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古以来,人们就想要认识时间,甚至掌握时间。当然,掌握时间对于人们来说本就不可能,哪怕是那些皇帝拼命吃丹药,想要长生不老也是不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了解时间并且最大化发现时间规律。
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人们认识时间的方式也层出不穷,从依靠自然到依靠现在科技,每一样都是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与发展。
可我们聪慧的祖先是怎么确定时间呢?他们方法也很多,下面带你们了解一下。
一、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虽然还没能参悟到什么是“时间”,但是他们已经能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时间的长短了,那就是“公鸡”和“太阳”。
1、鸡叫
在那一时期,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发现了一种动物可以准确的知道时间,那就是公鸡。
公鸡每天都会在太阳东升的时候鸣叫,而人们也渐渐的发现了公鸡这个自然现象。
古人就开始依靠公鸡的叫声来大致确定时间了。
但是公鸡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会叫的,只有清晨的那一声是准的,而且在其他时刻,公鸡除了打架与求偶一般不会出声,那么当时的人们就将观测时间的方式转移到一个永恒不变的事物上,那就是太阳。
2、太阳
太阳作为自然界一直都永恒存在的事物,用它来观测时间,对于百姓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毕竟对于公鸡来讲,太阳还是相对准时一些,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时间的长短以及天气的变化。
展开全文
就这样,百姓也就出现了在秦朝《击壤歌》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良好的劳作方式,其实人们对于太阳的尊重与敬畏也不仅仅是因为太阳对于农作物等的生产有决定性的作用。
还有一方面就是太阳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时间,其实这一点在中国汉字中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凡是有关于时间的字,都会有“日”作为偏旁出现,比如说:“时间”“瞬间”等等。
二、西周时期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懂得用自然界的事物来观测时间,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因此,百姓们对于时间的精准度要求就更高了,因此,在西周的时候就发明了圭表与日晷。
1、圭表
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这个词语最早是出现在《周礼》之中的。
圭表的存在还是需要依靠太阳。圭表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垂直于地面的一个高高标杆或者石柱,这个叫做“表”;另一个是正南正北平放在地面上的测量影子长度的刻板,这个叫做“圭”。
这里的影子指的就是“表”被太阳直射所造成的阴影,这也是古人发现在不同时间下,人们站在同一位置影子长短却不同的理念下创造出来的。
而这个测量时间的器物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所以也就被命名为圭表。而且圭是带有刻度的,也就是有长度单位,比如“分”、“寸”。
既然可以用长度单位来测量影子的长短,那么,也就有“一寸光阴”来代表时间出现。而吴会也在《送别阴阳先生》诗中写到“鸟飞圭表移影动”来描述当时的圭表。
2、日晷
除了圭表之外,还出现了另一个测算时间的工具——日晷。相对圭表,日晷就是稍稍倾斜了而已,但是外表相对我觉得日晷更美观实用。
其主要部件就是一根晷针,以及一个带有刻线的晷面,随着太阳在天空从东向西运行,晷针也就会出现影子。
“一寸光阴”就是指日晷上一寸影子的意思。后来就有了“一寸光阴的一寸金”的说法。
而那道影子也就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在晷面上移动,到达晷面上的某一刻度时,也到了某个时间。晷面就比较类似于现在钟表的表盘,只不过晷面上刻着的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古时候的十二时辰,以及每个时辰下的刻数。
日晷其实是圭表的一个升级版,由于圭表和日晷主要依靠太阳照射所出现的影子来测量时间的,但是如果遇到阴天或者古时候的雾霾天、大雾天,甚至下雨,那么太阳就没有办法出现,自然也就不会有影子。
其实虽然圭表和日晷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制作工艺相对昂贵,因此,除了皇宫官府以及一些大富大贵之家能够使用之外,在外行脚的路人以及平民甚至是把守关隘的士兵们能够依靠的报时方式也还是太阳和公鸡叫。
