长最快。

从从业人员学历结构来看,全产业链中专及以下学历占比最高,但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全产业链大专、本科及博士学历占比均呈现上涨趋势;除中游原材料及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的硕士占比有所上涨,上游和下游硕士人数增长幅度小于整体人数扩张速度,占比有所下滑;相对于2017年,学历结构由金字塔向“柱状”收敛,学历结构有所优化。

桑梦倩将产业链现有从业人员分布模式概括为均衡型和比较优势型。

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上海市在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各产业链环节上从业人数均靠前,属于氢能产业链从业人员均衡型省市。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氢能相关企业476家,居全国首位,涉及从业人数52.5万人,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之一;江苏省相关企业317家,涉及从业人数10.3万人,初步形成涵盖上中下游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山东省产氢资源来源较广,产量居全国首位,氢燃料电池企业实力雄厚,燃料电池车企应用推广车型全国第一,全省涉氢企业约170家,相关从业人数约7.9万人。上海市加氢网络居全国首位,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具备产业化能力,燃料电池系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推广已见成效,氢能整体产值较高,全市涉氢企业128家,涉及人数27.5万人。

部分省市在产业链某一环节上,从业人员相对其他省市有优势,属于从业人员比较优势型。北京市、陕西省和山西省在上游制氢从业人员上有明显优势,其中北京中游燃料电池技术和关键材料产业从业总人数上虽然较少,但拥有行业龙头企业亿华通;四川和河北相对来说原材料和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总量较多;福建省则是下游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从业人员较多。浙江省氢能产业呈现上游制、储运、加氢和中游燃料电池技术、关键材料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优势明显、下游整车制造从业人员亟待补强的特点。

领军人才主要来自国内院校博士

复合型、工程化等人才紧缺

氢能人才缺口到底在哪里,是从业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报告对这一块内容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桑梦倩指出,氢能上游和中游相关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为可观,地理位置分布较广,但下游相关从业人数较少,且近年来随着产业扩张,全产业部分岗位人才有所欠缺,具体如表2-1所示:

表 2-1 氢能紧缺岗位

除此以外,具有全产业链知识的领军人才、具备系统实操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工程化人才也较为缺乏。

领军人才方面,桑梦倩根据汽车人才研究会PCI评测系统数据整理发现,氢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领军人才主要来自国内院校的博士,专业则主要来源于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工科专业。

关于领军人才集中在国内院校博士这一点,桑梦倩分析认为,一是薪酬上对有留学背景的海外高技术华人缺乏吸引力,由于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起步较晚,国内在2019年之前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资本更多流向智能网联等领域,企业自身在人力薪酬投入上较为谨慎,同时中国燃料电池应用终端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商用车对研发人才的需求数量及待遇要低于乘用车;二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态势较好,中国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等12门基础学科的高水平论文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两位,PCI里无留学背景的专家人均科技论文数量120,高于有留学背景的人均83篇,同时电堆和膜电极等领域中国居于世界一级梯队,出现国外相关企业到中国来挖人现象;三是氢能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国际化程度不高,由于国内应用端主要集中在商用车,美国的燃料电池轿车和日本的家用分布式燃料电池在国内较少,产业错位也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难,从而导致留学人才回流率低。

复合型人才方面,桑梦倩认为,现有氢能从业人员大多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而行业需要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氢能产业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既要熟悉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电子信息等知识,也要了解材料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等知识,表3-1为部分岗位知识需求示例;同时产业快速扩张与海外人才回流率低,使得人才储备不足问题突显。

数据来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

表3-1 燃料电池汽车复合型人才岗位知识单元需求示例

成才需要二次培养

研究所与院校齐力解锁人才之困

桑梦倩指出,氢能及燃料电池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融合了电子信息、化学能源材料、机械等多种学科领域,仅仅靠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是远远不足的,应届毕业生往往需要进入企业培训至少1年才能成为合格工程师,现有氢能研究所以及高校的研究平台也承担着氢能人才的培养。氢能研究院与高校研究中心分布具体如图3-2所示,高校研究平台的详细信息见报告附录。

图3-2 氢能研究院与高校研究中心分布

汽车人才研究会整理相关37所研究院和高校的26个研究平台发现,研究院和研究平台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与产业重点分布区域相符合,方便高校、研究所与相关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其余地域分布中较为均匀。

面对氢能人才储备不足,作为人才的源头,各大院校也在积极转型,本科院校开设了“储能科学工程”和“氢能科学与工程”两个新专业,职业院校开设了“氢能技术应用”新专业,优化氢能专业布局,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

本科院校中,40所院校开设“储能科学工程”专业,华东地区占14所;“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开设院校仅有1所(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也在组织了该专业申请研讨会,江苏大学开设“氢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职业院校中,12家职业院校备案了“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广东省和吉林省备案院校较多。

华北地区院校在氢能专业转型上反应较快。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将华北电力大学的“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首个氢能对口专业,该校在北京和河北保定各设一个班,每班招生30人,专业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与多家产业链内龙头企业共建的“1+1+N”模式,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技术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平台,设置22门课程,形成氢能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硕博培养体系,同时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氢能工学课程。

2022年5月20日,北京化工大学的化学工程学院组织了氢能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氢能本科专业申请研讨会,提出申请氢能本科专业与交叉学科博士点的建议。

2022年8月,江苏大学能源研究院开设“氢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该专业要求先修完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等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不限专业)开设,毕业前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5学分,并达到发证资格要求,即可发微专业证书,具体课程设置如表3-4所示。

表 3-4 氢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课程设置

高校之外,高职院校也在积极谋求转型。

2019年10月18日,“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入选《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该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的新能源发电工程类。截止目前,共12家职业院校在教育部备案了该专业,广东省职校在氢能技术应用专业申报上较为重视,涉及院校有4家,居全国首位;吉林省对氢能人才培养也较为重视,3家职校开设了该专业;甘肃省、河北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也均有一所职业院校设置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具体如表3-5所示。

表3-5 职业院校氢能技术应用分布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制氢加氢企业的氢能装备生产与维修、氢储运装备检验检测、加氢站运行与维护等岗位,氢燃料电池企业的电池装配与维护岗位,以及氢能汽车动力系统装配与维护等岗位,为氢能行业夯实技术技能人才基础。

桑梦倩认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人才问题凸显,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多方合力,构造良好的行业人才生态,缓解氢能人才短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预知报告更多详情内容,欢迎微信搜索中国汽车HRD视频号,预约下方直播,该课题负责人桑梦倩将为您在线解读《碳中和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人才研究》,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