比如战国时期,孟尝君田文准备在秦国为相,但是倍受秦国上下怀疑。因此,在重重危机之下离秦;本来已经费劲千辛万苦逃到城门,但是由于时辰未到,所以守城将士不能开城门。在毫无头绪之际,孟尝君发现身边有“鸡鸣”之徒,善学鸡叫。
他学了一声鸡叫之后,城内的公鸡都开始打鸣,而守城将士听见公鸡打鸣,也就大开城门。
这样孟尝君一行人才算得上是逃出升天。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可见战国时期还是使用原始的办法。
三、汉朝以后
时间在继续,历史在进步,人们对于时间的探究还是没有结束,毕竟圭表和日晷都是需要依靠太阳,在夜晚之时,他们就失去了功效。
因此,在汉代之后,人们开始不借助太阳的自然光了,开始进行其他的科学研究,比如水利、机械、燃点等。
1、依靠水利——漏刻
如何能够在黑暗之中还能准确知道时间,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不要紧,很快就有了发现,可以不依靠阳光,直接依靠水利,阳光会有变化,但是水的密度是相对稳定。
因此,一种白天黑夜都能几时的水钟就出现了,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也就是有一个小洞的盛水的水壶。“刻”指的是“刻箭”,也就是带有刻度的类似于尺子。
据《汉书·哀帝纪》记载:“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但是由于刻漏的盛水壶相对比较小,甚至还会出现水挥发的情况,基本上需要有人时时刻刻盯着,缺水的时候就要立刻加水。
因此,研究者们在漏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个漏壶,一个摞一个,这样就不用有人专门盯着了,也更方便人们使用。
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漏刻的制作相对比较容易。
因此相对比较富庶的人家都是使用。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
比如著名的诗鬼李贺就有关于漏刻的诗句,“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漏刻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使用的还是相对比较普遍的。
2、依靠机械——水运浑天仪与水运仪象台
当时仅仅利用水的流动来计算时间有时候会多有不便。
在公元前117年,东汉的著名科学家张衡开始研究大型的天文计时器——水运浑天仪。
根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张平子既作铜浑天仪,于密室中以漏水转之,令伺之者闭户而唱之”。
以水滴作为动力,齿轮传动,使浑天仪均匀围绕轴心转动,转动一圈就是一天。
但是张衡制作这些只是为了观测天文,研究星体运行轨迹,这些设备虽然可以更加精准时间,但是并不适合在百姓家中使用。
《隋书.天文志上》记载:“〔铜仪〕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这就使得这些设备不能在民间使用,只能用于官方。
三、佛教传入的燃香计时
其实在汉朝时期,佛教已经开始渐渐传入,当时的佛教为了供奉菩萨开始制作大量的燃香。
而佛教的燃香除了让菩萨享受香火之外,另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记时。
也就是古装剧的常见的台词“一炷香的时间”。
无论是佛教在中原发展还是但是百姓为了记时的需要,因此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不少的香。
就连《红楼梦》中,大观园一众姐妹的限时写诗就是依靠的香,一炷香燃尽就需要做出诗来,当时的一炷香追根溯源也是从佛教而来,“一刹那”、“一念间”等时间词汇也是。
当唐朝开始施行宵禁制度之后,百姓在夜晚对于时间的掌控也就来源于“更夫”。
所谓的“更夫”就是在夜晚打更的人,这个人一定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熬夜。
因为只要稍稍眯一会儿,可能就会错过时间,因此在入夜之后,更夫需要根据香的燃烧来报时。在中国古代将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而属于黑夜的时间是五个时辰,黑夜也就有五更天。
而一炷香燃尽的时间大概是一小时,也就是半个时辰。
更夫就需要在每一炷香燃尽之后立刻去打更报时,如果要是一时睡过了,那后面的时间也就全乱了。
四、国外的钟表传入中国
在16世纪之后,钟表开始传入中国,人们对于时间的掌握也就更大方便了。
理所当然,钟表在当时也是相当贵重,直到清朝时期,由于清朝的皇帝个个都喜爱钟表,钟表也就大批量的流入中国。
无论是制作精美的座钟,还是小巧玲珑的怀表,都成为上层人士以及富庶之家的代名词,普通百姓还是不能到达随时随地直到时间的地步。
当然,这种情况在现代就不复存在了,手表、手机基本上成了每个人的标配。
想知道时间只是一伸手的事,非常方便;科技发达的同时,也是那些旧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总结
其实,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也更加方便。
不过方便的仅仅是知道时间的流逝,而不知道却是时间就是在举手投足的时候溜走的,是在沉迷于手机游戏中溜走的。
或许有一天科学技术更加强大,可以让人们真正不伸手就知道时间了。
参考文献:
《史记》
《周礼》
《李贺诗文集》